年份

建造業新機遇 「組裝合成」建築產業化 (14/4/2024)

面對土地和房屋日益迫切的需求,再加上基建工程量巨大,發展局積極推行「建造業2.0」,以「創新」、「專業化」和「年輕化」為方針,引領建造業界革新以應對新機遇。在推動先進建築技術發展方面,發展局提出了多項措施加強「組裝合成」建築供應鏈。今次,我邀請了發展局同事介紹多項相關措施,以及多方面深化粵港建築工程領域合作......

...内文
渠務署特色設施 美化及融入社區 (31/3/2024)

渠務署一直致力做好防洪和污水處理排放的工作。近年部門走多一步,為現有的渠務設施注入新元素,增加設施與市民、社區和大自然的連繫,讓設施發揮原本功能之餘,同時能美化及融入社區。今次,我邀請渠務署KOL「下水水」和同事介紹富有地區特色的渠蓋以及河道美化設施,大家不妨趁著假期前往打卡留念......

...内文
持續創新提升電梯安全 提高規管成效 (17/3/2024)

政府一直重視升降機及自動梯(統稱為電梯)的安全,發展局轄下的機電工程署(機電署)既透過《升降機及自動梯條例》(第618章)(《條例》),規管電梯的設計、安裝、保養、試運行及檢驗等方面的工作,也會恆常進行巡查及突擊檢查《條例》所涵蓋的電梯。為提升電梯規管及巡查成效,機電署積極善用科技,今次我邀請了機電署同事介紹在去年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取得佳績的電梯數碼工作日誌及正在開發的人工智能電梯部件影像分析系統,以及持份者分享使用數碼工作日誌的情況......

...内文
著力本地培訓應對建造業人手需求 推動「一專多能」靈活發展 (3/3/2024)

為支持政府未來各項基建發展,建造業需要有足夠的人力供應。發展局會繼續採取多管齊下的策略,與建造業議會(議會)和業界緊密合作,做好本地工人培訓的「質」和「量」。今次,我邀請了發展局同事及議會執行總監鄭定寕分享政府在加強本地培訓方面的工作,以及最近與工會合作推出的「一專多能」課程;工會代表及培訓計劃畢業生亦會分享建造業發展前景及行業吸引力......

...内文
建設未來 專業發展:香港建築工程招聘活動 (18/2/2024)

香港是個國際化城市,各行各業人才匯聚。隨著建造業蓬勃發展,本地建造業需要大量專業人才。建造業議會的統計顯示,業內現時短缺約4,000名專業人員,包括工程師、建築師和測量師,而預測在未來數年會增至約6,000名。由於相關專業的本地大學畢業生供不應求,在保障本地人才優先就業的前提下,發展局積極幫助業界「走出去」,適度引入海外和內地人才來港發展。今次,我邀請了發展局同事介紹局方自去年起與建造業界在英國和內地合辦的企業招聘活動,以及獲聘的畢業生及其僱主作分享......

...内文
將軍澳海水化淡廠啟用 提升本港供水韌性 (4/2/2024)

香港食水主要源自收集的雨水及從廣東輸入的東江水,分別佔本港食水供應總量約20-30%和70%-80%。然而,這兩個水源可提供的水量會受極端天氣影響,食水需求亦可以因人口和經濟增長而增加。因此,水務署致力探索和發展不受氣候變化影響的新水源,淡化海水是其中之一。今次,我邀請了水務署同事講解最近啟用的將軍澳海水化淡廠(下稱海水化淡廠),以及當中的逆滲透海水化淡技術......

...内文
國寶級文物「番禺神樓」耀眼亮相香港 (21/1/2024)

由國家文物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和發展局合辦的「同一屋簷下:嶺南傳統建築源流與藝術」,正在香港文物探知館展出。早前,我和一眾嘉賓為展覽主持開幕禮,有機會欣賞首次在香港展出的國家一級文物「番禺神樓」和多項珍貴文物。今次,我邀請了古物古蹟辦事處(古蹟辦)同事講解展覽構思及「番禺神樓」的精妙設計且與組裝合成(MiC)建築概念相近之處......

...内文
更新及精簡強拍制度 增設專責辦事處加強支援小業主 (7/1/2024)

香港與其他發展成熟的城市一樣,正面對人口及樓宇「雙老化」挑戰。政府的策略強調復修和重建並行,自2018年先後注資190億元,在技術和財政上支援業主維修自己的物業。不過,對於一些老舊失修的樓宇,維修未必合乎成本效益,而重建是相對切實可行的方案,亦可解決這些樓宇的安全隱患。政府在去年12月向立法會提交《2023年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制售賣)(修訂)條例草案》⋯⋯

...内文
聖誕送暖 部門義工活動 (24/12/2023)

12月24日平安夜,先恭祝大家聖誕快樂。談到聖誕主題,大家或會聯想到「愛、喜樂及平安」。發展局及轄下部門同事在工餘時間走進社區,就是把這份「愛、喜樂、平安」帶給身邊有需要的人。這種精神在發展局及轄下部門薪火相傳。我感謝同事之餘,亦想與大家分享他們參與義務工作的片段。我邀請幾位來自不同部門的資深義工和新加入義工隊的生力軍分享他們服務的點滴......

...内文
穩定珍貴水資源 東江水體現國家支持 (10/12/2023)

水是生命之源,是世界上最珍貴的資源之一。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國家從未間斷為香港供應東江水,亦一直致力穩定東江水的水質和供水量,支持着香港的社會和經濟持續發展。由於本港難以單靠雨水集水滿足所有市民需要,時至今天,東江水供港水量佔全港淡水用量達七至八成,解決香港的供水困難。我們非常感謝國家對香港的支持......

...内文
修例提高罰則 加強打撃濫收水費 (26/11/2023)

政府以跨部門及多管齊下的方式,致力打擊不良業主向租戶濫收水費,包括跟進舉報及作出檢控、修訂相關法例、加強跨部門聯合巡查、優化「劏房」安裝獨立水務署水錶的程序等。早前,發展局向立法會提交《2023年水務設施(修訂)條例草案》(下稱《條例草案》),以提升打擊濫收水費的執法效能及阻嚇力。今次,我邀請水務署的同事講解《條例草案》的修訂,以及如何進一步優化分間單位安裝獨立水錶計劃,鼓勵更多「劏房」業主參與計劃......

...内文
迅速應對暴雨情況 持續改善渠務工程 (12/11/2023)

受極端氣候變化影響,香港早前出現特大暴雨,令多區出現水浸。今年《施政報告》提出,全速推展超過80億元的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包括黃大仙及港島東區等曾發生較嚴重水浸事故的地區。今次,我邀請渠務署同事講解部門早前在暴雨期間的應對及善後工作,而兩位工程專家亦談談香港及其他國際城市應對極端天氣的策略......

...内文
2023年施政報告 建地造地 發展安居 (29/10/2023)

為讓市民可安居樂業,正如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所說,政府努力全速造地,當中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人工島是未來土地供應的主要來源。政府會繼續提速造地,措施包括精簡法定及行政程序、擴大標準化補地價安排等,發展局會全力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建設更宜居的香港......

...内文
建造業輸入勞工計劃 ─ 元朗潭尾宿舍 (15/10/2023)

為支持我們未來的各項基建發展,建造業需要有足夠的人力供應。我們多管齊下,一直與各界緊密合作,做好本地工人的培訓和招聘,推廣業界應用創新科技。 同時,我們透過「建造業輸入勞工計劃」(「計劃」),輸入暫時短缺的補充勞工。早前,我和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劉俊傑到訪即將啟用的元朗潭尾建造業輸入勞工宿舍(宿舍),聽取建造業議會代表介紹宿舍預備工作的最新情況。今次,我亦邀請發展局的同事及建造業議會代表簡介「計劃」的內容、宿舍設備等......

...内文
海濱「夜繽紛」 連串活動與民同樂 (29/9/2023)

今天是中秋節,我在此祝願大家中秋節快樂,人月兩團圓!相信不少市民今晚也會出外賞月,歡度佳節。發展局聯同多個機構由九月底起兩個月內的周末,在灣仔、堅尼地城卑路乍灣和觀塘三個海濱場地舉辦一連串活動,作為「香港夜繽紛」活動的部分環節,與市民一起在維港璀璨的景色下,感受海濱晚上的活力和魅力......

...内文
加強對未遵辦強制驗樓通知樓宇的執法和支援 (17/9/2023)

就多宗大廈外牆石屎或批盪剝落事件,當中顯示強制驗樓通知(「通知」)未能遵辦的問題,因此發展局早前宣布了一系列加強執法和支援樓宇業主或法團的措施,重點跟進尚未遵辦「通知」的樓宇。今次,我邀請發展局和屋宇署同事,以及市區重建局(市建局)的代表講解有關加強執法及支援業主或法團的工作……

...内文
渠務署多走一步 建設東九兩海濱 (3/9/2023)

渠務署近年的工作已不局限於雨水和污水處理排放服務,為了建設更宜居的社區,部門同事在觀塘翠屏河附近的多項工程多走一步,不但提前完成翠屏海濱,把觀塘和茶果嶺串連,打通長約1.7公里的海濱,更配合觀塘污水泵房上蓋的項目,提早完成部分茶果嶺海濱,落成開放茶果嶺海濱公園,為九龍東以至全港市民提供多一個優質的海濱公共休憩空間。今次,我特別邀請渠務署署長彭雅妮及部門同事,介紹如何為延伸九龍東一帶海濱踏出重要的一步......

...内文
建業築夢 成就專業 加強人才培訓 (20/8/2023)

香港未來有大型基建項目陸續上馬,建造業將邁向另一個黃金期,為有意入行的年輕人提供就業機會,帶來亮麗前景。政府與建造業議會(議會)繼續加強人力培訓,並資助業界善用創新科技,讓年輕人發揮所長。今次我邀請發展局工務科的同事為大家介紹政府和議會如何加強培訓力度和提升業界專業形象,而兩位年輕學員亦會分享他們對建造業前景的看法......

...内文
新工程合約 締造合作共贏 (6/8/2023)

發展局自2009年開始在工務工程項目中推行「新工程合約」模式(New Engineering Contract-NEC),提升項目的管理效率和成本效益,發展局及轄下工務部門亦因此屢獲殊榮。今次,局方為大家講解何謂NEC及其優勢之外,我亦邀請獲獎部門的同事分享他們如何運用NEC,與承辦商攜手及早解決工程期間遇到的挑戰,減低工程項目出現延誤或超支風險……

...内文
鼓勵創新思維 機電創科獲殊榮 (23/7/2023)

發展局轄下的機電工程署(機電署)一直為各政府部門提供一站式的機電工程服務,亦與不少大學及科研機構合作,擔當「創新促成者」的角色,支援各政策局和部門物色及應用合適的機電創科方案,以改善服務和提升效率。我很高興機電署在今年的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獲得23個獎項,為歷屆之最,成績令人鼓舞。今次,我邀請機電署的同事講解如何把創新思維融入工作文化,並為大家介紹部分得獎項目……

...内文
積極創新 推動優質建築 (9/7/2023)

偶爾在城中走走,不難發現城市面貌正在蛻變……維港兩岸海濱長廊及休閒設施、郵輪碼頭、兒童醫院、公共行政大樓、活化後的歷史建築等,設計均以人為本,線條流麗。建築署正是為這些政府擁有或資助興建的設施提供三種主要服務 — 設施發展、保養、監察及諮詢服務……

...内文
全面支援非政府機構善用空置政府用地 (25/6/2023)

為善用土地資源,政府設有「可供短期使用的政府用地」計劃,讓非政府機構或社會企業可就現時可供使用的臨時空置政府用地(包括空置校舍),申請租用作社區、團體或非牟利用途。為鼓勵非政府機構善用空置政府用地推行惠及社區的項目,發展局於2019年推出10億元資助計劃,支援獲批短期租用空置政府用地的機構展開基本復修工程,例如地盤平整、搭建臨時構築物、修葺現有建築物以及建造行人/車輛通道等。今次,我邀請發展局的同事介紹資助計劃的推展情況,而成功申請資助的機構亦會分享他們復修空置用地或校舍的經驗……

...内文
活化歷史建築—為舊建築注入新生命 (11/6/2023)

在發展局「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活化計劃」)第四期下,「何東夫人醫局」已被活化成「何東夫人醫局‧生態研習中心」。早前,我很高興出席其開幕儀式,見證這幢二級歷史建築的活化成果。今次,我邀請文物保育專員蔣志豪暢談一下過去在推展保育方面的工作,以及未來的計劃,而負責推展「何東夫人醫局」活化項目的嗇色園代表,亦會為大家介紹其活化成果……

...内文
提升防洪效能 美化河道景觀 (28/5/2023)

在氣候變化影響下,極端天氣引致強降雨情況越見頻繁。早前,天文台發出本年首個紅色暴雨警告信號,期間沒有出現大範圍或嚴重水浸事件,反映渠務署多年來努力的成果。今次,我邀請渠務署三位同事介紹署方如何做好防洪工作,以及美化河道景觀,提倡親水文化……

...内文
岩洞發展與挑戰 (14/5/2023)

政府致力以多管齊下的方式開拓土地資源,包括積極探討發展岩洞。今次,發我邀請了發展局同事為大家介紹香港現正推展中的搬遷/設置政府設施於岩洞的項目,而土木工程拓展署的同事會講解在岩洞內設置設施的限制及挑戰,以及如何以創新科技克服建造上的困難……

...内文
全面支援樓宇復修 (30/4/2023)

樓宇與人一樣,要定期做身體檢查,及早發現樓宇欠妥狀況並做好維修,以保障住戶和公眾的安全。保障樓宇安全是發展局的工作重點之一,透過執法、支援及宣傳推廣,多管齊下幫助市民構建安樂窩。今次,發展局及屋宇署的同事分別介紹樓宇復修計劃內容及保障樓宇安全的工作,而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亦會訪問曾受惠資助計劃的業主……

...内文
樹木種植和護養 (16/4/2023)

樹木是宜居城市的重要一環,既提供舒適的樹蔭和賞心悅目的景觀,亦有助緩和氣溫、改善空氣質量等。近期,發展局檢討了現行樹木管理的安排,並對路旁樹木的種植和護養工作提出了十項優化措施。今次,我邀請了發展局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的同事為大家介紹當中的重要措施……

...内文
推展「躍動港島南」計劃 (2/4/2023)

「躍動港島南」計劃的主要目的是把南區打造成為一個適合工作、居住、創意及消閒玩樂的地區,重點地區涵蓋黃竹坑、香港仔及鴨脷洲。發展局於2021年成立躍動港島南辦事處(辦事處),負責統籌和落實多個「躍動港島南」重點項目,並積極參與由其他政策局主導的項目。辦事處上月推出了全新網頁(www.iiso.gov.hk),發放更多有關這個計劃的資訊,歡迎大家瀏覽。今次,我邀請了辦事處的同事為大家介紹重點地區的最新情況和未來發展……

...内文
在南大嶼推動保育工作 (19/3/2023)

大嶼山環境獨特,坐擁豐富天然及文化資源。我們一直按《可持續大嶼藍圖》內「北發展、南保育」的總體原則,推動大嶼山可持續發展。今次,我邀請土木工程拓展署可持續大嶼辦事處(辦事處)的同事為大家介紹辦事處在南大嶼推動保育、可持續休閒康樂及相關配套設施的工作,而「大嶼山保育基金」諮詢委員會主席梁美儀教授亦會分享獲基金資助項目的成果……

...内文
共享空間數據 開發應用程式 (5/3/2023)

為推動香港發展為智慧城市,發展局及地政總署早前推出空間數據共享平台入門網站(portal.csdi.gov.hk)及首份可視化三維地圖數據集,供公眾免費使用,方便社會開發各種應用程式,推動數碼經濟,改善生活質素。今次,我邀請發展局空間數據辦事處及地政總署的同事介紹入門網站和數據集的內容,而多位運用入門網站數據以製作應用程式的朋友亦會分享他們的製作經驗……

...内文
推進維港兩岸海濱發展 (19/2/2023)

發展局和海濱事務委員會一直推動維港兩岸海濱發展,近年更積極營造一個開放式的海濱共享空間,廣受市民歡迎。每次見到市民在維港兩岸的海濱與家人朋友遊樂「打卡」的開心畫面,我們都感到很鼓舞,但同時亦驅使我們去問:如何整合經驗,讓海濱發展有所突破呢?今次,我邀請發展局海濱事務專員為大家介紹海濱發展的最新情況,以及推進海濱發展的一些新方向……

...内文
多管齊下支援棕地作業者 (5/2/2023)

在新界共約1 600公頃的棕地中,約六成因其位處在發展區內,或因為其露天運作模式和周圍環境及發展不協調等因素,而將陸續發展為高密度房屋及其他用途,以更善用珍貴的土地資源和提升效益。過去幾年,政府已先後為發展項目收回及清理約30公頃棕地,當中涉及約400個受影響的業務經營者。由現時至2026年,我們預計將陸續進一步收回及清理200公頃棕地……

...内文
觀塘海濱 添新裝 賀新年 (22/1/2023)

今天是癸卯兔年大年初一,我首先在此向全港市民拜年,恭祝大家身體健康、家庭幸福、萬事如意!在這喜慶的假期,市民除了拜年之外,我想為大家推介一個好去處—觀塘繞道下的公共空間。大家沿海濱長廊漫步之餘,亦可欣賞繞道橋墩換上的「新裝」。我邀請了發展局起動九龍東辦事處的同事和得獎壁畫的創作團隊為大家介紹詳情……

...内文
填海造地 投資未來 — 交椅洲人工島 (8/1/2023)

交椅洲人工島項目,透過填海造地1 000公頃為香港發展擴容擴量,單以未來十年3 000多公頃的「熟地」預測計算,我們期望當中有300公頃來自人工島的新建土地,以應對住屋和其他社區需求及支持香港中長期的持續發展。我和同事在一個多星期前(2022年12月29日)向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就項目進展作了階段性匯報,並已開始馬不停蹄與不同界別(包括專業團體、金融界、經濟學者等等)會面,就項目的初步方案交流,我感受到大家都眾志成城,期望把項目做好。我寄望以三個島嶼組合成的交椅洲人工島,為香港締造新一代的生活和經濟區域,為市民帶來幸福,並增強香港的發展動能……

...内文
義工服務 節日送暖 (25/12/2022)

今日是聖誕節,我首先恭祝大家聖誕快樂。提起聖誕,大家都會想起這個節日的主題—愛、喜樂、平安。對我而言,聖誕節亦提醒了我們要懷着這份精神面對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發展局及轄下各部門同事在工餘時間也走進社區,把這份愛、喜樂、平安帶給他們服務的人。我感謝他們之餘,亦和大家分享他們義務工作的片段,希望大家把這份精神傳揚開去……

...内文
發展多層現代產業大樓 (11/12/2022)

政府在新界進行大規模發展,以回應社會對房屋及經濟用地的殷切需求,當中包括致力推動多層現代產業大樓的發展。這方面的工作主要有兩個目標:(一)推動產業發展;(二)以具土地效益的方式整合棕地作業。今次,我邀請發展局副局長林智文為大家簡介計劃,並講解如何協助受影響的棕地作業經營者。同時,就有關計劃進行市場調查的顧問公司及相關行業協會代表亦會發表對計劃的意見……

...内文
看「建」未來 「築」及生活 (27/11/2022)

建造業一直是推動香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為吸引更多新人入行,建造業議會在發展局的支持下,聯同逾20個專業團體、行業商會、工會和培訓機構,啟動一項大型的香港建造業推廣計劃。我很高興參與這個活動的啟動禮。今次,我邀請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劉俊傑介紹政府如何以多管齊下的措施來提升建造業整體生產力,而多位年輕人亦會分享他們對行業前景的看法,希望鼓勵更多生力軍加入這個大家庭……

...内文
「改善碼頭計劃」首個完工項目:新南丫島北角碼頭 (13/11/2022)

政府近年推行「改善碼頭計劃」,旨在提升位於新界及離島偏遠地方的公共碼頭的結構安全,並改善碼頭配套設施,照顧一些主要倚靠船隻出入的村民及漁民作業的基本需要,以及便利市民前往郊遊景點等,當中,改善後的南丫島北角碼頭將於明日(11月14日)啟用。今次,我邀請了土木工程拓展署(土拓署)同事為大家介紹這個在計劃裡首個完成改善工程的項目……

...内文
《施政報告》土地發展措施:提量、提速、提效、提質 (30/10/2022)

解決土地房屋問題,是本屆政府的重中之重。行政長官上星期發表首份《施政報告》,從「提量、提速、提效、提質」四個方向,採取多管齊下的土地發展策略,壓縮造地程序,加速造地,長遠建立土地儲備,既為解決住的問題,亦為提升生活質素及增強香港的發展動能。發展局會全力落實各項政策措施,以構建更宜居的香港……

...内文
全力推展「新界單車徑網絡」 (16/10/2022)

為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及推廣「新界單車徑網絡」,土木工程拓展署(土拓署)為市民精心炮製了「CT60+ 里賞遊」活動。我很高興早前參與這個活動的起動禮,並樂見現有的單車徑及設施,能夠為巿民提供有益身心的消閒好去處……

...内文
工地安全新世代 智慧工地建未來 (2/10/2022)

政府一向十分重視工地安全,不時檢討工務工程的安全管理系統,包括在工程設計、標書審批、合約條款、工程監管、科技應用、承建商規管和工地安全宣傳推廣等方面採取多管齊下的措施,提升工地安全水平……

...内文
為香港創造更多優質公共空間 (18/9/2022)

香港高度城市化,樓宇及人口密集,我們明白市民渴望優質及暢通易達的公共空間。為此,發展局轄下建築署舉辦了一個為期一年的改善香港公共空間設計項目,探討如何設計一個符合大眾需要、具創意及可持續發展的公共空間。今次,我邀請建築署同事為大家介紹項目的詳情,而設計思維顧問亦會分享項目的成果……

...内文
鄉村防洪計劃結合可持續發展元素 (4/9/2022)

為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並讓市民親身了解渠務署在防洪和促進香港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工作,渠務署早前舉辦了新田雨水泵房開放日。今次,我邀請渠務署同事介紹當中的鄉村防洪計劃、新田雨水泵房,以及設置於新田蓄洪池的浮式太陽能發電系統和生態浮島,讓大家進一步了解署方在防洪及應對氣候變化方面作出的努力……

...内文
防止「劏房」租戶被濫收水費 (21/8/2022)

《水務設施規例》去年經修訂,以防止分間單位(俗稱「劏房」)業主向其租戶濫收水費。水務署除聯同其他部門採取聯合行動,了解租戶有否被濫收水費及加強執法外,亦推出一項為「劏房」安裝獨立水錶的先導計劃,以免業主向「劏房」租戶收回水費時發生爭議或誤墮法網。今次,我邀請水務署同事講解有關先導計劃的細節,而「劏房」業主和租戶亦會分享參與這計劃的原因以及成功安裝獨立水錶後的情況……

...内文
持續優化海濱 締造活力城市 (7/8/2022)

政府致力把香港締造為更宜居的城市,為了讓市民可在共融的環境下,無拘無束地享受海濱空間,我們會繼續推動海濱發展,其中一個主要發展方向是把「海濱共享空間」的開放式管理模式推展到更多海濱用地……

...内文
活化歷史建築—薄鳧林牧場 (24/7/2022)

發展局一直積極推廣各項文物保育工作,亦取得一定成績。我和同事於7月12日向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就文物保育工作的進展作了定期匯報。當中,在發展局「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活化計劃」)下,由舊牛奶公司高級職員宿舍(一級歷史建築)活化而成的薄鳧林牧場,早前完成復修後,已開始試行營運。今次,我邀請負責推展這個活化項目的香港明愛及薄鳧林牧場代表,為大家介紹其活化後的新裝……

...内文
發展局上下一心 竭盡所能服務市民 (10/7/2022)

增加土地房屋供應是本屆政府重要目標之一,以更適切回應市民對擁有良好居住環境的期盼和香港的發展需要。我就任發展局局長後首個工作天,即與發展局轄下部門首長舉行會議,分享我的工作目標和願景。我希望透過首篇《局長隨筆》,簡介我們未來的工作方向……

...内文
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海濱夏日換新裝 (26/6/2022)

發展局和海濱事務委員會一直積極推動海濱發展,除了貫通維港兩岸的海濱長廊外,近年更積極營造一個開放式的海濱共享空間,我很高興措施一直廣受市民歡迎。為慶祝香港特區成立25周年,我們早前舉行「仲夏.維港」啟動禮,夥拍多位本地藝術家為海濱兩岸6大主題區換上夏日新裝。今次,我特意邀請一眾年輕藝術家介紹他們設計的藝術裝置……

...内文
「油街實現」全新藝術空間 (19/6/2022)

北角「油街實現」的全新藝術空間早前向公眾開放,大家除了可欣賞到已活化為藝術空間的二級歷史建築,還可到訪全新興建的大型戶外空間和展覽館。建築師透過室內設計和空間布局,令新舊建築互相呼應,並融合現場放置的藝術作品,以期把藝術推廣至社區層面。今次,我邀請建築署的項目設計團隊為大家詳細介紹……

...内文
法定古蹟—雷生春 (12/6/2022)

上月,政府公布把雷生春列為法定古蹟。雷生春是發展局「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其中一個項目,由香港浸會大學(浸大)於2012年活化為中醫藥保健中心,既保存其文物及建築特色,亦為社區提供多元化的中醫醫療服務。今次,我邀請了古物古蹟辦事處(古蹟辦)的同事和浸大代表,為大家介紹雷生春的歷史意義、建築特色,以及活化後的雷生春如何繼續服務社區……

...内文
東涌新市鎮擴展—紅樹種植計劃 (5/6/2022)

東涌新市鎮擴展區是大嶼山首個智慧型低碳社區的試點,推行智慧、環保、應對氣候變化等城市概念。擴展計劃由設計、施工開始,已引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包括在東涌東擴展區設置生態海岸線。今次,我邀請土木工程拓展署(土拓署)的同事介紹「紅樹種植計劃」,並帶大家視察東涌生態海岸線的試點,了解如何透過在生態海岸線種植紅樹林和設置生態磚來提高生物多樣性……

...内文
古洞北福利服務綜合大樓 (29/5/2022)

興建古洞北福利服務綜合大樓是政府推展古洞北新發展區的其中一個先導項目,不但為長者、殘疾人士及智障人士提供院舍住宿照顧服務,亦會用作安置現時居於石仔嶺花園安老院舍而受古洞北新發展區規劃影響的合資格長者。今次,我邀請建築署兩位同事介紹如何在建造、設計及提供服務方面,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為入住者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

...内文
防洪工作 防患未然 (22/5/2022)

渠務署一直致力防洪工作,為雨季做好準備,以進一步減低暴雨期間的水浸風險。今次,我邀請三位渠務署的同事介紹不同的防洪工作,包括為排水設施進行清淤及保養維修、實施「及時清渠」安排,以及應用新科技協助監測和分析水浸風險等,務求全方位提升防洪能力,減輕惡劣天氣對市民的影響……

...内文
90後工程師攜手抗疫 (15/5/2022)

自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發生以來,政府總動員齊心抗疫,當中不乏年輕的面孔。在嚴峻疫情下,他們勇於面對挑戰,積極參與增建社區隔離及治療設施。今次,三位分別來自工務部門、公用事業機構和承建商的90後工程師,分享他們參與這些緊急工程項目的經歷,如何迎難而上,攜手抗疫……

...内文
2022年影像地圖版《香港街》 (8/5/2022)

地圖是大部分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地政總署測繪處製作不同類型的地圖,給市民大眾使用,包括傳統的二維紙品地圖《香港街》及最新研發的可視化三維地圖。較早前我介紹過三維數碼地圖,今次,我再邀請地政總署的同事介紹新出版的《香港街》,以及何謂數碼正射影像地圖……

...内文
支援抗疫場地 (1/5/2022)

為抗擊第五波疫情,政府各部門一直全力參與抗疫工作。自疫情初期,政府馬不停蹄物色可提供防疫抗疫服務的場地,以交付部門、承辦商或社福機構營運。今次,我邀請機電署的同事和慈善機構的代表,分享他們如何一起走到前線,同心為香港抗疫出力……

...内文
啟德社區隔離設施 (24/4/2022)

為應對第五波疫情,中央為香港援建多個社區隔離設施,大大增強我們的防疫抗疫能力。日前,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首批約1 000個房間已交付使用,竹篙灣的餘下設施,以及位於啟德郵輪碼頭附近和落馬洲河套區的大型社區隔離設施繼續全速推展。今次,我邀請建築署前線同事為大家介紹啟德社區隔離設施的特色、挑戰,以及分享他們的感受......

...内文
尖沙咀雨水排放系統改善計劃 (17/4/2022)

自1995年至今,渠務署消除共127個水浸黑點,現時全港只剩餘4個水浸黑點,其中,尖沙咀漆咸道南的防洪工程預計於今年第三季展開,期望最終能把該水浸黑點從名單中剔除。今次,我邀請渠務署的同事介紹尖沙咀雨水排放系統改善計劃的細節、如何提高區內的排洪能力及緩減水浸風險......

...内文
新田社區隔離設施排污系統七日竣工 (10/4/2022)

為應對第五波新冠疫情,發展局成立專班,配合內地援建團隊全速推展各個社區隔離及治療設施。其中,渠務署和承建商在七日內,成功為新田社區隔離設施接駁新建公共排污系統。今次,我邀請渠務署前線同事講解這項抗疫緊急任務的細節、挑戰及感受......

...内文
建造業同心抗疫 (3/4/2022)

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在發展局的支持下,建造業議會(議會)與建造業界推出多項抗疫行動,包括「建造業抗疫關愛行動2.0」、「建造業檢測日」、疫苗通行證等,以紓緩疫情可能對業界造成的影響。今次,我特別邀請剛於2月履新的議會主席何安誠,介紹他們聯同業界和前線工友如何同心協力,一起支援業界和社會抗擊疫情......

...内文
香港2022國際城市林務研討會順利舉行 (27/3/2022)

由發展局主辦的香港2022國際城市林務研討會,於本月上旬順利舉行。這個兩年一度的研討會首次以網上直播形式進行,共吸引約1 200位參加者透過研討會網頁實時收看。今次,我邀請發展局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的同事為大家介紹研討會的詳情…...

...内文
抗疫最前線—圍封強檢行動 (20/3/2022)

香港第五波疫情嚴峻,為有效減低2019冠狀病毒病在社區傳播,政府總動員投入抗疫。發展局及其轄下部門,包括機電工程署(機電署)、水務署、土木工程拓展署、渠務署、建築署、地政總署、屋宇署、規劃署、土地註冊處等共派出逾1 000位同事,在不同地區多次參與圍封及「受限區域」檢測行動。我特別邀請曾參與圍封強檢行動的同事,介紹如何在極短時間內有序地推展行動,並對受影響的居民提供協助,務求在社區及早遏制及穩控疫情……

...内文
增撥資源提升防洪能力 (13/3/2022)

近年,香港受極端天氣影響,頻繁暴雨為渠務署的防洪工作帶來不少挑戰。為防患未然,政府申請撥款約84億元,為多區雨水排放系統進行改善工程,以提升防洪能力。今次,我邀請渠務署的同事為大家講解,將如何改善雨水排放系統,以減低暴雨及洪水對香港的影響……

...内文
疫情下注意渠管狀況 (6/3/2022)

疫情下,人人行多步,保護自己,保護家人,除了保持家居環境清潔,確保渠管健康至為重要。市民家居抗疫期間,必須留意室內排水渠管是否健康、隔氣彎管能否正常運作,防止病毒入侵。今次,我特別邀請屋宇署的同事講解隔氣彎管健康的重要,以及如何確保它們運作正常……

...内文
加強建造業人力培訓 (27/2/2022)

未來數年,香港建造業整體工程量持續增長,對技術工人的需求十分殷切,政府建議撥款10億元,以支持建造業議會(議會)進一步加強建造業的人力培訓工作。今次,我特別邀請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劉俊傑講解政府的建議措施,將如何進一步提升建造業整體的生產力。另外,兩位受惠政府培訓津貼的年輕人亦會分享他們對建造業前景的看法……

...内文
「躍動港島南」 (20/2/2022)

行政長官在《2020年施政報告》提出「躍動港島南」計劃後,發展局於去年2月成立躍動港島南辦事處,早前已擬備了首份概念總綱計劃,涵蓋黃竹坑、香港仔及鴨脷洲地區,並聽取了多方意見。今次,我特別邀請躍動港島南辦事處總監區潔英介紹有關計劃,而獲得「黃竹坑綠色連線」設計比賽冠軍的隊長是一位園境師,她亦會與大家分享其團隊的設計構思……

...内文
「龍門三兄弟」— 清淤、渠管修復機械人 (13/2/2022)

渠務署一直致力把創新技術應用於日常運作及維修工作當中,以提升工程效率及工地安全,例如正在施工的「屯門污水幹渠修復工程」,便一併使用三部機械人—「龍門三兄弟」,協助清淤工作及修復渠管。今次,我特別邀請渠務署的同事為大家詳細介紹.....

...内文
地政總署—三維行人道路網 (6/2/2022)

今日是年初六,首先祝各位身體健康、事事如意!平日大家利用手機上的地圖尋找路線,或以應用程式尋找停車場、巴士站等,均牽涉使用具地理位置資訊的「空間數據」。地政總署致力發展「空間數據共享平台」,以促進地理空間資訊的整合、互通、共享和創新應用,並分階段推出全港三維數碼地圖,早前便開放三維行人道路網及可視化三維地圖讓市民免費使用。今次,我邀請地政總署助理署長(測繪事務)朱紹基為大家詳細介紹......

...内文
「民生無小事」 竭力服務大眾 (30/1/2022)

今日是年廿八,首先預祝各位新年進步、萬事如意!申訴專員公署1997年設立申訴專員嘉許奬。多年來,發展局轄下多個部門和同事先後獲獎,其中,去年獲頒公職人員獎的一位年輕工程師李潔珍,在機電工程署(機電署)市政工程部工作,負責為市政設施提供機電支援和維修保養服務,以及處理市民的諮詢和投訴。疫情期間,她與團隊亦一直謹守崗位,支援防疫抗疫的工作。今次,我特別邀請她為大家介紹其工作,並分享以「民生無小事」的信念服務市民的一點體會......

...内文
建造業議會主席陳家駒 (23/1/2022)

建造業議會一直是發展局的友好合作夥伴。陳家駒先生(KK)2016年2月出任議會主席,至今六年,將於本月底卸任。我衷心感謝KK一直以來帶領議會,無論在推動行業革新、推廣科技應用、人才培訓,以至團結業界等方面,作出很大的貢獻。今次,我特別邀請KK細談他在議會充實且不平凡的六年工作......

...内文
九龍東商貿區中的悠然空間 (16/1/2022)

「起動九龍東」計劃推行近十年,成功把九龍東舊工業區及啟德機場舊址,逐步轉型為香港第二個核心商業區,在增加商業樓面的同時,致力改善區內環境,提升暢達度,更增加了大量公共休憩用地,讓市民可以在茂密商廈中,感受一片悠然的空間。上月初,我和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劉俊傑,到觀塘駿業街InPARK走了一圈,並聽取起動九龍東專員張綺薇介紹辦事處在優化公共休憩空間方面的工作......

...内文
前深水埗配水庫 (9/1/2022)

俗稱主教山配水庫的前深水埗配水庫去年年底開始有限度開放予市民參觀,雖然因應疫情發展,現已暫停開放,導賞團亦暫時停辦,但對配水庫有興趣的市民,仍可透過水務署的360度虛擬導覽,認識配水庫的歷史和特色。早前,我亦邀請了水務署的同事,為大家詳細介紹這座有逾百年歷史的配水庫......

...内文
市區更新基金十周年 (2/1/2022)

踏入2022年,首先祝願大家身體健康、新年進步!早前,我出席了市區更新基金成立十周年論壇。基金的成立是2011年《市區重建策略》的其中一項重要措施,一直秉持「以人為先、地區為本、與民共議」的市區更新模式為理念,協助受重建計劃影響的居民,同時推動文物保育及地區活化。今次,我邀請基金董事會主席倪錫欽教授介紹基金的工作,分享如何讓大家更深入了解居住的社區,做到連結、傳承、共創、共融......

...内文
建築署維修保養歷史建築(二) (26/12/2021)

上星期,我邀請建築署的同事,介紹署方如何修復及維修保養對歷史、建築及文化有重大意義的舊建築物。這星期,建築署另外兩位同事會詳談,保育歷史建築也要隨時候命,尤其是遇有突發事故,同事更需要趕赴現場,進行緊急勘察,確保受損的舊建築不會對公眾構成危險......

...内文
建築署維修保養歷史建築(一) (19/12/2021)

政府建築物及公共設施,由辦公大樓、社區中心、街市至公園、遊樂場、休憩地方等,大部分均由建築署設計、建造和維修保養,但大家是否知道,建築署同時也負責修復及保養許多對歷史、建築及文化價值有重大意義的古舊建築物。我會一連兩集邀請建築署的同事,介紹署方保育歷史建築的工作......

...内文
大嶼山保育基金首輪項目介紹(二) (12/12/2021)

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可持續大嶼辦事處設立10億元「大嶼山保育基金」,其中5億元供合資格機構及專上院校申請,以進行研究或與地區人士合作推展保育工作。首輪申請共18個項目成功獲得資助,涵蓋大嶼山自然及文化保育多個範疇。上星期,我邀請其中一個獲批項目—「重塑水口」的代表作介紹。今次,另外兩個獲批項目的代表會與大家分享在大嶼山開展環境教育和生態研究計劃詳情......

...内文
大嶼山保育基金首輪批出18個項目(一) (5/12/2021)

大嶼山坐擁豐富天然及文化資源。政府一直以「北發展、南保育」的原則,推動大嶼山可持續發展。行政長官在《2018年施政報告》公布設立10億元「大嶼山保育基金」,推動和支援大嶼山保育工作。早前,基金公布首輪申請結果,18個項目成功獲得資助。今次,我特別邀請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可持續大嶼辦事處處長方學誠與大嶼山保育基金諮詢委員會主席梁美儀教授介紹基金的工作,而其中一個獲批項目的代表亦會介紹其計劃詳情......

...内文
無欄杆設計 「零距離」睇海景 (28/11/2021)

政府一直致力推動海濱發展,透過與海濱事務委員會共同努力,去年十月至今,陸續開放了12個海濱場地予市民享用,而試行的「海濱共享空間」管理模式亦深受大眾歡迎。行政長官在今年《施政報告》亦提到,維港海濱將首次引入完全無欄杆的梯級式沿岸設計,讓遊人可臨海而坐,無阻隔地欣賞維港景致。今次,我特別邀請海濱事務委員會主席吳永順(Vincent)為大家詳細介紹......

...内文
東涌新海濱與社區聯絡中心開幕 (21/11/2021)

政府一直致力把東涌新市鎮進一步發展為規劃全面、配套完善的社區。早前,我便出席了東涌東海濱長廊改善工程第一階段完工及其旁邊的東涌社區聯絡中心開幕典禮。新一段的海濱是之前用作工地的臨海部分位置,而社區聯絡中心則為舊地盤辦事處,在全面活化後,為當區居民帶來全新的體驗。今次,土木工程拓展署(土拓署)的同事會介紹海濱改善工程的詳情,以及中心內的各項設施......

...内文
可供申請短期租約政府用地(二) (14/11/2021)

上星期,我為大家介紹地政總署審批非政府機構或社會企業申請短期租用政府土地的工作。為進一步促進善用土地,發展局2019年2月亦推出「支援非政府機構善用空置政府用地」資助計劃,支援成功申請的機構,展開基本的復修工程,以推行惠及社區的項目。今次,我邀請發展局的同事介紹計劃實施以來的情況,而成功申請資助的機構亦會分享他們的經驗......

...内文
可供申請短期租約政府用地(一) (7/11/2021)

為善用土地資源,非政府機構或社會企業可向地政總署提交申請,租用可供短期使用的政府用地。今次,我邀請地政總署的同事介紹租用的情況;而其中一間成功獲批短期租約用地的非政府機構,亦會分享他們的經驗......

...内文
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 (31/10/2021)

在新界推展新發展區項目是政府中長期土地供應策略的重要一環,亦是房屋供應的主要來源。早前,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公布《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北部都會區包括天水圍、元朗及粉嶺/上水等已發展成熟的新市鎮及相鄰鄉郊地區,以及六個處於不同規劃及建設階段的新發展區和發展樞紐,分別為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厦村、元朗南、新田/落馬洲、文錦渡和新界北新市鎮......

...内文
排水隧道內的「山泥傾瀉科技展學館」 (24/10/2021)

本月,香港先後受熱帶氣旋「獅子山」及「圓規」影響。每逢大雨,發生山泥傾瀉的風險便會增加。1972年,半山寶珊道發生災難性山泥傾瀉,摧毀多幢建築物,包括一座12層高的旭龢大廈,並奪走67人的生命。其後,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土力工程處在寶珊地段開展一系列防治工程,其中,2009年落成的「寶珊排水隧道」,透過創新技術調控地下水位,減低發生大型山泥傾瀉的風險。該處更在隧道內設立「山泥傾瀉科技展學館」,向公眾傳達斜坡安全的重要性......

...内文
與市建局積極推動市區更新 (17/10/2021)

行政長官在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到,面對樓宇急速老化,須採取更有效的政策手段,加快重建更新步伐,其中,市區重建局(市建局)剛完成「油麻地及旺角地區規劃研究」(「油旺研究」),為重整和重新規劃兩個舊區制定藍圖,亦提出發展節點及一系列新的規劃工具,以提升土地使用效益和重建潛力。《施政報告》更提出會在另外兩個舊區—荃灣和深水埗—開展同樣的地區規劃研究。早前,我特別相約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到訪旺角,談談市區更新......

...内文
全力為香港規劃未來 (10/10/2021)

要徹底地解決市民「住」的問題,正如行政長官所說,需要的是持之以恆供應土地的決心。政府一直全力增加土地供應,多管齊下,全速進行,努力推展各個發展項目,以提供足夠土地應付房屋、經濟和社會方面的需要,亦盼可以改善居住空間,滿足「住大啲」的訴求。行政長官更在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為香港的長遠發展前景謀定新方略,積極規劃未來......

...内文
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林世雄榮休 (3/10/2021)

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林世雄80年代加入政府,見證了香港從70年代開始經濟與基建發展騰飛的年代,期間參與過多項大型基建工程,令他至今深刻難忘。今次,我特別相約林世雄談談箇中的感受,分享經驗......

...内文
香港礦務70載 (26/9/2021)

今年適逢礦務部成立70週年,土木工程拓展署(土拓署)轄下土力工程處特別舉辦礦務70週年專題展覽與座談會,介紹礦務部發展及主要工作範疇。今次,我邀請礦務部同事為大家詳細介紹......

...内文
可持續河道工程─元朗排水繞道 (19/9/2021)

為紓緩元朗市中心的水浸風險,渠務署修築了一條「運河」—元朗排水繞道。這條人工河道採用多項改良設計和工程技術,既減少了市中心的水浸風險、美化環境,亦為不同動植物加添了新生境。今次,我邀請渠務署的同事為大家詳細介紹......

...内文
香港規劃、建築及相關工程領域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座談會 (12/9/2021)

發展局與國家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局、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和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上周二(9月7日)合辦座談會,向香港建築、測量、規劃、園境和工程業界,介紹多項便利相關企業和專業人士到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前海及橫琴開業和執業的優惠政策和開放措施。逾100位本地相關專業學會、協會、專業註冊管理局和企業代表參與......

...内文
新界北新發展區 (5/9/2021)

本屆政府一直採取多管齊下的策略努力開拓土地,其中,新界北新發展區是中長期土地及房屋供應的重要措施之一,包括三個具發展潛力地區—新界北新市鎮、文錦渡、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涉及超過1 500公頃土地,預計可提供不少於10萬個單位,容納不少於28萬人口,同時發展創新及科技等,創造約20萬個就業機會,加上位處策略性邊境位置,鄰近深圳口岸經濟帶,可把握粵港澳大灣區高速經濟增長帶來的機遇,發展潛力無限.....

...内文
宋元文物展背後 (29/8/2021)

大家來到宋皇臺站,不時看到乘客駐足觀看站內的宋元文物展。這個名為「聖山遺粹—宋皇臺出土宋元文物展」是香港首個在車站內設置的文物展覽,展品由古物古蹟辦事處(古蹟辦)在出土的70多萬件宋元陶瓷碎片、宋代銅錢等文物中精選出來。今次,我邀請古蹟辦的同事為大家介紹文物展背後的籌備和研究工作......

...内文
般咸道官立小學列法定古蹟 (22/8/2021)

走在般咸道上,大家有否留意到一所白色的校舍,弧形的外牆,線條簡單,但極具特色與美感。這幢戰前落成的建築已有80年歷史,昔日為專上學院校舍,現時為般咸道官立小學校址,一直用作教育用途。政府今年七月宣布把校舍列為法定古蹟。今次,我特別邀請古物古蹟辦事處的同事為大家介紹其建築特色和歷史......

...内文
與建造業傑出青年對談 (15/8/2021)

建造業是推動香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為吸引更多新人入行,政府一直與建造業議會及業界攜手,通過多元、有系統的培訓,為年輕人搭建事業發展的階梯,亦讓工藝技術得以傳承。建造業議會今年再次舉辦「建造業傑出青年選舉」,表揚及嘉許業內表現出色的年輕從業員,鼓勵他們追求卓越,自強不息。今次,我特別邀請其中兩位年輕得獎者分享他們的故事......

...内文
地理空間實驗室正式啓用 (8/8/2021)

為推動智慧城市發展,發展局正建立空間數據共享平台,當中一個重點項目是設立「地理空間實驗室」,希望透過一個「地理空間」社區,鼓勵年輕一代、初創企業及創意人才,善用空間數據,開發具創意、利民便民的應用程式。早前實驗室正式啟用,我亦出席了開幕儀式。全新的實驗室會提供甚麼設施和服務?如何推動探索空間數據的應用?今次,我特別邀請空間數據辦事處的同事,為大家詳細介紹......

...内文
發展局與工務部門榮獲「新工程合約」獎項 (1/8/2021)

政府一直有序地推展不同類型的工務工程,亦不斷透過改善工程管理,提升項目質素和表現。發展局自2009年開始在工務工程項目推行「新工程合約」模式,以提升合約管理效率,局方及其轄下工務部門更在本年度「新工程合約」國際獎項中榮獲多個大獎,成績令人鼓舞。今次,我邀請同事介紹「新工程合約」模式的優勢,並分享其中一個獲獎項目的細節......

...内文
「海濱共享空間」實驗場 (25/7/2021)

我們近年積極推動優化海濱的工作,致力建造無間斷的世界級海濱長廊,為市民提供休閒康樂的好去處,其中,西環卑路乍灣海濱休憩用地,是香港海濱發展一個重要試點,這裡設施簡約,但大部分皆可移動,例如可隨意組合的卡板、可坐上去飛馳的滾輪卡板等,最近更把「水上樂園」搬到岸上。不同年齡層的遊人各自發揮創意,或動或靜,在共融和互相尊重的情況下,共同享用海濱......

...内文
荃灣海濱段新單車徑啟用 (18/7/2021)

政府致力推展總長度約82公里的「新界單車徑網絡」,連接新界東西,作消閒和康樂用途,當中屯門至馬鞍山的主幹線已於去年貫通,而另一段長約22公里的荃灣至屯門主幹線正分階段推展,其中,荃灣海濱段單車徑將於明日(7月19日)率先開放予市民享用。今次,我邀請土木工程拓展署(土拓署)同事為大家介紹這條約兩公里長的新單車徑,包括其配套設施、設計特色、挑戰等......

...内文
大埔龍尾泳灘 (11/7/2021)

大美督向來是踏單車和玩水上活動的熱門地點,大埔龍尾泳灘上月開放予公眾使用,為附近居民和遊客增添多一個休閒娛樂的好去處。今次,我邀請土木工程拓展署(土拓署)同事介紹這個由政府興建的人造沙灘,其建造過程及挑戰,而建築署同事亦會分享泳灘配套設施的建築設計和特色......

...内文
啟德空中花園 (4/7/2021)

位於啟德前跑道的啟德空中花園早前開放,其設計概念源自昔日啟德機場,勾起不少市民對舊機場的集體回憶,現為啟德發展區的嶄新地標。今次,我特別邀請土木工程拓展署(土拓署)同事介紹空中花園的設計和特色,並分享遊覽公園的樂趣......

...内文
展城館翻新後重開 (27/6/2021)

展城館是香港首個以規劃和基建發展為主題的展覽館,早前進行局部翻新工程,上月起恢復全面開放。翻新後的展城館增添不少互動遊戲和「打卡」位,今次,我邀請規劃署同事介紹新增的展品和設施,而土木工程拓展署同事亦會分享在館內舉辦的專題展覽詳情.....

...内文
疫情下爸爸不易為 (20/6/2021)

今日是父親節,首先祝願各位爸爸,父親節快樂!過去在《局長隨筆》,我都有藉着父親節,找來部門內已為人父的同事,分享他們的故事。今次為大家介紹的好爸爸,其幼子於去年12月出生時,正值他沒日沒夜投入抗疫工作、參與興建臨時醫院工程,他會分享如何平衡工作與照顧家庭的責任。我亦會邀請一位「具資格」的同事,品評一下他是否一位好爸爸......

...内文
香港兒童醫院榮膺「優質建築大獎」最高殊榮 (13/6/2021)

2020年度優質建築大獎早前公布結果,並舉行頒獎典禮。由建築署負責設計和興建的香港兒童醫院連奪兩項大奬,分別為大會最高殊榮的「優質卓越大獎」,以及「香港非住宅項目(新建築物—政府,機構或社區)」優質建築大獎。今次,我特別邀請建築署署長何永賢、建築署工程策劃總監李翹彥介紹醫院的設計和建築特色;本屆籌委會主席莫國和亦會分享香港兒童醫院項目榮膺最高殊榮的原因......

...内文
土木工程拓展署智慧工地 (6/6/2021)

東涌新市鎮擴展區是大嶼山首個智慧型低碳社區試點,推行智慧、環保及對環境氣候具抗禦力的城市概念。計劃下的東涌東填海工程正如期進行,土木工程拓展署(土拓署)在其多個工程範疇,用上超過30項創新技術,如物聯網(IoT)、雲端系統、人工智能(AI)、衛星導航、智能安全措施等,體現智慧城市發展。今次,該署同事會帶大家到東涌東填海工程創新中心(InnoTCE),介紹工程團隊如何以創新科技,提升工地管理及作業效率、進一步加強工地安全......

...内文
介紹土地註册處工作 (30/5/2021)

對業主來說,樓契是很重要的文件,它不但涉及物業權益,銀行批出業主的按揭申請時,亦會考慮土地登記册上的資料。為保障業主的物業權益,樓契都會送到土地註册處註册。今次,我特別邀請土地註册處的同事,為大家講解樓契註册的程序,更會介紹如何透過先進的設備和一站式註册流程,來提升服務質素和效率......

...内文
機電署在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獲佳績 (23/5/2021)

機電工程署(機電署)一直積極應用創新科技提升服務質素,確保機電及能源科技以安全、可靠、經濟及環保的方式得以善用,令市民的生活質素持續提升。我很高興與大家分享,機電署在今年的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獲取佳績,一舉摘下四個金獎及四個銀獎。今次,我邀請獲獎團隊介紹其中兩個得獎的發明項目......

...内文
談賣地機制及流程 (16/5/2021)

每年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公布後,政府會公布年度賣地表,列出下一個財政年度可供推售的住宅及商業用地,另外亦會按季預先公布來季的賣地計劃,為市場提供透明度及確定性。土地對香港住屋需求、社會和經濟發展攸關重要,賣地收益亦是政府其中一項重要的收入來源,我們有責任確保以公平、公正和具競爭性的機制處理賣地事宜,善用土地資源。今次,我特別邀請地政總署副署長慕容漢,為大家介紹政府的賣地機制及流程......

...内文
建築署好媽媽 (9/5/2021)

今天是母親節,首先祝各位母親節快樂!今年母親節與往年一樣,大家都要在疫情下渡過,希望大家保重身體,繼續做好防疫。今次,我特別邀請建築署一位在職媽咪,談談她平日的工作,也分享在疫情下照顧一對龍鳯胎的忙碌生活......

...内文
水務署無人船系統 (2/5/2021)

水塘存水是香港一個重要的食水資源,水務署會定期在水塘進行水質監測和抽取樣本,以掌握水質的變化,令濾水廠更有效控制食水處理,確保食水安全。為進一步加強監測,水務署近年引入嶄新的無人船系統,在水塘進行自動水質監測及取樣,透過應用創新科技,提升工作效率。今次,我邀請水務署的同事介紹詳情......

...内文
塱原自然生態公園 (25/4/2021)

在推展新發展區項目的同時,我們重視區內自然和環境保育,以為市民提供綠色和優質的生活空間。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是中長期多管齊下土地供應策略的重要一環,而計劃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興建塱原自然生態公園。今次,我邀請土木工程拓展署(土拓署)和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的同事,介紹保護及改善塱原生態環境的工程細節,而擔任是項工程顧問的長春社代表,亦會分享保育塱原的建議......

...内文
重建後的西樓角花園 (18/4/2021)

香港人煙稠密,鬧市中的公園無疑是一處寧靜角落,讓人遠離煩囂,並促進健康生活。位於荃灣市中心的西樓角花園經重建後,無論內外均令人耳目一新。今次,我邀請建築署的同事,介紹如何運用創新的設計意念,令原本瑟縮一角的舊式公園,「變身」為市民喜愛的休閒活動空間......

...内文
應用創新科技 提升斜坡安全管理 (11/4/2021)

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土力工程處早前舉辦岩土創新科技論壇,提供平台讓業界就岩土工程應用創新科技交流意見。雖然研討會因疫情而改為視像舉行,但仍吸引約一千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科技人員、學者和業界人士參與。今次,我特別邀請土力工程處同事介紹論壇的詳情,以及分享如何應用創新科技,加強斜坡安全管埋,防治山泥傾瀉......

...内文
活化舊醫局 變身生態研習中心 (4/4/2021)

要保育珍貴的歷史建築,除保存其建築結構,更要讓它重拾活力,同時讓巿民有機會欣賞和使用,以為它們增添新的社會意義。早前,我介紹了第四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下兩個項目。今次,我會介紹餘下一項同具相當意義的項目:修復何東夫人醫局作生態研習中心,並邀請負責活化工程的嗇色園副主席陳燦輝分享計劃詳情......

...内文
二維條碼樹木標籤 (28/3/2021)

全港樹木眾多,不論是街道兩旁,還是休憩公園,都見到不同種類的樹木。要令樹木健康成長,不單有賴樹木管理部門的全面風險評估和定期護養,市民的合作亦十分重要。我們現正展開二維條碼樹木標籤計劃,希望加深市民對樹木的認識,加強大家對樹木護養的關注,共同努力協助減低樹木倒塌的風險。今次,我邀請負責推展計劃的發展局同事、園境師和植物學家介紹計劃詳情......

...内文
第四期活化項目—薄鳧林牧場 (21/3/2021)

我早前在《局長隨筆》,介紹了第四期「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活化計劃」)下其中一個項目—大坑火龍文化館。今次,我會介紹另一個具創意的項目:修復舊牛奶公司高級職員宿舍為「薄鳧林牧場」計劃,並邀請負責活化工程的薄鳧林牧場公司董事林社鈴建築師,分享項目的詳情......

...内文
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16/3/2021)

全國人大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十四五規劃綱要》),制定國家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藍圖和行動綱領,支持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策略,發展局亦一直積極推動香港建築及工程業界朝此方向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内文
數碼年代的智慧規劃 (14/3/2021)

發展智慧城市可以改善市民的生活,令香港成為更宜居城市。規劃署早前完成了一項研究,探討在「空間數據共享平台」下建立「建設環境應用平台」的可行性,研究開發以空間數據為基礎,建立環繞城市規劃、基建、環境等專題領域的應用程式樣板,以協助開展各項工程或項目,提升規劃及發展效率,並促進部門合作,為公眾提供更優質服務。今次,我邀請規劃署同事講解有關研究的內容......

...内文
搬遷沙田污水處理廠往岩洞工程 (7/3/2021)

發展岩洞是政府多管齊下增加土地供應策略之一,對香港長遠發展相當重要。渠務署正展開把沙田污水處理廠位於城門河河口的廠房,遷往對岸亞公角女婆山岩洞的工程,以騰出現址土地作有利民生用途,同時改善區內生活環境。這項搬遷計劃是香港現時最大規模的岩洞發展項目。今次,我邀請兩位渠務署同事介紹工程詳情,並講解如何應用新技術,提升工程效率......

...内文
樓宇排水系統維修資助計劃 (28/2/2021)

疫情提升了市民對環境衞生,包括大廈渠管狀況的關注。財政司司長剛於《財政預算案》中宣布預留10億元,夥拍市區重建局(市建局)推出「樓宇排水系統維修資助計劃」,為老舊、差餉租值較低的樓宇業主提供財政支援,協助他們檢查及進行渠管維修或提升工程,共同努力締造一個安全和健康的居住環境。今次,我邀請屋宇署同事介紹有關計劃的內容......

...内文
推動大嶼山綠色生活 (21/2/2021)

大嶼山環境獨特,坐擁豐富天然及文化資源。政府2017年公布《可持續大嶼藍圖》,以「北發展、南保育」原則,推動大嶼山可持續發展。今次,我邀請土木工程拓展署同事,介紹規劃及推展大嶼山綠色生活方面的工作,而「大嶼山保育基金」諮詢委員會主席梁美儀教授,亦會介紹基金在推動保育及小型地區改善工程方面的支援,希望提高對大嶼山保育的意識,鼓勵更多公眾、非政府機構、地區人士共同參與......

...内文
大坑火龍文化館 (14/2/2021)

今天是大年初三,首先我祝願各位身體健康、萬事勝意!中國人特別重視傳統節日,而香港雖為彈丸之地,亦有不少傳統節慶活動得以傳承。在第四期「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活化計劃」)中,銅鑼灣大坑書館街12號將會活化為大坑火龍文化館,讓市民有機會欣賞和使用這座歷史建築之餘,亦認識大坑舞火龍及傳統客家文化和歷史。今次,我邀請了負責參與活化這幢舊建築的非牟利機構代表,分享計劃詳情......

...内文
可持續斜坡美化大獎 (7/2/2021)

香港山多平地少,大部分城市發展依山而建,加上夏天時有暴雨,山泥傾瀉是我們長期要面對的威脅。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土力工程處2010年起推行「長遠防治山泥傾瀉計劃」,一直有系統地處理天然山坡和人造斜坡的山泥傾瀉風險。去年是計劃的10周年,該處特別舉辦可持續斜坡美化大獎,表揚工程業界在改善斜坡安全的同時,建立令自然生態可持續發展的貢獻。今次,我邀請土力工程處同事和兩位顧問公司代表,講解獲獎項目工程詳情......

...内文
中央援建香港臨時醫院竣工移交 (31/1/2021)

在中央支持下,位於亞洲國際博覽館旁的臨時醫院建造工程順利完成,並命名為「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移交醫院管理局。我再次感謝中央政府、廣東省政府、深圳市政府和武漢專家等的支持和指導,以及工程團隊和數千工友日以繼夜的努力,在短短四個月完成一所全新的醫院。今次,我特別邀請建築署工程策劃總監梁健德,介紹醫院的布局、病房的設計和建造工程詳情......

...内文
渠務署「BiM@D」技術及培訓中心 (24/1/2021)

政府一直鼓勵工務部門善用創新科技,以提高工程效率、改進建造質素、加強工地安全。渠務署早在2015年開始把BIM技術應用於工程項目,以提升設計和建造過程。2018年,該署成立「BiM@D」技術及培訓中心,進一步推動數碼化科技。今次,我邀請渠務署工程師介紹中心設施如何協助檢視和改善工程規劃和設計,為市民提供更優質的污水和雨水處理及排放服務......

...内文
用心設計 建造社區設施 (17/1/2021)

位於天水圍的食環署天幕街市(前稱天水圍臨時街市)上月開幕,為居民提供一個舒適的購物環境。項目由構思、撥款、興建以至落成啟用,僅僅用了約一年的時間,令市民和租戶早日受惠。今次,我邀請了建築署的同事,講解他們如何迅速完成該項目,並分享街市的建築設計特色......

...内文
規劃署署長李啟榮榮休 (10/1/2021)

規劃署署長李啟榮本月退休。他加入政府逾35年,不但見證部門的誕生,參與過多個新發展區的規劃,在進行公眾諮詢時,亦遇過激烈示威、水樽橫飛等場面。他鼓勵部門同事要「臉皮厚、高EQ、敢創新」。儘管許多規劃議題均有爭議,但他深信只要好好總結經驗,發揮想像,定能推動城市不斷演進、改善市民生活......

...内文
建築署署長林余家慧榮休 (3/1/2021)

建築署署長林余家慧去年12月退休。她加入政府逾30年,從見習建築師到一署之首,處理過大大小小的項目。面對每項工程,她都懷着服務市民的心與團隊合作無間,回應市民的所想所需。對於愈來愈多女性和年輕人加入建築界,她感到開心之餘,亦相信他們必定會找到自己的一片天。想知道前署長對同事有何寄語,就讓她娓娓道來......

...内文
落實北環線 帶動土地發展 (27/12/2020)

政府早前正式展開新界西北新鐵路線—北環線的詳細規劃及設計工作。北環線的落實,將有效釋放沿線土地的發展潛力,帶動地區發展,令土地用途可以更高效、更密集,實現本屆政府提倡「基建先行」及「創造容量」的規劃方式。發展局與運輸及房屋局(運房局)經常「拍住上」,今次,我特別邀請運房局陳帆局長,為大家介紹北環線項目......

...内文
進一步精簡發展項目審批流程 (20/12/2020)

每個發展項目,例如房屋發展項目,由「生地」變「熟地」以至到住宅落成,過程均需符合規劃、建築物管制及土地行政等方面的法規,並由相關部門審批。不同的監管制度各有不同的目標和重點,隨著時間演變,制度之間或有重複及可簡化的空間......

...内文
「起動九龍東」經驗分享 (13/12/2020)

行政長官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躍動港島南」計劃,構思借鑑「起動九龍東」計劃的成功經驗。「起動九龍東」計劃推行近十年,成功將九龍東舊工業區及舊機場逐步轉型為充滿能量、活力與特色的新核心商業區。我特別邀請前起動九龍東專員區潔英,與大家分享推動這項大型舊區活化計劃的經驗及成果......

...内文
東涌東填海非浚挖式新技術 (6/12/2020)

東涌新市鎮擴展是繼2003年將軍澳及東涌完成最後一期填海發展後,首個填海造地的新市鎮計劃。項目引入嶄新的環保填海技術,以非浚挖式的「深層水泥拌合法」進行,減低工程對附近水質及生態環境的影響,亦較傳統的填海方式更快完工。發展局副局長廖振新去年曾到東涌地盤視察,聽取可持續大嶼辦事處同事介紹新填海技術和環保施工的詳情......

...内文
配合和落實《施政報告》措施 (29/11/2020)

行政長官上周三發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當中闡述了本屆政府在造地方面的工作進度,以及未來的工作計劃。去年,政府宣布全面接納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建議,我們正全力推展各項建議,同時深化並豐富造地策略,加快土地供應,以回應社會對住屋、經濟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的需求......

...内文
與建造業傑出青年交流 (22/11/2020)

政府積極推動「建造業2.0」,透過創新、專業化及年青化,帶領行業革新,提升行業的表現,以把握發展機遇,更創高峰,其中,建造業要持續發展,必須吸引更多年輕人入行,促進經驗與知識的傳承。建造業議會去年首辦「建造業傑出青年選舉」,表揚及嘉許業內表現出色的年輕從業員。今期的《局長隨筆》,我特別邀請兩位年輕得獎者分享他們投身建造業的故事,如何「有膊頭、有諗頭」,在各自的領域和崗位上發光發亮......

...内文
臨時醫院工程進展順利 (15/11/2020)

為應對可能出現的新一波疫情,特區政府在中央支持下,在亞洲國際博覽館(亞博館)內增建社區治療設施,並在館旁興建可提供超過800張負氣壓病床和相關醫療設施的臨時醫院。我再次感謝中央政府、廣東省政府、深圳巿政府協助落實這兩個項目。繼社區治療設施十月初完成後,臨時醫院的建造工程亦進展順利,可望本月底平頂,明年一月內完成......

...内文
大埔濾水廠擴建工程 (8/11/2020)

水務署近年引進多項先進技術,提升食水處理能力,確保食水水質清潔和衞生。早前完成擴建工程的大埔濾水廠亦不例外,除了採用創新技術來進行工程外,更採用嶄新的水質監測和濾水技術,並加入可持續發展元素,令整個食水處理程序更環保。今次,我邀請水務署的同事,為大家介紹濾水廠的擴建特色,以及如何優化其運作......

...内文
引進嶄新技術進行工程 (1/11/2020)

創新科技發展是世界大潮流,政府亦一直鼓勵建造業界應用新科技。在正推展的啟德發展計劃,為方便行人來往啟德和附近地區,土木工程拓展署(土拓署)正興建一條行人隧道,連接承啟道與彩虹邨,該工程首次引進嶄新的「矩形隧道鑽挖機」技術,提高施工安全和效率。日前,鑽挖工程順利完成,我亦出席了隧道的貫通儀式。在這一期網誌,土拓署的同事會與大家分享這項新技術,以及如何利用它來克服工程上的各項挑戰......

...内文
「智管網」—智能供水管網管理系統 (25/10/2020)

為維持供水管網健康,有效管理用水流失的情況,水務署應用不同的技術處理水管滲漏,其中,現正逐步建立的「智管網」,以先進的技術,持續監測管網的運作,以及早發現水管滲漏情況,適時跟進和維修。今次,我邀請了水務署的同事講解「智管網」計劃的進展、成效和未來方向。同時,物業管理業界亦會分享水務署協助業主及物業管理公司,進行私人公用喉管測漏及維修工作詳情......

...内文
海下遊客中心建築特色 (18/10/2020)

上一期的《局長隨筆》,我邀請了建築署的同事,為大家介紹沙田車公廟體育館的建築特色。今次,我再邀請該署另外兩位同事,介紹另一項即將開幕並甚具設計特色的建築物—位於西貢西郊野公園的海下遊客中心。中心的設計意念源自傳統村莊的布局,並著重與大自然融合,為遊客提供悠閒、舒適的活動空間。 海下遊客中心位於郊野公園內,為樹林所環抱,周邊景色優美。建築署高級工程策劃經理許龍年說,中心旁邊的行山徑連接附近擁有豐富海洋生物的海下灣海岸公園,步行只需約十分鐘;另外,中心設有多用途室,可作舉辦與海岸公園有關的展覽及其他活動,前方則是一片大草坪,讓遊人可在草地上野餐或閒坐。現時,遊客中心尚未開放,視乎疫情的發展,暫定於2020年12月下旬開放予公眾參觀......

...内文
車公廟體育館建築特色 (11/10/2020)

位於沙田頭路,鄰近港鐵車公廟站及秦石巴士總站,一幢新體育館-車公廟體育館剛於9月17日投入服務。新體育館設計別具心思,其中建築師著意打破一般體育館全室內的布局,以層層透視的形式,把戶內、戶外空間連繫起來,與周邊的景觀融合。在提供多樣化康體設施外,亦為附近居民提供自然、舒適、可歇腳及休息的地方。今次,我邀請建築署的項目設計團隊為大家詳細介紹......

...内文
竹篙灣第二期檢疫營舍落成 (4/10/2020)

我在上期《局長隨筆》,談及在中央支持下,在亞洲國際博覽館增建社區治療設施,以及在館旁籌建臨時醫院項目。本星期,我會為大家介紹政府增建檢疫設施,提升香港應對疫情能力的工作,其中,竹篙灣第二期檢疫營舍剛剛落成,建築署的同事會分享營舍的特色,以及建造團隊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務......

...内文
增建社區治療設施及臨時醫院項目 (27/9/2020)

正如早前我在記者會所述,特區政府在中央支持下,在亞洲國際博覽館(亞博館)旁籌建臨時醫院,並在館內增建社區治療設施,以幫助應對未來萬一疫情有所變化所帶來的挑戰。興建設施的費用會由內地全數承擔。在此,我再次感謝中央政府、廣東省政府、深圳巿政府落實這兩個項目。建造工程團隊9月19日已開展工作,進展相當順利。亞博館內增建的治療設施,病床隔間、負氣壓病房模塊大部分已經放置妥當,接著會搭建員工設施、安裝機電設備、水喉渠管等,預計整個建造工程約4星期完成......

...内文
機電署防疫抗疫不遺餘力(二) (20/9/2020)

我在上一期的《局長隨筆》介紹,機電工程署(機電署)全力支援防疫抗疫的工作,希望在這個非常時期,為守護大眾出一分力。本星期,不同崗位的機電署同事,會繼續為大家分享如何與其他部門和各界通力合作,一起完成連串「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内文
機電署防疫抗疫不遺餘力(一) (13/9/2020)

2019冠狀病毒病今年初爆發以來,政府不敢怠慢,當中機電工程署(機電署)一直謹守崗位,以最大決心和毅力協助各部門和公共機構,提供專業的服務,回應社會的即時需要。我會透過《局長隨筆》,一連兩集介紹機電署在防疫抗疫方面的工作。本星期,機電署署長彭耀雄會講述部門在這場抗疫戰中擔當的重要支援角色,而兩位機電署同事則會分享他們肩負的「非一般任務」,以及在過程中面對的挑戰......

...内文
推動維港兩岸海濱發展 (6/9/2020)

維港兩岸是香港獨特的城市景觀,海濱長廊更成為大家消閒、「打卡」的熱點。最近三年,維港兩岸落成的新海濱長廊長達五公里,包括港島石塘咀至灣仔、北角碼頭一帶、西九文化區、尖沙咀、荃灣海旁等。今次,我特別邀請早前續任海濱事務委員會主席的吳永順(Vincent),與大家分享海濱的未來發展、與民共建海濱的計劃,以及在疫情下,如何推動大家以「另類」方式親近海濱......

...内文
屋宇署樓宇安全網上講座 (30/8/2020)

為推廣樓宇安全和適時維修的信息,發展局轄下的屋宇署每年都會為業界、業主、物業管理公司、學校等舉辦不同主題的講座。由於疫情關係,講座不方便以面對面方式進行。該署近日就舉辦了首場網上講座,介紹市民及物業管理從業員都關心的大廈渠管問題,以及颱風季節期間的防風貼士,外間反應踴躍……

...内文
香園圍口岸貨檢設施率先啟用 (23/8/2020)

香港有今天的成就,各項基建設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響,香港與深圳之間即將啟用的第七個陸路口岸─蓮塘∕香園圍口岸亦不例外。鑑於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粵港雙方同意本周三下午四時率先開放貨檢設施予跨境貨車使用,以進一步方便貨物運送。開通初期貨運通關時間為每日上午七時至晚上十時......

...内文
學習資助計劃 培育樹藝從業員 (16/8/2020)

社會愈來愈關注樹木管理及護養,政府亦意識到有需要培育更多具備相關知識和技術的人才。發展局早前公布,城市林務發展基金下的學習資助計劃開始接受申請,鼓勵更多年輕人投身樹藝及園藝業,增強行業的人手和能力,以保持城市林木健康,從而保障市民大眾安全。今次,我邀請了一位申請資助進修的年輕人,分享報讀樹藝課程的體驗。同時,發展局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的同事和學院講師會講解學習資助計劃及培訓樹藝從業員詳情......

...内文
新增短期職位員工陸續上班 (9/8/2020)

上星期,我為大家介紹發展局及其轄下部門,配合政府在「防疫抗疫基金」下推出的創造職位計劃,新增涵蓋不同工種的短期職位,以增加就業機會,並邀請兩位剛獲聘用的年輕人暢談在新崗位上的感受。今次,我特別邀請負責統籌各局和部門推行計劃的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介紹籌備和招聘工作的最新情況。同時,一位受惠於這個計劃、現於承接渠務署工程的承建商任職助理工程師的年輕人,亦會分享求職和參與政府工務工程的體會......

...内文
增短期職位 新同事陸續上班 (2/8/2020)

政府在「防疫抗疫基金」下推出創造職位計劃,未來兩年在公營及私營機構創造約30 000個有時限的職位,增加就業機會,其中,受聘於發展局及其轄下部門的新同事已陸續到任。今次,我邀請兩位剛加入機電工程署(機電署)的年輕人—何梓欣和陳俊華,談談他們加入政府工作的原因,以及在新崗位上的體會......

...内文
利用「組裝合成」建築技術興建檢疫營舍 (26/7/2020)

2019冠狀病毒病席捲全球,政府一直嚴陣以待。早在疫情發展初期,已果斷作出決定,尋找合適選址,透過創新的「組裝合成」建築技術(MiC),短時間內增建檢疫營舍,以應對抗疫工作的需要。這項任務無論在時間、工程設計與施工、物流等方面均具挑戰。建造團隊每天與時間競賽,工程進度一般以「日」數來計算,但這一次,是以「小時」來計算......

...内文
「百載築蹟─東華三院文物館與文物保育」展覽 (19/7/2020)

東華三院自19世紀末成立以來,提供醫療、教育、社區及傳統文化如廟宇及祭祀服務,見證社會及時代的變遷。適逢今年是東華三院150周年,古物古蹟辦事處(古蹟辦)與東華三院文物館共同策劃「百載築蹟─東華三院文物館與文物保育」展覽,透過逾70件珍貴展品,介紹該院保育本地歷史文化和建築的工作,以及與香港社會同步成長的歷史印記。今次,我邀請東華三院主席文頴怡和古蹟辦館長(歷史建築)伍志和,帶大家參觀這個專題展覽......

...内文
致力推展「新界單車徑網絡」 (12/7/2020)

都市人愈來愈着重健康生活,而踏單車結合運動與休閒,正正適合一家大小一齊參與。政府一直致力在新界發展全面的單車徑網絡,提供一條貫通新界東西的單車徑,作消閒和康樂用途,藉以提高市民的生活質素。今次,我邀請土木工程拓展署(土拓署)的同事,為大家介紹這條完工後總長度約82公里的單車徑,並分享新單車徑的設計概念和特色......

...内文
水安全計劃資助計劃 (5/7/2020)

水務署供應的食水都經過嚴格的處理程序,符合香港食水標準。然而,食水水質或會受樓宇內部供水系統影響,因此,水務署一直建議業主及物業管理人在其樓宇實施「建築物水安全計劃」。行政長官更於2019年《施政報告》宣布推出「水安全計劃資助計劃」,為合資格業主提供財政支援,以鼓勵開展有關計劃。今次,我邀請水務署同事講解兩項計劃的內容;一位法團代表亦會分享參與「建築物水安全計劃」的好處......

...内文
「防疫抗疫基金」助建造業推培訓 (28/6/2020)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衝擊香港經濟,建造業亦難免受到影響,失業率持續上升,相關專業界別的新畢業生,以及剛於今年完成專業培訓的助理專業人員,或許會面對「搵工難、就業難」的情況。政府早前公布,運用「防疫抗疫基金」,迅速推出具針對性的措施,向僱主提供資助,為業界創造在職培訓和實習機會。今次,我會介紹資助措施詳情,並邀請代表業界的立法會議員分享對計劃的期望......

...内文
渠務署好爸爸 (21/6/2020)

今天是父親節,首先祝各位爸爸,父親節快樂!今次,我會為大家介紹一位同事兼好爸爸—渠務署工程督察徐偉耀。工作上,他負責管理渠務事宜,隨時候命;工餘時,他積極當義工,抗疫期間更為公公婆婆送上口罩。徐先生除了介紹他的工作,也會分享與女兒亦師亦友的關係,盼望女兒以生命響生命,感染身邊的人加入助人行列,貢獻社會......

...内文
土力工程處山泥傾瀉勘測組 (14/6/2020)

香港早前經歷連場暴雨,天文台上周六(6月6日)凌晨發出山泥傾瀉警報,生效時間長逾36小時,期間共接獲27宗山泥傾瀉報告。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土力工程處的山泥傾瀉勘測組,即時審視每宗報告,並派遣多隊由專業及技術人員組成的勘測隊前往現場視察,調查山泥傾瀉事故成因。今次,我特別邀請山泥傾瀉勘測組的同事,為大家介紹他們的工作......

...内文
為風季做好準備 加強防禦能力 (7/6/2020)

香港在風季期間不時受到持續暴雨和颱風等惡劣天氣影響。颱風吹襲時,相關的強風及低氣壓,可引發海平面上升(「風暴潮」)和越過海堤的巨浪(「越堤浪」),為沿海較低窪或當風地區帶來威脅。今次,我邀請土木工程拓展署(土拓署)海港工程部的同事,為大家介紹部門如何在風季來臨前部署應對,修復和加固現有海事設施,以加強防禦能力,以及如何應用嶄新技術,提升檢查海事設施的效率......

...内文
建造業應對疫情措施 (31/5/2020)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多個行業包括建造業都受到影響。政府早前推出兩輪「防疫抗疫基金」(基金),共提供超過55億元,支援建造業工友及企業加強防疫,以及面對疫情帶來的經濟困難。同時,工務部門及承建商亦努力不懈,透過項目管理和工序安排,盡量減低疫情對工程進度的影響。今次,我邀請土木工程拓展署的同事講述詳情,而承建商的代表亦會分享如何利用基金來加強工地防疫.....

...内文
支援善用空置用地(二) (24/5/2020)

上星期,我為大家介紹發展局推出的10億元資助計劃,支援非牟利機構租用空置政府用地的復修工程。現時,8個獲資助項目中,兩個已開展工程,預計下半年竣工,其餘將於今年內陸續動工或展開詳細設計和工地勘測等前期工作。今次,發展局同事會講解如何協助機構推展復修工程,並邀請一間社會服務機構的負責人,分享翻新舊村校作綜合社區服務中心的計劃詳情......

...内文
支援善用空置用地(一) (17/5/2020)

為鼓勵非政府機構善用空置政府用地,發展局去年2月推出10億元資助計劃,支援成功申請租用空置用地的非牟利機構,展開基本的復修工程,以推行惠及社區的項目。今次,我邀請發展局的同事介紹計劃實施以來的情況,並讓成功申請資助的機構,分享復修空置校舍作導盲犬訓練學校的計劃詳情......

...内文
渠務署遙控清淤機械人 (10/5/2020)

香港的雨季,一般是由四月開始,為進一步減低暴雨期間的水浸風險,渠務署今年實施「及時清渠」安排,同時引入新科技,運用一部新式的遙控清淤機械人,清理地下箱形暗渠內的淤泥,加快清渠的效率。今次,我邀請渠務署的同事講解這部新機械人的操作、功用,以及它與傳統清淤方法有何不同......

...内文
《抗疫同舟》 (3/5/2020)

在過去三個多月,政府和建造業界協助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的企業和工友防疫抗疫、走出困境。近日,建造業同業再攜手,集合建造業議會、發展局、土木工程拓展署及10個專業團體和商會,一起錄製歌曲《抗疫同舟》,並邀請前線從業員和工友參與拍攝音樂短片,希望透過帶有動感和活力的旋律節奏,鼓勵大家在此艱難時刻互相扶持,一齊「撐」過去......

...内文
新增短期職位 創造就業機會 (26/4/2020)

行政長官早前公布「防疫抗疫基金」一系列保就業、創職位和提升工作效能的新措施,其中建議未來兩年,在公私營界別,創造約三萬個有時限性的職位,以紓緩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而日趨嚴峻的失業情況。發展局和轄下部門積極配合及落實,在未來一段時間,創造約4 700個短期職位,涉及不同工種。今次,我邀請機電工程署和屋宇署的同事,為大家介紹部分新增短期職位的詳情......

...内文
防疫抗疫基金─續支援建造業 (19/4/2020)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席捲全球,政府早前推出第一輪「防疫抗疫基金」,提供超過9億元,支援建造業界加強防疫,以減低建造業工友感染和傳播病毒的風險。截至4月中,約21萬名前線工友及5 200間相關企業申請資助,已發放補助金總額逾5億1千萬元。行政長官4月8日公布新一輪紓困措施,其中再撥出超過43億元,進一步協助建造業界面對疫情帶來的經濟難關......

...内文
貝澳、水口、大澳及其鄰近地區生態研究 (12/4/2020)

大嶼山擁有多元的自然生境、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以及具保育價值的動植物物種,因此政府十分重視大嶼山的保育工作,並於兩年前開展貝澳、水口、大澳及其鄰近地區的生態研究,以進一步了解大嶼山生態方面的現況,探討合適的保育措施。3月初,我邀請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可持續大嶼辦事處的同事,聯同生態顧問來到貝澳,與大家分享研究的目的、進度和初步結果.....

...内文
香港地圖繪製技術演變 (5/4/2020)

提起地圖,大家可能會想到個人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的搜尋工具,但大家可能不知道,本地地圖由紙品轉變到電子平台上的數碼地圖,過程經歷了約半個世紀。今次,我特別邀請地政總署測繪處的同事,帶大家回顧香港地圖繪製技術和地圖產品的演變,以及講解地圖如何見證香港的發展......

...内文
探索東澳古道 (29/3/2020)

為了讓巿民有更優質和舒適的生活環境,政府致力平衡發展和保育的需要。大嶼山擁有秀麗群山和天然海岸線,自然和文化資產豐厚,其中位於西北部的「東澳古道」,是古時村民往返東涌及大澳的主要通道,沿途有不少歷史印記。本月初,我特別邀請土木工程拓展署可持續大嶼辦事處的同事和文物保育專家,到東澳古道為大家介紹其歷史,以及辦事處計劃進行的文化保育和鄉村活化工作......

...内文
追蹤測量標記 (22/3/2020)

在港島中西部,原來仍可找到百多年前豎立的「維多利亞城」界石,而在香港的山頭,大家有否看過用混凝土建造、黑白色的圓柱體—「三角測量站」。其實,在香港的街頭、大廈角落或行山徑均有不少測量標記,用以劃定土地界線,或作測量定位。今次,我邀請地政總署測繪處的同事,帶大家追蹤城市內的測量標記,由開埠初期的地界標記,到現時用於繪製地圖、土地界線測量等的「測量控制點」,講解它們的歷史和用處......

...内文
機電署與創科企業同心抗疫 (15/3/2020)

機電工程署2018年設立「機電創科網上平台」(E&M InnoPortal),為政府部門、公營機構的服務需求,與本地初創企業的成品作出配對,並提供場地讓項目進行測試,以驗證成效。面對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的挑戰,機電署特別於平台建立抗疫主題專頁,聯繫創科企業,研發有助防疫及抗疫的新科技項目。今次,我邀請機電署署長薛永恒為大家介紹兩個創科方案,以了解署方如何聯合創科界,同心抗疫......

...内文
都爹利街石階及煤氣燈復修竣工 (8/3/2020)

相信大家都記得,2018年9月超強颱風「山竹」襲港,中環都爹利街一棵石牆樹倒塌,壓毀逾百年法定古蹟—都爹利街石階和煤氣路燈。經發展局古物古蹟辦事處(古蹟辦)、路政署及煤氣公司一年多的努力,現時石階已回復舊貌,煤氣燈也重新亮起。今次,我特別邀請古蹟辦的同事,為大家講解修復的過程及當中的挑戰......

...内文
提升工程項目管理 推動建造業持續發展 (1/3/2020)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到,政府持續在基建項目上投放資源。未來數年,每年在工務工程的投資平均達1 000億元水平。工程量日增為建造業帶來機遇和挑戰。發展局一直帶領業界推行「建造業2.0」,透過創新、專業化和年輕化,推動行業持續發展,其中,我們去年7月成立主要項目精英學院,培訓公職人員在推展工務工程方面的領導技巧,亦積極推動工程監督系統數碼化,以提升工程監管水平和效率。今次,我邀請發展局首席政府工程師鄺家陞,為大家介紹政府在提升工程項目管理方面的工作......

...内文
防疫抗疫基金 支持建造業界 (23/2/2020)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香港不少行業都受到影響,建造業亦不能倖免。政府宣布成立防疫抗疫基金,以加強全城防疫,並支援受創的界別或行業和其員工,其中,基金撥出7億1千萬元支援建造業,提供額外資源,協助業界加強工地、辦公室和個人的防疫措施。補助金將透過建造業議會發放,申請過程會盡量簡單,期望能快捷而準確地把補助金送到企業和現職工友手上......

...内文
確保香港食水安全 (16/2/2020)

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為確保食水清潔衛生,香港所有原水都經過水務署濾水廠嚴格的處理及消毒程序,然後才供給市民飲用。今次,我特別邀請水務署總水務化驗師郭有定,為大家講解食水處理的過程,介紹濾水廠如何為水質安全把關,肩負安全、穩定食水供應的重任......

...内文
香港2020國際城市林務研討會圓滿成功 (9/2/2020)

發展局首次主辦的香港2020國際城市林務研討會,上月16及17日在中環大館賽馬會立方舉行。研討會以「高密度城市綠化的挑戰和機遇」為主題,邀請逾20位本地、海外和中國內地的專家學者作主講嘉賓。兩天的會議共吸引600多位專業人士及學生參與,就城市林務多個範疇,分享見解和交流經驗。今次,我特別邀請發展局綠化及園境辦事處總監黃秋雲,為大家介紹研討會的詳情……

...内文
灣仔玉虛宮 (2/2/2020)

發展局轄下古物古蹟辦事處(古蹟辦),是一個專責歷史文物保護及教育的部門,致力保護和保存香港的考古和建築文物,並加強市民對文物的認識、了解和欣賞。我曾在網誌分享古蹟辦的工作,以及介紹本港不同的歷史建築。位於灣仔的玉虛宮早前被列為法定古蹟,今次,我特別邀請古蹟辦的同事,為大家介紹這幢古廟的歷史和建築特色……

...内文
與「老友記」慶新春 (26/1/2020)

今日是大年初二,我與發展局同事首先祝願各位新年進步、萬事勝意、心想事成!1月22日,我聯同副局長廖振新、政治助理馮英倫,在渠務署義工隊和聖公會長者義工的帶領下,探訪一所長者鄰舍中心,與老友記「傾偈」玩遊戲,同慶新春......

...内文
翻新後的香港藝術館 (19/1/2020)

香港藝術館是香港最悠久的公營博物館,早前經翻新後重開,無論內外均令人耳目一新。今次,我特別邀請建築署兩位同事,介紹如何令藝術館「大變身」,讓建築物更開揚和暢通易達之外,更拉近藝術品與人和環境之間的距離......

...内文
香港首辦「建造創新博覽會」 (12/1/2020)

政府近年一直鼓勵建造業積極應用創新科技,而香港首個大型「建造創新博覽會」(創博會)早前就吸引超過23 800人次參觀。創博會分為四個主題,深入探討「裝配式建築」、「建造機器化」、「建造數碼化」和「先進技術及材料」。今次,讓我為大家介紹創博會的內容,並邀請建造業議會及部門同事分享他們在應用創新科技方面的工作......

...内文
四方共贏—土地註冊處「電子提示服務」 (5/1/2020)

這是我踏入2020年第一篇網誌,首先祝願大家新年進步、身體健康!我曾在網誌介紹土地註冊處「物業把關易」服務,讓業主可以輕易掌握其物業狀況,但大家是否知道,為加強按揭貸款的風險管理,協助保障本港銀行體系的穩定,土地註冊處與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合作,推出一項供銀行訂購的「電子提示服務」,協助銀行「把關」。今次,我特別邀請土地註冊處處長張美珠和金管局信貸風險監理處主管容渭燊,介紹這項服務詳情......

...内文
海濱長廊「段段有特色」 (29/12/2019)

上周日,我在網誌介紹,石塘咀至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展)的海濱長廊已全面貫通,成為維港兩岸目前最長的海濱長廊。今次我和海濱事務委員會主席吳永順(Vincent)和港島區海濱發展專責小組主席何文堯(Ivan),繼續就海濱休憩空間的設計交流,並聆聽市民和遊客分享他們對海濱設施的看法和建議......

...内文
「先駁通 再優化」維港海濱長廊 (22/12/2019)

添馬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展)的一段海濱長廊早前正式開放。今次,我特別邀請海濱事務委員會主席吳永順(Vincent)和港島區海濱發展專責小組主席何文堯(Ivan),實地分享發展新海濱的體驗,並與兩位年輕藝術家暢談他們為長廊設計的藝術裝置及其創作靈感......

...内文
首個「組裝合成」建築法住宅項目 (15/12/2019)

科技進步,建造業也不斷與時並進,令建造過程更快捷和安全。日前,我與同事視察香港首個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MiC)的工務工程,也是建築署與承建商合作,首個以這項創新建築技術建造的住宅項目─將軍澳百勝角消防處紀律部隊宿舍,聽取工程人員講解項目的建造過程、工程細節和進度......

...内文
「有生命」的海堤 (8/12/2019)

早前,我在網誌介紹東涌新市鎮擴展近岸填海工程的最新進展,其中提到計劃在擴展區首次引入生態海岸線,以進一步保護生態環境,提升生物多樣性。土木工程拓展署(土拓署)現正聯同香港大學,進行一項可行性研究,在西貢、屯門龍鼓灘和沙田馬料水的海堤,放置一些生態海岸設施,作實地試驗。今次,我邀請了土拓署的同事和港大生物科學學院教授,為大家介紹研究的內容和初步成果......

...内文
西貢西灣觀星設施 (1/12/2019)

西貢一直是市民的觀星熱點,建築署早前按漁農自然護理署的要求,在西貢西灣與鹹田灣之間已廢棄的營地上承建觀星設施,供遊人舒適悠閒地躺下觀星。今次,我邀請了兩位建築署的同事,介紹觀星設施的建築設計及特色,讓大家了解工程團隊背後的心思......

...内文
水塘「源頭減廢」特攻隊 (24/11/2019)

現時全港有17個水塘,水塘的存水含有多種生物,如水藻、原生動物、魚類等,牠們能自然地生長達至生態平衡,但有水塘曾因水藻過度繁殖而影響水質,因此水務署每年會在水塘投放魚苗,維持一定數量的魚類,以攝食水藻,確保生態平衡、水質優良。今次,我邀請了水務署的同事,為大家介紹這支魚類「兵團」,以及「水塘漁夫」在水塘工作的情況......

...内文
讓河道融入社區 (17/11/2019)

近年,渠務署藉着改善工程提升河道排洪能力的同時,加入綠化元素,美化景觀,令河道與周邊環境融合,推動親水及近水文化。行政長官在今年的《施政報告》提出發展和推進「河畔城市」概念。今次,我邀請了兩位渠務署工程師,介紹將會進行的活化河道項目,講解如何引入活化水體設施,加強河道與社區的連繋.....

...内文
國際水協亞太地區會議 (10/11/2019)

第八屆國際水協亞太地區會議及展覽早前在香港舉行,今年的主題是「以智慧擴建穩健的水資源,以科技創造韌性的水環境」。超過30個國家及地區的專家及代表出席會議,就水資源政策及管理、智慧供水、可持續發展、氣候變化等議題交流意見。今次,我特別邀請這項國際會議的組委會主席水務署副署長周世威,以及副主席渠務署副署長麥嘉為,為大家介紹會議的詳情......

...内文
東涌新市鎮擴展計劃進度理想 (3/11/2019)

政府一直計劃把東涌新市鎮進一步發展為規劃全面的新市鎮,以容納更多人口,並提供足夠的地區及區域社區設施。早前,我與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聯席小組,實地考察東涌新市鎮擴展近岸填海工程,聽取可持續大嶼辦事處處長方學誠及同事,介紹擴展區的規劃,以及工程的最新進展......

...内文
規劃署外展計劃 (27/10/2019)

香港市區人口密度高。如何在一個高密度城市模式下,塑造優質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提升宜居度,並在土地運用方面力求平衡,以兼顧社會的不同需要?城市規劃工作可謂充滿挑戰,而在過程中,市民的參與和支持不可或缺。為此,規劃署多年來推行外展計劃,期望透過不同活動,提升公眾特別是年輕一代對四周環境和城市規劃工作的興趣,鼓勵大家積極參與地區規劃事務。今次,我邀請了規劃署的同事為大家介紹外展計劃的內容......

...内文
善用公權收回土地 發展公營房屋 (20/10/2019)

行政長官在新一份《施政報告》重點討論房屋、土地供應,提出由政府主導用地和基建的規劃,並為確立的公共用途收回所需的私人土地,讓市民看到不論是短、中、長期的土地開拓,政府均全力以赴,讓土地為民所用。發展局會竭力配合和落實,從3方面加強規劃工作的力度,並明確以收回土地作百分百公營房屋、「首置」和相關設施發展為規劃目標。在此,讓我談談計劃推展的各項相關工作......

...内文
E&M Go!機電.啟航 (13/10/2019)

機電設施遍布香港每個角落,加上未來有不少公共工程及私營建造項目落成,機電人才的需求十分殷切。早前,機電工程署(機電署)與業界舉行一年一度的「E&M Go!機電.啟航」迎新典禮,邀請機電業年輕學員參與,鼓勵他們發揮所長,一展抱負。今次,我特別邀請機電署署長薛永恒介紹活動的目的和內容,並分享在培育機電人才方面的工作......

...内文
先進技術修復渠管 (6/10/2019)

全港的地下雨水和污水渠管,長逾4 500公里,其中不少位於舊區的管道,使用已超過30年,而尤其是污水管道,長期處於污水產生的腐蝕性氣體環境下,亦較易老化和損耗。今年初開始,渠務署陸續為風險偏高的地下渠管進行修復,並採用無需鑿開喉坑路面的修渠方法,減輕工程對市民造成的不便。今次,我邀請渠務署的同事,介紹如何以這種「無開坑式」的先進技術修復渠管,減低「爆渠」的風險......

...内文
繼續投放資源 保障樓宇安全 (29/9/2019)

為應付人口增長並配合經濟發展,大量樓宇於1970至80年代相繼落成。根據屋宇署的統計,截至去年年底,香港約35 400幢私人住用樓宇當中,超過6 800幢樓齡達50年或以上。隨著本港樓宇老化,推動業主妥善維修及保養舊樓,以保障樓宇安全和改善居住環境,是重要的民生項目......

...内文
水務署首位傑出女學徒 (22/9/2019)

為確保優質可靠的供水服務,水務署的前線工作十分重要,而技工同事擔當的角色更是不可或缺。為培育技工人才,水務署2015年開始開辦學徒計劃,每年招聘約10位見習二級技術員(水務),提供一系列在職培訓。今年初,計劃下首位女學徒高福儀,獲職業訓練局「傑出學徒獎勵計劃」嘉許為傑出學徒,為部門積極培訓年輕人入行打下強心針。今次,我特別邀請她為大家分享其受訓過程、工作體驗和對未來的期望......

...内文
利用VR技術 培訓升降機工程人才 (15/9/2019)

香港高樓大廈林立,升降機每天接載市民穿梭上落,適當的定期檢驗,妥善的維修保養,確保升降機安全運作,極為重要。機電工程署(機電署)早前推出「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資助有需要樓宇業主提升升降機安全水平,亦與職業訓練局(職訓局)和電梯業協會合作,加強培訓行業人才。今次,我邀請了機電署的同事、職訓局和業界代表,為大家介紹如何透過創新科技支援培訓,吸引更多年輕人入行......

...内文
「綠在東區」環保站 建築設計考心思 (8/9/2019)

說起回收站,你會聯想到什麼?大家可能會與垃圾站相提並論,但大家有沒有留意到,近年在多區興建的回收站,設計簡約、美觀而實用,並提供空間,讓區內居民親身參與回收減廢活動,推動社區環保協作。今次,我邀請了兩位建築署的同事,介紹其中一個他們參與建造的環保回收站─「綠在東區」,其設計理念及建築特色......

...内文
土木工程拓展署暑期實習生 (1/9/2019)

土木工程拓展署每年均舉辦暑期實習計劃,讓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專上學生學以致用,累積工作經驗,同時加深對部門日常運作和各主要工作範疇的了解。今年,署方共招聘約40名實習生,進行6至8個星期的暑期實習。今次,我特別邀請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可持續大嶼辦事處處長方學誠,與派駐該辦事處的3位實習生「傾吓偈」,聽取他們分享實習時的工作和體驗......

...内文
改善碼頭工程 (25/8/2019)

政府早前提出「改善碼頭計劃」,改善位處偏遠地方的公共碼頭設施,方便市民及遊客前往郊遊景點和自然遺產,亦回應地區人士的訴求,包括主要倚靠船隻出入的村民及漁民作業的基本需要。計劃的首個項目,如在今年內獲得撥款,可望最快年底前開展工程。今次,我邀請土木工程拓展署的同事為大家講解詳情......

...内文
中學生化身城市規劃師 (18/8/2019)

今年暑假,規劃署舉辦了展城館暑期規劃學校─「做個城市規劃師」課程,為約200名中小學生舉辦一系列活動,讓他們認識香港城市發展和規劃。是次活動由規劃署與市區重建局(市建局)合作,以市區更新為題,讓學生透過講座、實地考察和工作坊認識市區更新工作的策略。今次,我邀請了規劃署和市建局的同事,為大家講解活動的目的和內容,以及由中學生分享參與活動後的感受......

...内文
落馬洲河套地區的發展與保育 (11/8/2019)

近年,政府推出多項政策以支持香港的創科業,其中一項是在落馬洲河套地區(河套地區)興建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創科園)。河套地區的基建工程由發展局和土木工程拓展署(土拓署)負責。早前,發展局副局長廖振新與政治助理馮英倫,聯同兩位參加「與香港同行」計劃的中學生,前往河套地區,聽取土拓署同事簡介工程的進展,以及了解在發展的同時,如何保育自然環境......

...内文
主要項目精英學院成立 (4/8/2019)

政府一直有序地推展工務工程,以改善市民的生活質素、提升香港的長遠競爭力、推動經濟發展。發展局早前正式成立主要項目精英學院,為高級公職人員提供高水平項目領導發展課程,從而提升工務工程項目的整體表現。今次,我特別邀請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林世雄為大家介紹學院成立的目的和內容......

...内文
H6 CONET - 共享空間 連繫社區 (28/7/2019)

市區更新不只是硬件的改造,如舊樓重建、改善已建設環境等,更重要的,是要讓生活在區內的市民,感受到居住地的獨特性和活力,推動社區的長遠發展。日前,我聯同兩位參加「與香港同行」計劃的中學生落區,參觀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位於中環鬧市的社區空間「H6 CONET」,聽取市建局同事介紹在推展更新項目時,如何結合地區特色,配合當區的人文景觀,營造具特色的地區環境,增加市民對社區的歸屬感......

...内文
青年魯班 承傳建造智慧 (21/7/2019)

上周一(7月15日)魯班先師誕當日,我獲邀主持「青年魯班選舉」頒獎典禮。典禮除了宏揚「百匠之師」魯班先師的精神,亦希望表揚建造業表現傑出的年輕從業員,增強他們對行業的歸屬感,並鼓勵更多年輕人加入建造行列。在頒獎禮上,一眾行業的生力軍,充滿朝氣與活力。我亦特別邀請兩位年輕得獎者,分享他們入行的經歷及工作......

...内文
修復河道生態 讓螢火蟲發光發亮 (14/7/2019)

渠務署透過改善河道生物多樣性試驗計劃,修復河道生境,讓珍稀的螢火蟲再次飛舞。近日,該署連同螢火蟲保育基金會及一群中學生,前往其中一個修復試點─粉嶺軍地河,放流螢火蟲幼蟲,讓牠們回到河道上繼續生長和繁衍。今次,我特別邀請渠務署同事和基金會主席,為大家介紹河道修復工作和成果,以及螢火蟲重返大自然之旅......

...内文
活在當廈 樂在當廈 (7/7/2019)

香港是一個高密度城市,樓宇狀況的好壞,與市民的參與密不可分。我曾到訪屋宇署,了解部門的服務和工作,聽取同事介紹如何透過不同途徑,把樓宇安全信息帶給市民,其中,一年一度的「樓宇安全周」,為屋宇署的重點公眾教育及宣傳活動。「樓宇安全周2019」已於5月圓滿結束,透過連串多元化活動,讓社會大眾和建築業界進一步認識樓宇安全的重要,共建愛護樓宇文化......

...内文
三維規劃及設計系統 (30/6/2019)

香港是高密度城市,若只靠二維圖則進行城市規劃,難以透徹地掌握實況。近年三維技術越趨成熟,規劃署去年推出一套「三維規劃及設計系統」,利用三維實景模型(3D photo-realistic model),把香港城市景觀仔細地呈現出來,並結合現有規劃資料,協助規劃師設計城市的未來藍圖。今次,我邀請了規劃署總城市規劃師(資訊系統及土地供應)廖錦明先生,為大家介紹該系統的開發過程和主要功能......

...内文
虎豹別墅變身音樂學院 (23/6/2019)

有83年歷史的「虎豹別墅」經活化後,今年4月開放予公眾參觀。虎豹別墅是第三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項目之一,現已活化成「虎豹樂圃」音樂學院。早前,我落區時特地前往參觀,並與虎豹別墅前業主及營運虎豹樂圃的胡文虎慈善基金創辦人胡仙女士見面傾談。我亦邀請了虎豹樂圃執行董事(項目發展)胡燦森,為大家介紹這座集中西建築風格的大宅......

...内文
智能傳感技術 監察樹木穩定性 (16/6/2019)

為保障樹木健康和公眾安全,樹木管理部門每年都會在風雨季來臨前,完成樹木風險評估,並採取合適的風險緩減措施。近年,政府陸續展開多項先導計劃,研究以科技輔助樹木管理工作,提升樹木管理的質素和效率。今次,我邀請了發展局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的同事講解風雨季前進行的樹木檢測工作,以及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副教授黃文聲博士,介紹如何應用智能傳感技術監測樹木的穩定性......

...内文
土拓署逆流英雌 (9/6/2019)

端午剛過,但龍舟的鼓聲響未停。近年政府一些部門都有組隊參加龍舟競賽,同事透過划龍舟提升體能,亦可培養團隊精神,加強彼此默契。今次,我邀請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土力工程處一名女將,分享她作為部門龍舟隊成員的感受,並介紹她應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防治山泥傾瀉的工作......

...内文
精簡發展項目審批流程 (2/6/2019)

現時,每個私人發展項目,均受規劃署、地政總署和屋宇署所制訂的發展管制參數規管。不同的監管制度隨時間演變,各有不同的目標和重點,久而久之,發展項目的審批程序變得繁複。行政長官2017年《施政報告》提出,由發展局成立督導小組,研究如何盡量統一及理順不同部門在審批發展項目時所採用的標準和定義,力求精簡審批流程。5月中,首批精簡審批安排措施正式實施。我們早前舉辦了研討會,讓業界更了解相關技術細節。業界反應熱烈......

...内文
世園會「香港園」 展示城市獨特魅力 (26/5/2019)

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世園會)早前在北京延慶開幕,參展國家及國際組織多達110個,全國31個省區市及港澳台亦設立了展區。今次,我邀請了負責策劃和建造「香港園」的兩位建築署同事,為大家介紹「香港園」的構思和建築特色......

...内文
香園圍公路5月26日通車 (19/5/2019)

建造中的蓮塘/香園圍口岸,是港深邊界第7個陸路口岸(註),除口岸大樓外,港深兩地分別建造連接路,將新口岸接駁至本身的公路網絡。香港方面的連接路名為「香園圍公路」,由土木工程拓展署負責建造,本月26日將正式通車。今次我邀請了該署三位同事,為大家介紹香園圍公路的詳情,談談建造過程中遇到的挑戰……

...内文
母親節系列(二)- 機電署高級機電工程師林詩薇 (12/5/2019)

今天是母親節,我首先祝願各位偉大的媽咪母親節快樂!上星期,我為大家介紹一位土力工程師。本星期,我會介紹另一位同事兼好媽媽-林詩薇女士。她是機電工程署(機電署)高級機電工程師,平日帶領港島區200多位同事維修及保養政府建築物內的機電設施,隨時候命處理緊急事故。林女士會分享她平日的工作,以及作為在職媽咪的切身感受......

...内文
母親節系列(一)-土力工程師丁瑞民 (5/5/2019)

下星期日是母親節,我會一連兩個星期,為大家介紹兩位同事兼好媽媽。工作上,她們要隨時候命,處理突發事故,可謂巾幗不讓鬚眉;家庭上,工餘時間均用來照顧和陪伴兒女。在此讓我們為一眾在職母親打打氣.....

...内文
機動遊戲機安全監管 (28/4/2019)

不少人喜歡到主題樂園,挑戰緊張刺激的機動遊戲,感受速度和離心力帶來的快感。早前在中環海濱用地舉辦的嘉年華,設有不同種類的機動遊戲供市民「大玩特玩」。大家知不知道,其實在嘉年華開幕前半年,機電工程署(機電署)已著手處理機動遊戲機的審批工作,確保大家玩得開心又放心。今次,我邀請了兩位機電署的同事,介紹部門如何監督機動遊戲機的檢查及保養,確保公眾安全......

...内文
「垂直肌理:密度的地景」建築設計展 (21/4/2019)

香港是一個高密度城市,不少樓宇均向高空發展,形成今天獨特的都市形態。近日,走過中環海旁,大家有否留意到,一座座貌似「摩天大廈」的建築模型,豎立在中環愛丁堡廣場上?第16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香港展覽)去年圓滿結束,今年有關展覽移師到香港不同地點舉行回應展。策展團隊以116座建築模型,展現香港高密度的建築特色,並探討如何在有限度的空間作多元的設計及規劃。今次,我邀請了總策展人和規劃署高級城市規劃師,為大家講解展覽的特色......

...内文
活化和發展牛棚後方用地 (14/4/2019)

土瓜灣舊區毗鄰,俗稱「牛棚」的前馬頭角牲畜檢疫站,是本港碩果僅存的戰前牛畜屠宰中心。「牛棚」前方用地其後改建成「牛棚藝術村」,為不少文化藝術愛好者的聚腳地,而「牛棚」後方正進行活化工程,計劃發展為「牛棚藝術公園」,預計今年年中完工。今次,我邀請了負責項目設計的建築署同事,為大家介紹這個藝術公園的特色......

...内文
善用民間智慧 建設大眾海濱 (7/4/2019)

今天,社會除了追求經濟發展,亦講究提升生活質素,構建宜居城市。近日,中環海濱一帶相當熱鬧,各式各樣的活動輪流舉行,成為市民和遊客的消閒好去處。隨着維港兩岸海濱逐步開通,預計未來會提供更多休憩空間,讓我們發揮創意,發掘無限可能。今次我邀請海濱事務委員會主席吳永順(Vincent)一同海濱漫步,暢談民間對優化海濱策略的看法和願景......

...内文
樂齡科技在社區 (31/3/2019)

香港人口日趨老化,長者服務需求亦日益增加。樂齡科技的發展,結合安老服務和創新科技,按長者的需要研發創新產品,可以改善長者的生活,亦有助減輕護老者和護理人員的負擔和壓力。機電工程署(機電署)和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早前合辦「樂齡科技顯愛心」比賽,鼓勵青少年運用創意、機電和科技知識,構思可以幫助長者,適用於社區、院舍及家居生活的產品……

...内文
「明日大嶼願景」 (24/3/2019)

香港面對嚴重土地供應短缺,政府認同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指,不能靠單一選項解決土地問題。我們會繼續以多管齊下的策略增加土地供應。「明日大嶼願景」建議研究在交椅洲附近發展人工島,提供一片較大面積的土地,規劃各種社會所需用地,配合香港各方面發展的需要。我們將於周二,就聚焦交椅洲1 000公頃人工島的詳細規劃及工程研究,連同策略性交通基建相關研究,諮詢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在此,讓我就近日坊間提到的一些問題作點解說......

...内文
加強建造業工人培訓 (17/3/2019)

建造業對推動本港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未來數年,預計香港每年的公私營整體工程量將增至超過3 000億元,對技術工人的需求十分殷切。建造業議會多年來積極培訓有意入行的年輕人和在職工人,其位於香港仔的香港建造業工藝測試中心,更提供先進的工藝測試服務,讓技術工人取得認可資格,以提升其專業地位。今次,我邀請了建造業議會的監考人員為大家詳細介紹......

...内文
智慧城市數碼基礎建設 (10/3/2019)

一個有效率和宜居的城市,必須擁有良好和完善的基礎設施,如道路、橋樑、通訊設備等;同樣地,香港要發展為智慧城市,優良的數碼基礎設施也十分重要。財政司司長在2019-20年度《財政預算案》公布預留3億元,加快發展「空間數據共享平台」,促進地理空間數據的整合、互通、共享和創新應用,並分階段推出高質素的全港三維數碼地圖。今次,我邀請了地政總署署長陳松青,介紹署方就上述兩方面的工作及未來路向......

...内文
法院變身青協領袖學院 (3/3/2019)

過去,我帶大家參觀過不少活化歷史建築項目,近日再有一幢前法院換上新妝。前粉嶺裁判法院是發展局「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第三期項目之一,去年底完成復修及活化成香港青年協會領袖學院,本月底正式開幕。早前,我到訪北區時參觀了學院的設施,兩位青年文化大使充當導賞員,帶大家穿梭不同角落,了解一座莊嚴的法院如何變身為青年中心......

...内文
多管齊下 同心協力 (24/2/2019)

去年12月31日,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向政府提交報告。我在此再次衷心感謝小組過去一年半,就增闢土地及凝聚社會共識作出的努力,其中歷時5個月以全方位、跨界別及多渠道方式進行的公眾參與活動,提升了公眾對土地資源的認知,亦有效推動社會就不同土地供應選項作出討論和取捨。經認真及詳細研究,政府決定全盤接納小組就土地供應策略及8個值得優先研究和推行的土地供應選項的建議......

...内文
渠務署署長唐嘉鴻榮休 (17/2/2019)

渠務署署長唐嘉鴻本月榮休,Edwin在政府服務37年,曾在不同決策局及部門任職,但若總結最難忘和最具滿足感的工作經驗,原來都是與渠務署有關。今次,我邀請了Edwin分享退休前感受,談談公務生涯難忘的人和事,以及渠務署未來的重點工作......

...内文
土地註冊處「物業把關易」服務 (10/2/2019)

對大部分市民而言,置業可能是一生中最龐大及最重要的投資。為協助業主保障物業權益,土地註冊處最近優化其電子提示服務,推出「物業把關易」(Property Alert),令業主以簡易的方式掌握其物業狀況。今次,我邀請了土地註冊處處長張美珠「粉墨登場」,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這項服務......

...内文
維園年宵花市—月亮門 (3/2/2019)

今日是年廿九,首先預祝各位新年進步、萬事如意!大家有沒有留意今年維園年宵市場的入口及通道,設有一系列紅色和粉紅色的拱型塔架,原來是建築署特別邀請本地年輕建築師設計的美化工程,讓市民逛花市時「打卡」,拍照留念。今次,我邀請了幕後設計團隊-香港建築師學會「青年建築師獎」得獎者吳家健和建築署同事,講解作品的特色和寓意......

...内文
古洞北及粉嶺北發展關鍵時刻 (27/1/2019)

政府2008年重啟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規劃研究,花了十多年時間規劃、諮詢、調校,經歷各項法定程序,與持份者耐心溝通及適時調整執行細節,包括修訂補償及安置政策。上星期,我們正式展開古洞北和粉嶺北新發展區首階段主體工程的立法會撥款程序,讓我在此談談數個有關收地清拆安排問題的關注......

...内文
重返港大舊宿舍 已列法定古蹟 (20/1/2019)

政府去年底宣布,把香港大學(港大)三幢歷史建築 – 梅堂(May Hall)、儀禮堂(Eliot Hall)及馮平山樓的外部列為法定古蹟。梅堂是我大學時期所住的宿舍,今次我邀請古物古蹟辦事處的同事,一起重遊這個熟識的地方,為大家介紹這三幢古蹟的建築特色和歷史......

...内文
建築新科技 無限可能 (13/1/2019)

政府一直鼓勵建造業界積極採用創新科技,以提升生產力、改進建造質素、加強工地安全和環保效益。建造業議會「建造業創新及科技應用中心」(CITAC)早前展出全新一批共40項創新科技產品,當中不乏創意機械發明和高端建造技術。今次我邀請了廖振新副局長,在建造業議會執行總監鄭定寕及中心經理陪同下,帶大家前往參觀,並介紹若干特別的展品......

...内文
鐵漢柔情—談香港紮鐵業發展 (6/1/2019)

建造業是香港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從業人口眾多。在芸芸工種之中,「紮鐵」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它見證都市的發展,與香港共同成長;加上行業技術及體魄要求高,人工亦高,近年吸引不少年輕人入行。今次,我邀請了兩位分別在香港建造學院紮鐵課程中任教和畢業的從業員,分享他們入行的原因和對工作的體會,了解紮鐵業的專業和堅毅精神......

...内文
義工探訪 節日送暖 (30/12/2018)

2018年即將結束,回顧過去一年,發展局的工作雖然相當繁重,但不少同事均非常熱心,樂意利用工餘時間關心社會。發展局轄下各部門都有組織大大小小的義工隊,四出送暖。今次我為大家介紹土木工程拓展署和土地註冊處兩支義工隊,他們一行約30位義工早前到訪一間護老院,與「老友記」共度聖誕佳節,並送上新年祝福......

...内文
植樹有方•因地制宜 (23/12/2018)

市民觀看街道的樹木時,通常只會留意樹木的形態、有沒有漂亮的花朵、有否阻礙交通和行人路等,但不說不知,其實在街道上選擇種植哪些樹木牽涉很多學問。因為每一種樹木都有獨特的「個性」,加上它們要在香港這個擁擠的城市生長,背後要有一系列的考慮因素......

...内文
探索渠蓋特色 (16/12/2018)

走過大街小巷,大家未必會留意腳下不甚起眼的渠蓋,原來蓋面上不同的圖案和密碼,背後都有不同的意思。渠蓋是城市不可或缺的公共設施,它就像一道門,讓渠務人員在有需要時打開,檢查及清理沙井和渠道內的阻塞物。適逢渠務署明年成立30周年,早前舉辦了一個別開生面的渠蓋設計比賽。今次我邀請了渠務署一位「渠蓋專家」,介紹渠蓋的種類和設計特色,與大家探索蓋面上的符號,究竟代表甚麼......

...内文
「共融通道」試驗計劃 (9/12/2018)

近月,大家前往觀塘海濱,除了跑步、閒逛、欣賞維港景致,或在草地上野餐,還可沿海旁路上騎單車。土木工程拓展署今年7月,在啟德發展區觀塘海濱公園推行一項為期半年的試驗計劃,將園內長約一公里的行人路,改為讓行人和單車共用的「共融通道」,並備有單車供大小朋友免費借用......

...内文
南大嶼山越野單車徑 (2/12/2018)

政府去年公布《可持續大嶼藍圖》,提出「北發展、南保育」的未來路向。大嶼山大部分地區,尤其是南面,會加強保育元素,並計劃善用現有資源,發展休閒康樂活動。今次我邀請了發展局副局長廖振新帶大家到南大嶼山,聽取土木工程拓展署工程師介紹荔枝園村附近建造的大型越野單車訓練場,以及梅窩及芝麻灣段越野單車徑網絡擴建工程詳情,一起體驗非一般的「踩車」樂趣……

...内文
「在香港供應循環再用水」你點睇? (25/11/2018)

為應對氣候變化對水資源帶來的挑戰,水務署一直積極開拓包括循環再用水等不受氣候變化影響的新水資源。現時署方正就循環再用水的供應、收費和使用等進行公眾諮詢。與此同時,水務署和渠務署正合作推展生產再造水計劃。今次我邀請發展局副局長廖振新帶大家到上水石湖墟污水處理廠,介紹有關公眾諮詢和生產再造水計劃詳情……

...内文
「樓宇醫生」為舊樓把脈 (18/11/2018)

適時為樓宇進行維修及保養,可以防微杜漸,保障大眾安全。屋宇署屋宇測量師就像「樓宇醫生」,專門為舊樓「把脈」,防止日漸老化樓宇的安全情況惡化。我在「局長隨筆」間中會分享一些同事的工作點滴,讓大家更了解發展局轄下部門所負責的範疇。今次我邀請了年輕屋宇測量師沈瀅,介紹她平日的工作,並帶出強制驗樓及驗窗計劃的重要性......

...内文
「文物時尚‧荷李活道」街頭嘉年華會圓滿結束 (11/11/2018)

由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主辦的「文物時尚‧荷李活道」街頭嘉年華會上星期日(11月4日)圓滿結束,活動吸引超過76 000人次參與。當日,我和署理政務司司長黃錦星、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都有到場支持,一同感受荷李活道街頭熱鬧的氣氛。是次嘉年華會得以成功舉辦,精彩節目一浪接一浪,有賴各團體和持份者積極參與和支持,讓市民和遊客親身體驗荷李活道一帶豐富的歷史、文化和藝術氛圍,提高對保育及活化歷史建築的意識......

...内文
落區有感 (4/11/2018)

過去數星期,我介紹了《施政報告》內多項有關發展局的政策措施,本星期稍轉話題,談談早前到訪元朗區和黃大仙區的點滴和感受。每次落區,我和團隊均會與當區區議員會面,聆聽他們對政府工作、地區事務的意見及建議,亦向大家講解政府的理念及看法,透過互動,加深了解,並會藉機會參觀各個地區項目,見證一些地區工程「由無到有」的過程。最近我們便參觀了第五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下的前流浮山警署項目,以及今年完成活化工程的啟德河……

...内文
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 (28/10/2018)

加快推動優化升降機,有助提升安全水平和進一步保障公眾安全。《施政報告》其中一項措施是計劃動用25億元,推出「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由2019-2020財政年度起的六年內,向有需要的樓宇業主提供經濟誘因及適切的專業支援,鼓勵他們進行升降機優化工程,從而提升舊式升降機安全。早前,機電工程署署長薛永恒、市區重建局樓宇復修總監何志偉,到大角咀探訪舊樓的長者業主,了解如何協助他們改善居住環境,並介紹有關計劃的內容......

...内文
創新 專業 年青化 (21/10/2018)

香港能成為世界知名的國際城市,擁有一流的基建,建造業肩負重要的角色。但隨着近年工程量日增、建造成本高昂、技術工人老化,加上個別大型項目出現連串事故,業界面對不少壓力和挑戰。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提出「建造業2.0」,期望透過「創新」、「專業化」及「年青化」,帶領行業革新,以把握未來的發展機遇,更創高峰......

...内文
未雨綢繆 多管齊下 (14/10/2018)

行政長官日前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對土地供應著墨不少,亦引起熱烈討論。房屋問題是市民的首要關注,我們的經濟發展、政府及社區設施,如教育、醫療、社福設施,以至休憩用地、公共空間等,均需足夠的土地去承載。《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措施,致力開發新土地資源,同時善用現有已發展地段,決心處理「地從何來」的問題 ......

...内文
煙花背後 (7/10/2018)

10月1日,一場別具特色的煙花匯演,在維多利亞港上空綻放異彩。其實,每一次煙花成功綻放的背後,是多個政府部門共同努力的成果,其中土木工程拓展署礦務部擔當着重要的角色。今次我邀請了礦務部的同事,帶大家深入組裝和發放煙花的躉船,介紹他們的工作,談談如何確保一場大型煙花匯演得以順利和安全地舉行......

...内文
感謝義工們 (30/9/2018)

超強颱風「山竹」襲港,香港廣泛地區的樹木受到破壞,當中包括種植在不同地點、不同大小、不同品種的樹木。颱風過後,政府各部門竭力善後,清理塌樹,移走折斷的樹幹、枝幹,更有公司和團體組織義工隊,提供協助。早前,我到西區堅尼地城海旁,探訪參與清理工作的義工,感謝他們撥出時間為社會出一分力,讓我們的社區恢復整潔的面貌......

...内文
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韓志強榮休 (23/9/2018)

發展局工務科常任秘書長韓志強下月榮休, CK加入政府38年 (連同3年受訓期) ,公務生涯大部分時間均與工程管理有關,處理過大大小小的棘手問題。早前我相約CK分享退休前感受,談談兩項令他記憶猶新的工務工程,一項是處理彌敦道水浸工程,另一項是「淨化海港計劃」(前稱「策略性排污計劃」)。至於近年建造業面對不少挑戰,他對業界和部門同事,又有什麼寄語......

...内文
屯門公園共融遊樂場即將啟用 (16/9/2018)

香港首個以「水」和「沙」為設計主題的屯門公園共融遊樂場即將啟用,小朋友又多一個盡情「放電」的好地方!有別於一般傳統遊樂場,設計團隊希望建造一個無障礙、優質的遊樂空間,讓不同年齡和能力的兒童一同玩樂,體驗不同樂趣,學習不同技能。近日,我在建築署同事陪同下前往參觀,了解全港首個共融遊樂場的設計概念和特色,尤其是設計團隊和相關持份者背後所花的心思......

...内文
當法院變身藝術設計學院 (9/9/2018)

過去,我曾介紹發展局「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活化計劃」)下不同的項目如何透過活化保育,為歷史建築重新定義。今次我帶大家參觀前北九龍裁判法院活化項目-「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SCAD)香港分校」,了解一座莊嚴的法院,如何變身為活力十足的藝術學校。我亦邀請了該校學生,分享近日參與發展局活動宣傳的創作構思......

...内文
不一樣的學校建築 (2/9/2018)

暑假結束,一眾莘莘學子又要收拾心情,迎接新學年。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對學生成長十分重要;而一座以人為本的學校建築,能夠為校園創造愉悅的氛圍,鼓勵探索與互動。今次我帶大家參觀建築署另一個位於啟德發展區的項目──保良局何壽南小學,了解校舍由規劃、設計到落成背後所花的心思,看看建築師如何跳出舊有標準化的設計框框,為學生用心建造理想校園......

...内文
啟德工貿大樓 推動可持續發展建築設計 (26/8/2018)

有完善的城市規劃,也要有良好的建築設計,才能滿足社區和保護環境的殷切需求。建築署多年來積極推動可持續發展建築設計,在工程項目注入低碳的元素,務求在策劃建築物的每一項細節上,都關注對環境及人的影響。我會一連兩個星期帶大家參觀建築署負責的項目,首站是位於啟德發展區的工業貿易大樓(工貿大樓),了解其設計特色和功能,如何節能減排,體現理想的環保效能……

...内文
土力工程處見習生分享 (19/8/2018)

政府致力為香港培育不同領域的專業人才,促進社會進步,守護城市安全。除了早前為大家介紹過的機電人才訓練基地,今次我帶了兩位參加「與司局長同行」計劃的中學生,與一批土力工程處見習生會面,聽取他們分享培訓期間的工作體會,以及為何選擇加入工程地質師和土力工程師這兩個專業行列。我期望多位大哥哥的經歷,可以供更多年輕人參考,提早發掘自己的興趣,為投身社會做好準備......

...内文
也談東涌生態保育 (12/8/2018)

上星期我介紹了位於大嶼山南面的水口,本星期我們移師北大嶼東涌。東涌新市鎮擴展計劃首階段工程已於去年底展開,我們在規劃如何發展的同時,也注重生態保育的平衡。早前署理發展局局長廖振新和政治助理馮英倫,到位於東涌西的東涌河視察,了解土木工程拓展署未來在東涌的工程項目計劃......

...内文
生態導賞推動大嶼山保育 (5/8/2018)

為推動大嶼山的可持續發展,政府於2017年公布《可持續大嶼藍圖》,以「北發展、南保育」為總體原則,概述了大嶼山的策略性規劃和發展框架。推動社區參與及公眾教育是保育工作重要的一環,今次我邀請了發展局副局長廖振新和政治助理馮英倫,帶大家欣賞大嶼山水口的風光。他們早前參加了生態導賞團,與市民一齊身體力行,支持生態和環境保育的工作……

...内文
暑假走出課室「做個城市規劃師」 (29/7/2018)

香港未來的規劃發展,與我們的下一代息息相關。為了讓香港成為更宜居、具競爭力及可持續發展的亞洲國際都會,城市規劃師的角色十分重要。規劃署和展城館於暑假期間,合辦「展城館暑期規劃學校2018-做個城市規劃師」活動,為數百名中小學生舉辦一系列課程,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讓年輕一代認識香港城市發展和規劃。早前,我探訪了過百位參與活動的小學生,即場考驗這批「小小規劃師」對香港這個城市的認識,並了解他們對社區設施規劃的看法……

...内文
致力培育機電人才 (22/7/2018)

上星期,我介紹了機電工程署在推動創新科技方面的工作。今次我帶大家深入機電署大樓內的訓練工場,與一班年輕學員「傾吓偈」,了解他們準備出戰「世界技能大賽」的特訓情況,以及平日課堂學習的情況。機電署開辦的「技術員訓練計劃」(前稱「學徒訓練計劃」)已有逾60年歷史,近日中學文憑試放榜,同學們不妨考慮報讀機電業或建造業課程,學習一技傍身,尋覓理想出路……

...内文
漫步機電70載 (15/7/2018)

今年是機電工程署成立70周年,早前我在署長薛永恒及同事陪同下,參觀了機電署位於九龍灣的總部大樓,了解部門的工作。我知道署方在推動創新科技、培訓人才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成績和經驗。本星期,我特別邀請幾位機電署同事,講解部門如何將創新科技的研發成果「落地」,既提升服務質素和效率,亦推動本地初創企業創科項目發展,加快科研成果商品化......

...内文
土拓署礦務部帶大家「開山劈石」 (8/7/2018)

上星期,我為大家介紹有關香港石礦業發展的專題展覽。今次特意再走近一點,邀請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土力工程處礦務部的同事,帶大家深入現時唯一仍在營運的屯門藍地石礦場,了解其運作,以及部門爆炸品組「開山劈石」的爆破工作……

...内文
同行一年回顧篇 (5/7/2018)

去年,我很榮幸獲委任為發展局局長。時間匆匆,一年過去,在各部門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着手處理大大小小的議題,過程中接觸過不同持份者,就各項政策及措施進行坦率交流。我深感社會不乏有心人,雖然有時候大家的看法未必完全一致,但目標都是希望推動社會向前,努力將香港發展成宜居宜業的城市。在此,讓我跟大家共同回顧發展局過去一年的工作......

...内文
探索香港石礦業發展 (1/7/2018)

大家有否留意到,香港不少地方的名字都包含一個「石」字,例如石塘咀、鑽石山、石澳 、石門等。根據坊間記載,這些地方都與舊日的石礦場有密切關係,昔日曾經是石礦場的所在地。香港的石礦業已有過百年歷史,不但帶動香港的城市建設,亦提供珍貴的可發展土地,支持香港不同的發展需要......

...内文
保育‧活化‧傳承 (24/6/2018)

每年端午節,各區都有大大小小的龍舟競賽,我當天便獲邀到大澳出席全港獨有的傳統龍舟活動-「遊涌」,與市民一同觀賞當地漁民社區的年度盛事。來到大澳,當然要到發展局「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下的大澳文物酒店「打卡」,這幢別具特色和歷史價值的酒店,近年為遊客必到的熱點,是成功保育活化的一個好例子。適逢今年是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成立10周年,我亦邀請了文物保育專員任浩晨先生,暢談一下過去在推展保育方面的工作,以及未來的計劃……

...内文
父親節系列(二)-機電署助理電氣督察徐志傑 (17/6/2018)

今日是父親節,我首先祝願各位爸爸父親節快樂!上星期,我為大家介紹渠務署通渠工長古偉明先生的故事。今個星期,我會介紹在人來人往的機場背後,另一位前線同事兼好爸爸-徐志傑先生。他隸屬機電工程署機場及車輛工程部的助航燈設施組,是一名助理電氣督察,平日負責保養及維修香港國際機場的導航燈和跑道燈設施,工作上需要隨時候命,確保對航班升降極為重要的照明系統得以運作正常……

...内文
父親節系列(一)-渠務署通渠工長古偉明 (10/6/2018)

香港正踏入雨季和颱風季節,前幾天在三號風球下連場大雨,天文台亦發出山泥傾瀉警告,各部門同事均隨時候命,以應對不同的突發事件。適逢父親節臨近,我會一連兩個星期,跟大家分享兩位前線同事的工作,以及他們作為父親的小故事,為一眾好爸爸打打氣……

...内文
加強樓宇安全 提升公眾教育 (3/6/2018)

政府一直多管齊下,致力提升香港的樓宇安全水平。隨着多年來屋宇署同事的努力,加上業界人士的配合,市民對樓宇安全的關注已有所提高。適逢屋宇署今年踏入25周年,同事們藉機會舉辦連串多元化的活動,以加強市民對樓宇安全的認識和責任感。日前,我在屋宇署副署長余德祥等同事陪同下,參觀了該署的樓宇資訊中心,了解部門的服務和宣傳教育工作……

...内文
建造業安全周 協力提升工地安全 (27/5/2018)

發展局聯同建造業議會舉辦的「建造業安全周」已踏入第7個年頭,今年的主題為「協力提升工地安全」,過去一星期舉辦了連串活動,藉此向建造業界持份者和大眾宣傳工作環境「零意外」的信息,希望建造業齊心確保工地安全......

...内文
川港同心 關愛同行 (20/5/2018)

十年前的汶川大地震,令四川省不少地方受到嚴重破壞,香港特別行政區積極參與災後重建工作。一晃眼十年過去,2016年由特區政府參與、歷時八載的援建工作大功告成,現時災區原址在重建後已展現全新面貌。行政長官早前率團訪問四川,我和發展局同事也有同行,出席了川港合作會議,以及有關地震十周年的紀念活動。隨團的還有不少曾參與援建工作的專業人士,大家一起見證援建工作的成果……

...内文
與「May姐」有約 香港新聞博覽館年底開幕 (13/5/2018)

近日中上環一帶非常熱鬧,除了中區警署建築群「大館」月底開放予公眾參觀外,區內另一活化歷史建築「香港新聞博覽館」,也將於今年年底開幕。這次我特意邀請了資深傳媒人、博覽館副主席陳淑薇(「May姐」),為大家介紹博覽館的特色,並有機會一睹香港首份華人資本、華人主理的中文報章《循環日報》於1878年出版的一份珍貴版本……

...内文
兩個局長「行孖咇」 參觀浮動太陽能發電板 (6/5/2018)

為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發展局轄下部門一直積極推動各項節約能源的措施,包括在營運過程中提高能源效益,以及探討在不同設施中應用可再生能源。近日,我相約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行孖咇」,參觀水務署位於船灣淡水湖的浮動太陽能板發電系統,了解其環保節能的成效,值得與大家分享……

...内文
增闢土地 你我抉擇 (29/4/2018)

提供穩定及可持續的土地供應,以應付香港不同的發展需要,是政府的施政重點。由行政長官委任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小組)自去年9月成立以來,共舉行了14次會議,全面、宏觀地檢視18個土地供應選項。上星期,小組正式展開為期5個月的公眾參與活動,希望讓公眾掌握不同土地供應選項的基本資料,一同討論當中的利弊和優次,作出取捨和抉擇。現階段政府會小心聆聽各界的意見,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礎。日前,我邀請了小組主席黃遠輝分享公眾參與活動的工作和期望……

...内文
活化美利大廈 延續中環傳奇 (22/4/2018)

座落中環商業區核心地段、有近50年歷史的政府建築物美利大廈,曾經是我和不少公務員同事辦公的地方。作為政府「保育中環」八個項目之一的重要地標,這幢外貌「一格格」、內裡以實用為主的前政府大樓,現已改頭換面,活化成一幢時尚雅致的酒店「The Murray」。日前我重臨這個熟識的地方,了解大樓在改裝和設計上保留了哪些建築特色,順道帶大家一同去參觀……

...内文
探索百年大潭水務歷史 (15/4/2018)

香港水塘景色宜人,是近年市民的郊遊熱點。早前,我邀約水務署署長到港島大潭水務文物徑,探索大潭水塘逾百年的香港水務歷史。沿大潭水務文物徑一直走,除了茂樹環抱,欣賞到平靜如鏡的山水倒影,大家也可留意21項已列為法定古蹟的水務歷史建築,包括氣勢磅礡的水壩、古老的石橋、輸水道,以及曾借出作電影拍攝場地的紅磚抽水站,原來仍然沿用至今……

...内文
重返藍屋 分享喜悅 (8/4/2018)

去年9月,我出席了灣仔藍屋建築群「We嘩藍屋」項目的開幕典禮,探訪過兩戶新舊街坊。日前我重臨舊地,今次是懷着興奮的心情出席頒獎典禮,祝賀藍屋建築群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最高榮譽的卓越獎項。這是首次有香港保育歷史建築項目獲得此項殊榮,反映「留屋留人」、社區參與的保育活化理念得到肯定。就此,我特意邀請有份見證整個項目誕生的團隊主任,分享當年參與計劃的點滴……

...内文
持續綠化都市 美化生活環境 (1/4/2018)

近日天氣回暖,不同品種的花卉悄然盛放,吸引市民四出「打卡」。正所謂「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政府一直着力推動地區綠化工作,多年前已開始為市區訂定「綠化總綱圖」,推行綠化工程,以改善和美化市民的生活環境,同時為降低碳排放出一分力。今次我邀請了土木工程拓展署(土拓署)的園境師,介紹城市綠化工作,並帶大家欣賞春季「期間限定」的花樹-黃花風鈴木……

...内文
首次乘搭摩天輪有感 (25/3/2018)

維港兩岸景致優美,是這個城市獨有的象徵。在中環海濱一帶遠眺,海面渡輪來來往往,既有高樓,也有高低起伏的山脊線,太平山和獅子山遙遙相望;近年中區海濱更添生氣,添馬公園的草坪、各式各樣的活動等,深受市民和遊客歡迎。一直以來,香港人很喜愛這個海港。優化維港海濱地帶,締造一個富吸引力、朝氣蓬勃、暢達和可持續發展的世界級海濱,是大家共同的願景......

...内文
以人為本的「綠色」兒童醫院 (18/3/2018)

位於啟德的香港兒童醫院,是香港公營醫療系統內首間集中提供兒童專科醫療服務的醫院,建造工程於2013年展開,今年第四季起分階段投入服務。有別於傳統醫院建築予人較嚴肅的感覺,兒童醫院採用人性化設計,以病人為本,希望營造一個非院舍形式和適合兒童療養的舒適家居環境,以提供最佳的治療效果;並致力引入多項環保建設,如廣泛應用可持續發展的設計概念及節能裝置、加強綠化等。近日,我在建築署署長林余家慧和部門同事陪同下參觀了新醫院大樓,了解其建築特色......

...内文
饒宗頤文化館 李焯芬教授憶饒公 (11/3/2018)

一代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上月辭世,享年101歲。饒公博古通今、學藝雙攜,在學術和藝術方面成就卓越,對弘揚傳統中華文化貢獻良多,備受社會尊崇。今次我相約港大饒宗頤學術館館長李焯芬教授,一起到活化歷史建築項目之一的「饒宗頤文化館」,緬懷饒公不凡的一生,並介紹館內一些珍貴的藏品……

...内文
著力推動「樓宇更新大行動2.0」 (4/3/2018)

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及政府會善用資源,投資未來,提升市民生活質素,建設更宜居宜業的香港,發展局將全力配合。「安居樂業」是每個香港人的共同願望。去年,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政府將動用30億元,推展「樓宇更新大行動2.0」(2.0行動),我想藉此再作介紹,期望透過促進適當的維修保養,保障樓宇安全,延長樓宇的可使用年期,減慢市區老化的速度,並有效改善居住環境......

...内文
致力保護林村河生態 (25/2/2018)

農曆新年期間,不少市民前往大埔林村許願樹和天后廟許願祈福,但大家對附近的林村河又有多少認識?林村河上游是香港30多條具重要生態價值的河溪之一,其一帶有不同種類的稀有生物,例如香港瘰螈,因此渠務署早年進行「林村河上游河道改善工程」時,除了治理河道,還極力保育該處的自然生態環境。近日我在渠務署署長唐嘉鴻陪同下到林村河,了解同事背後努力的成果……

...内文
探索「綠匯學苑」 (18/2/2018)

今日是大年初三,我代表發展局仝人首先祝賀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工作順利!生活充實!香港生活節奏緊張,周末想遠離繁囂,找一處地方好好放鬆,盡情「放空」,其實有不少選擇,例如市民可以探索一下城中的歷史建築和文物,尋找當中蘊含的歷史、文化和藝術信息等。今次我邀請了發展局「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項目之一的「綠匯學苑」(即舊大埔警署)負責人,為大家介紹這組活化歷史建築群,並分享他們如何向大眾推廣生態友善及可持續的低碳生活模式……

...内文
防治山泥40年 四任處長話今昔 (4/2/2018)

香港山多平地少,樓宇及道路設施往往是依山而建,獨特的地理環境為香港的斜坡安全帶來不少挑戰。早年香港常有山泥傾瀉事故,造成人命傷亡和財產損失。隨着1977年成立現隸屬土木工程拓展署(土拓署)的土力工程處,以及其後大力推行全方位「斜坡安全系統」,山泥傾瀉風險已大幅下降,但我們仍需居安思危,積極防治山泥魔。今次我特別邀請了現任和過去三任處長,聚首一堂話今昔……

...内文
水務署少數族裔同事-機電精英成偉燐 (28/1/2018)

大城市裡有不少小故事,藉著「隨筆」這個平台,我希望間中可以分享一下同事們的工作點滴,讓大家更了解發展局轄下部門的工作。最近我得知有位印度裔同事,一家三代都在水務署工作,電泵、摩打彷彿成為他生命的一部分。他的名字叫成偉燐(Swindar Singh),現為水務署機電工場的總技術主任,今年是他踏入工務生涯第40年。縱然膚色種族不同,但他形容,水務署如同一個大家庭,同事就像師兄弟,無分彼此。我邀請了他為大家細說其故事⋯⋯

...内文
介紹「建造業創新及科技應用中心」 (21/1/2018)

近年,建造業面對成本高、人手缺的挑戰,政府一直鼓勵業界積極應用創新科技,以提升生產力、成本效益及安全表現。建造業議會一向是我們的友好夥伴,其位於九龍灣訓練中心的「建造業創新及科技應用中心」(CITAC)去年11月底開幕,給予業界多一個平台,展示和引進香港及世界各地的先進建造技術、機械和材料,並鼓勵公眾與業界人士切磋交流,探討如何把創新科技應用到建造業各個範疇。今次我邀請了中心經理帶大家前往參觀⋯⋯

...内文
空間數據-智慧城市的圖寶 (14/1/2018)

近年,香港多了不少「打卡」熱點。市民可以透過手機內的人造衞星定位系統(即GPS)功能,結合地圖應用程式,準確搜尋自己身處的位置,既可即時與朋友分享所到之處,亦可搜尋前往目的地的路線,以及查詢附近食肆、巴士站位置、實時交通狀況、鄰近景點等資訊,非常方便。這些跟地理位置有關的資訊,我們一般稱為「空間數據」。今次我邀請了地政總署同事為大家作進一步介紹……

...内文
介紹香港海道測量部 (7/1/2018)

地上有測量,海上也有測量,但後者對市民來說或許有點陌生。香港海道測量部隸屬於香港海事處,由成立至今均為發展局管轄。為確保航海安全,香港海道測量部負責在本港水域內進行有規劃的海道測量,搜集水深數據及相關海道資料,用以編製最新的海圖及刊物,為港口使用者提供各種海洋信息。今次我邀請了首席海事主任及海道測量師周俊鳴,為大家介紹香港海道測量部的工作......

...内文
首個社區設施應用「組裝合成」建築法 (31/12/2017)

現今智能手機當道,很多人喜歡上網瀏覽資訊,但不少人仍然愛一書在手,公共圖書館正是書迷的好去處。香港首個24小時自助圖書站近日正式啟用,市民隨時都可以自助借書和還書,非常方便。原來這圖書站亦是香港首個社區設施應用了「組裝合成」建築法,只需4個星期便大致裝嵌完成。究竟施工過程是怎樣?這種建築法又有什麼好處?今次我邀請了發展局轄下的建築署同事,向大家作介紹……

...内文
與「老友記」過聖誕 (24/12/2017)

佳節臨近,我與發展局同事祝願全港市民聖誕快樂!新年進步!平日工作盡是忙忙忙,大家不妨藉着這個普天同慶的日子,帶多點歡樂、多點關心給身邊的人,傳遞愛與關懷。近日我和副局長廖振新、政治助理馮英倫到訪一所長者護理中心探望一眾「老友記」,與公公婆婆玩遊戲、做手工、聊天,共度了一個開心愉快的早上……

...内文
到訪油尖旺區 參觀活化項目 (17/12/2017)

相信不少市民都有逛過旺角花墟,選購花卉或盆栽,但大家有沒有留意附近的特色唐樓建築?原來大有來頭。我日前到訪油尖旺區,參觀了由市區重建局(市建局)負責的太子道西╱園藝街保育活化項目。該址是現存香港市區最長相連的戰前「騎樓」式唐樓群之一,展現上世紀30年代的建築風格,經活化後現在已煥然一新。市建局在進行市區更新規劃過程中,保留了當區的社區特色和歷史文化風貌,做到新舊共融,並為唐樓群注入新活力……

...内文
土木工程拓展署夥規劃署 奪國際創新地下空間概念獎 (10/12/2017)

香港土地資源短缺,有計劃地開發地下空間,推廣善用岩洞資源,以促進香港可持續發展,一直是我們的政策目標。我很高興跟大家分享一個好消息,「國際隧道及地下空間協會」(ITA)早前向發展局轄下的土木工程拓展署(土拓署)和規劃署,頒發「年度創新地下空間概念」大獎,表揚兩個部門共同為香港編制《岩洞總綱圖》的工作……

...内文
支持機電署推動創新科技發展 (3/12/2017)

為了迎接創新和科技發展帶來的新氣象,不少行業均希望趕上時代步伐,研發更多先進的產品、技術或服務,而政府則配合擔當「推動者」和「促進者」的角色。發展局轄下的機電工程署,一直積極支持機電初創企業發展,近日更將九龍灣總部大樓及其設施變身成「共享試驗場」,為有心人提供一個平台,測試與機電業有關的新研發產品和技術,收集數據以核證其功能及成效。我將進一步為大家介紹機電署在推動創新、加強科技應用方面的工作……

...内文
政府建築工程應用BIM技術獲獎 (26/11/2017)

近年政府積極推動科技應用及創新建造方法,以提升建造業生產力和成本效益。過去幾年,政府已在超過40個工程試點項目上,採用建築信息模擬(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 或簡稱BIM)技術,當中渠務署的「石湖墟污水處理廠擴建前期工程項目」近日便獲得業界設計大獎,表揚團隊在建築設計技術上應用嶄新科技的成果。究竟這項技術為業界帶來什麼好處?今次我找來了年輕工程師,為大家介紹BIM技術的應用……

...内文
新建築設計顯心思 連繫社區 綠化環保 (19/11/2017)

走訪香港不同角落,不難發現每一區都有些獨特的建築。發展局轄下的建築署,多年來致力將可持續創新設計和環保概念,注入不同的建築項目之中,為市民提供優質、具成本效益及可持續發展的社區設施,以及能夠連繫社區、讓市民共享的公共空間。由建築署設計的青衣西南康體新大樓,近日就榮獲香港建築師學會頒發2016/17年度境內優異獎(社區建築),對有份參與的同事,絕對是一份肯定和鼓勵。今次我特別邀請負責設計這座大樓的建築署高級建築師,分享其設計概念,並介紹大樓的特色……

...内文
毅行者 加油! (12/11/2017)

一年一度的「樂施毅行者2017」遠足籌款活動將於本周五至日舉行,我想藉此為參加者打打氣!其實早年我也曾參加過4次「毅行者」,之後當過多年義工,留下不少難忘回憶。今年將有1300支隊伍、共5200位參加者,挑戰在48小時內走畢100公里的麥理浩徑及其他接續路段,過程不但考驗各人的體能,更是磨練大家的意志和毅力……

...内文
出戰「世界技能大賽」 青年選手收穫豐富 (5/11/2017)

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剛剛在阿聯酋阿布扎比圓滿結束,今屆港隊取得一面銅牌及7個優異獎章,為港爭光。發展局的友好夥伴-建造業議會和機電工程署共派出6名年輕選手,聯同其他界別的參賽者,代表香港出戰這個有「技能界奧林匹克」之稱的國際賽事,與各地選手一較高下。日前,我邀請了他們分享參賽經驗及成果。值得高興的是,除了獲得滿意的成績,幾位年輕朋友都覺得此行是一個愉快及深刻的體驗。我非常欣賞青年人勇於挑戰自我,自強不息,抓緊機會在不同地方累積經驗,相信他們將來必能盡展所長,發光發亮……

...内文
到訪觀塘區 跟進防禦颱風工作 (29/10/2017)

近日香港終於迎來秋意,市民暫可遠離一個接一個的颱風威脅,但政府的防禦跟進工作並沒鬆懈。尤記得8月底超強颱風天鴿吹襲本港,一些沿岸低窪地區在天文大潮和風暴潮影響下,出現海水倒灌或淹浸的情況,破壞了部分公共設施,亦波及沿岸一帶的民居和商戶。我知道各部門一直積極與地區人士溝通,務求為他們提供最適切的支援,並進一步檢視相關地區的情況,制定改善措施。日前,我到訪受颱風影響較嚴重的觀塘鯉魚門,了解各部門同事的跟進工作,並與觀塘區議會代表和地區人士會面,就不同議題進行交流......

...内文
積極培訓 提升生產力 推動建造業界發展 (22/10/2017)

建造業對推動香港社會及經濟發展相當重要,是發展局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夥伴。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提到建造業近年面對成本高昂及人手短缺的挑戰,因此,政府正積極推動科技應用及創新的建造方法,以提升生產力和成本效益。本星期,我會介紹《施政報告》中就推動建造業界發展的一系列措施,讓大家了解更多有關建造業發展前景和潛力,並希望吸引更多新人(特別是年輕人)入行,以紓緩行業長期人手短缺的問題……

...内文
樓宇更新大行動2.0 (15/10/2017)

行政長官日前發表首份《施政報告》,發展局會全力配合及落實各項政策措施,為構建更宜居的香港而努力。隨著高齡樓宇數目日增,現時全港有超過5 000幢私人住用或商住大廈的樓齡達到50年或以上,若破舊樓宇不及時維修,對住客以至途人均會造成安全隱患。《施政報告》建議動用30億元推行「樓宇更新大行動2.0」,資助較高風險的樓宇業主進行所需的檢驗及修葺,以進一步保障公眾安全。我們期望計劃可於2018年下半年推出,預期5年惠及2 500幢樓宇……

...内文
展城館之「印象∞香港」展覽 (8/10/2017)

大家對香港有甚麼印象?繁華熱鬧?高樓林立?色彩繽紛?創意無限?近日我陪同一些外國賓客到位於中環愛丁堡廣場的展城館,參觀一個名為「印象∞香港」的展覽。適逢今年是香港慶祝回歸祖國20周年,發展局和規劃署舉辦今次展覽,希望向市民和遊客介紹香港過去多年來,在規劃和基建發展方面努力的成果,同時讓大家思考未來的城市發展方向,共同構建一個宜居、具競爭力、可持續及共融的香港。現在就為大家介紹這個展覽的內容……

...内文
地質勘察 城市建設不可少 (1/10/2017)

一塊土地的開發,一項基建的落成,一條隧道的挖掘,背後都要經過專業和全方位的研究評估才能展開。一群默默耕耘的幕後精英,肩負着建設和推動這個城市不斷進步的重要責任。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土力工程處的同事,專責各項岩土工程工作,使土地的運用和開發符合安全和經濟原則。該處轄下的香港地質調查組早於1982年成立,由同事進行詳細的地質調查以製作全港地質圖,為政府、工程界和市民提供本港地質的權威意見。接下來,我會為大家介紹這支隊伍的工作及其重要性……

...内文
活化藍屋 新舊共融 (24/9/2017)

遊走於灣仔的大街小巷,你會發現一些建築物仍然保留昔日舊城的生活氣息。藍屋建築群位於石水渠街,由建於20至50年代的3幢唐樓(分別是藍屋、黃屋和橙屋)組成,是「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第二期項目之一。我很高興看到透過居民和不同持份者長期的努力和參與,藍屋建築群已經復修完成,為社區帶來新的面貌。作為全港首個以「留屋留人」方式來活化的歷史建築,這裏沿用原本住宅的用途外,亦見證唐樓和社區文化的變遷。我早前探訪過兩戶新舊街坊,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想借此與大家分享……

...内文
優化海濱 善用空間 與民共享 (17/9/2017)

九龍東正轉型為香港另一個核心商業區,發展局轄下的起動九龍東辦事處自2012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加強區內連繫、改善環境和釋放發展潛力。有見公眾普遍支持優化海濱一帶的公共空間,我們進一步為觀塘繞道下的空置用地注入活力,開放給市民及團體使用……九龍東正轉型為香港另一個核心商業區,發展局轄下的起動九龍東辦事處自2012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加強區內連繫、改善環境和釋放發展潛力。有見公眾普遍支持優化海濱一帶的公共空間,我們進一步為觀塘繞道下的空置用地注入活力,開放給市民及團體使用……

...内文
也談大館 中西區多一個好地方 (10/9/2017)

古舊的歷史建築物得以活化再用,確實令人期待。我早前走訪過位於中環荷李活道的中區警署建築群(又稱「大館」),了解其工程進度,並知悉政府與香港賽馬會(馬會)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伙伴關係,積極推展這個活化項目。我樂見整體工程進度理想,希望馬會能夠爭取明年中部分對外開放,為公眾提供一處薈萃文物歷史、當代藝術和消閒元素的優質文化活動空間,讓市民多一個全新的悠閒、慢活的聚腳點,提升大家的生活質素……

...内文
飛越香港20載 (3/9/2017)

時代變,人物風景都改變……適逢香港回歸20周年,地政總署測繪處早前精心挑選歷年所拍攝的新舊航空照片,特別編製了最新版本的航空照片集《飛越香港20載》,帶領讀者穿梭香港發展的不同景致,回顧及對比今昔香港的面貌。我想在此介紹一下幕後製作團隊-地政總署測繪處的同事,他們製作這本照片集的歷程和平日的工作……

...内文
天災無情 防微杜漸 (27/8/2017)

強颱風「天鴿」早前襲港,在狂風、暴雨、巨浪、大潮的四重夾擊下,威力相當驚人。今次是繼2012年後,天文台再次發出十號颶風信號。由於香港正值打風季節,颱風隨時一個接一個,大家千萬別掉以輕心。我十分感激各有關部門同事在颱風期間謹守崗位、通力合作,以及受影響市民的耐心忍讓。雖然今次「天鴿」沒有為香港帶來嚴重的人命傷亡,但我們絕對不會心存僥倖,我已要求發展局轄下各部門檢討整體預防和應變方面的工作,以防微杜漸,設法改善不足,確保公眾安全……

...内文
啟新道開通 連繫啟德新舊區 (20/8/2017)

政府銳意把九龍東發展成為一個商業、康樂和旅遊的新核心商業區。當中,在2007年開始落實推行的啟德發展計劃肩負着重要的角色,推動香港經濟發展,同時協助活化毗鄰舊區,包括九龍城、黃大仙和觀塘一帶。要做好這個重要角色,啟德發展區需要一個既便捷、又安全可靠,以及規劃周全的交通連接網絡。日前,我陪同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為連接啟德發展區和新蒲崗的新行車道「啟新道」主持通車儀式,標誌啟德發展區與周邊地區的連繫正邁向新的一頁……

...内文
改善公共碼頭 便利遊客居民 (13/8/2017)

每逢假日,不少市民都喜歡遠離煩囂,四出郊遊。香港擁有世界知名的地質公園、海岸公園、歷史古蹟、生態旅遊景點等,深受遊人歡迎。不過,這些景點很多都是位處偏遠郊野,沒有道路連接,必須依靠海路到達。政府於今年制訂了「改善碼頭計劃」,首階段包括約10個位於新界及離島的公共碼頭,希望盡快提升其結構安全和改善現有設施,方便市民前往遊覽,同時亦滿足村民和漁民作業的基本需要……

...内文
昂首闊步 共同努力 成就更美好香港 (6/8/2017)

新一屆政府問責團隊已陸續各就各位。我上任一個多月以來,陸續展開多方面的工作,深感未來充滿挑戰,責任重大。近日我落區接觸市民時,亦了解到大家對政府的期望愈來愈高,我們要更快速、準確地回應各方的訴求。正如外界形容,發展局一向要處理不少燙手山芋,例如土地規劃、棕地爭議、新市鎮開拓、填海造地、工程監督、保育歷史建築等,因此,不論是局長身份,還是以往公務員角色,我早已感受到這個熱廚房的溫度……

...内文
新工程合約 新管理文化 (30/7/2017)

為了持續改善市民的生活質素、提升香港的長遠競爭力和推動香港經濟發展,政府一直有序地推展各項工務工程。現時香港雖已擁有世界一流的基建,但全球正不斷透過改善工程管理來提升項目質素和表現,因此我們不能滿足現狀,應進一步鞏固香港的優勢,以維持領先地位。發展局一直致力推動以「伙伴合作」方式推展工務工程,包括採用「新工程合約」模式,以提升項目的管理效率和成本效益,為工程管理引入新文化。新模式已在工務工程實行了一段日子,並已開始取得成果,成效令人鼓舞……

...内文
防洪工程 防患未然 (23/7/2017)

7月18日早上,大埔區錄得70至80毫米(即已達到黑色暴雨警告)的雨量,導致汀角村及大美督村出現嚴重水浸。事發後,多個部門即時為受影響村民提供適切的協助和支援。我在日前(7月21日)亦到過該兩條村視察情況,聆聽村民的訴求,解釋部門的工作,以釋除他們的疑慮。渠務署、屋宇署、水務署和大埔民政事務處連日來全力於村內進行善後工作,為受損的河段進行緊急維修,以及移走由上游沖下的沙石雜物,以盡快回復河道的排洪能力……

...内文
蓮塘/香園圍口岸-新口岸、新里程、新機遇 (16/7/2017)

香港回歸至今,多項大型基建工程陸續落成啟用,除了促進經濟發展,改善市民的生活質素,亦大大提升香港的長遠競爭力,當中包括預計明年年底落成的蓮塘/香園圍口岸——香港和深圳之間的第七個陸路口岸。在此,讓我向大家介紹這個全新口岸的工程進度,以及將來對社會帶來的效益……

...内文
魯班先師 承先啟後 (9/7/2017)

剛過去的星期四(農曆6月13日),是一年一度的「魯班先師誕」,即俗稱「師傅誕」,是建築業界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祈求大家工作順利、平安,在最近這個星期,我亦獲邀參加了不同的魯班先師誕活動。我樂見建造業界十分團結,而且愈來愈多年輕人願意加入相關行業,支持推動基建發展,為建設香港成為一個更宜居宜業的城市出一分力……

...内文
活化翠屏河-為防洪設施注入生命 (2/7/2017)

昨天是香港回歸祖國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的大日子,我深感榮幸就任為發展局局長。在往後的日子,我會竭盡所能,帶領局內九個部門約二萬多位同事,上下一心,努力建設更美好的香港。發展局將一如以往,致力把香港發展成宜居宜業的國際大都會,提升競爭力,在協助推動經濟的同時,積極地回應市民的訴求。承接上屆政府發展局陳茂波局長和馬紹祥局長的工作,我會繼續透過「局長隨筆」與市民介紹本局的政策,解釋我們的措施。在此,我希望為大家先介紹一下「活化翠屏河計劃」……

...内文

/ 頁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