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願意對節能工作作出承擔

政府早於十多年前已正視節約能源的問題,更把温室氣體排放量,從九十年代的歷史高峰,減少了百分之十七。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博士今日(五月九日)出席「香港能源效益獎」頒獎典禮時表示,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城市,可以向全世界傳達一個節能方面的信息,就是香港願意作出承擔,並且正努力去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根據亞太經合組織的數據,香港的人均用電量約為五千六百度電,這比美國約一萬二千度電,加拿大約一萬六千度電,日本約七千六百度電及星加坡約七千四百度電為低,但港人必須繼續努力節約能源,以減少燃燒化石燃料,從而進一步降低排放二氧化碳。

廖秀冬指出,積極推廣節約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益正是政府的大方向,而在這方面可從三個層面下功夫,即是政府、市民大眾,以及私營機構。

她說在推廣善用和節約能源方面,特區政府一向不遺餘力,其中「能源效益標籤計劃」更早於一九九五年推出。能源標籤是提供產品的能源表現資料,鼓勵消費者選購具能源效益的產品。

廖秀冬說,由於現時的能源標籤只是自願性計劃,為了進一步推動節能政策,政府建議實施「强制性能源效益標籤計劃」。首階段「强制性能源效益標籤計劃」將包括雪櫃、冷氣機及慳電膽三類產品。這三類產品的用電量合共佔住宅用電量七成以上。

强制性標籤計劃推行後,預計每年可為香港節省一億五千萬度電,而且每年可減少排放十萬五千公噸二氧化碳。去年政府已就此建議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公眾諮詢,期間收集到的意見均對有關計劃表示支持。

另外在空調節約方面,政府不但帶頭把政府大樓、公共物業及設施的空調室溫調節至二十五點五度,更展開宣傳運動,鼓勵市民及私營機構在夏天把空調室溫調高至二十五點五度,結果各界反應非常熱烈。

廖秀冬又表示,留意到市民的節能意識正不斷提高,而且愈來愈重視在生活裏付諸行動,真正做到「須用則用,可慳則慳」的節能原則。

私營機構的支持亦十分重要。例如不少物業管理公司都十分支持政府的節能運動,更多採用較節能的蒸發式冷卻塔空調系統,並支持政府的「建築物能源效益註冊計劃」,主動採取措施以符合有關空調、照明、電力和升降機及自動梯的能源效益守則。

機電工程署署長黎仕海在頒獎禮上說,今次專為私營機構及教育團體而設的節能比賽雖然是第一次舉辦,但各方反應非常熱烈,成績更相當突出,一些優勝參賽機構場地的耗電量與過去一年比較更減少超過百分之二十。

他說在評審過程中看見很多非常有啟發性的節能措施,例如有學校研發了節能發電健身單車,使同學親身感受能源的可貴,又利用太陽能供電給走廊的光管以減省耗電。而在商業樓宇中,有不少參賽單位下了很多工夫改善中央空調監控系统,令空調冷風的供應按每個區域的需要作出適當的温度和風量調節,大大減低能源的消耗。

今次節能比賽於二零零四年十二月至二零零五年十一月期間舉行,為期十二個月,共有二百三十個來自私營機構的參賽單位。比賽分為「商業及住宅樓宇」和「學校」兩個類別,目的是推動商界及教育界積極節約能源。

是次比賽根據參賽單位所實施節能計劃的領導及組織、過程、實際表現、和可持續性等因素作出評審。評審團經過多輪的篩選,於兩個界別中,選出各一個大獎。結果「商業及住宅樓宇」組別的大獎由濠豐大厦因裝設先進節能裝置而奪得該獎,「學校」組別的大獎則由保良局姚連生中學將節能概念變成學校文化而奪得。

2006年5月9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7時32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