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談金鐘道爆水管事件、地鐵荃灣線電力故障及淨化海港計劃第二期

以下是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博士今日(七月二十一日)出席「淨化海港計劃」 - 環保教育活動開幕禮後會見傳媒的答問全文:

 

記者 : 今早金鐘道再次發生爆水管事件,政府方面會否加強監察.....?

 

局長 : 今次爆水管事件是一個意外,政府對於平均年齡達三十年的水喉一早有計劃去更換,實際上我們已有計劃利用110億元在二十年更新全香港的水管。這兩年我一直督促部門加快有關計劃,我希望在十二至十五年內完成。其中有很多原因,並非財政問題,因為錢已經有,要分階段做的原因是掘路工程會對交通及環境等造成影響,對市民帶來不便,所以進行有關計劃要考慮這些問題。當然現在有些新科技,例如毋須掘地的方法是一些新科技,我們在一些十字路口正使用這些方法,但要視乎水管情況及地下其他各樣servicing....(設施)。

 

記者 : 會否先更新商業區的水管?

 

局長 : 我們其實有一個計劃,除了加快,我在這一兩年有要求部門要定下優先次序,優先次序並非只看喉管的年紀,因為有些老的喉管可能仍很堅固,所以我們的工程師會不停勘察,看看哪些區需要去做,以及在繁忙商業區更加希望阻止已經開始變壞的喉管突然爆裂,像昨日發生的事件一樣。但我要求同事翻查過紀錄,金鐘(發生事故地區的水管)過往的紀錄一向很好,沒有出現滲漏,或損耗的現象,所以今次是一個意外。但我們整個計劃,會按優先次序小心去安排。

 

記者 : 會否考慮優先更換商業區的水管?

 

局長 : 但不一定更換商業區的水管後便沒有事故發生,因為更換水管是一個過程,更換新的設施之後會有teething problem(初期運作的問題),所以一定要有一個比較科學化的檢驗方法。一些很新的地區,我們沒有理由將水管全部翻起來又再更新,所以要有一個審批過程,了解水喉的情況有多壞後再作優先處理。優先處理時,我們要考慮採用無掘地的方法,減少對交通的影響,即是要全面去了解。

 

記者 : 其實今次事件出現延誤是因為有一塊線路板.....?

 

局長 : 其實地底有很多東西都沒有紀錄,這正是我們要面對的問題,我一直要求部門與各方面合作,加強我們的資料庫。要知新的資料很容易可以加入,但要翻查舊的資料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我亦沒有理由要求他們掘起路面看看地底有甚麼東西。今次這一塊線路板其實沒有妨礙工作,部門一直繼續搶修和掘地,只是直至今日仍沒有人認領這塊線路板,有人在很多年前完成某項工程後留下這線路板。這些在地底發生的事情,我們在地面沒有辦法可以監察,這始終是歷史遺留下的一些問題,我們要去處理。雖然在程序上,大家都做得正確,但在溝通文化上,我希望他們可以加強。即各部門之間要看看如何加強溝通,令事情可以更有效率去做。

 

記者 : 重鋪路面後,水管又再出現滲漏,當中是否有疏忽?

 

局長 : 其實關上水掣後再重開時,所產生的壓力有時會震動較為脆弱的水管,其實每一次修理喉管後,我們都會開動水掣測試一段時間,昨日下午三時三十分完成維修工程後,我們已進行測試。但不幸地在較後時分,(水管)才再出現滲漏,但情況很輕微,所以很快完成搶修工作。

 

記者 : 所以當中沒有涉及疏忽?

 

局長 : 是的,因為我們已預計這些事情可能會發生,只是時間上先後的問題,因為有水「谷」入水管,受壓後水管能否承受壓力呢?由於承受不起壓力,所以再次出現滲漏。

 

記者 : 你剛才說一直有分先後次序哪些路段(的水管)要先更換?可否講講決定的準則?哪些水管需要先更換?

 

局長 : 我們是看維修的紀錄,以及翻查檔案,看看水管以什麼物質建造;例如生鐵喉和馬屎泥喉就需要快些更換,因為這些物料不是太耐用。我們要從多方面看,還要看看水管的接駁位是否很多,有時因應路面設計水管的彎位會造得很尖。

 

記者 : 地區是否一個考慮?

 

局長 : 地區的考慮關乎分配工作密度,在人多的地方進行工程時,要考慮是否可以盡量減少掘開路面,以及考慮對交通的影響。

 

記者 : 是否不會優先考慮一些繁忙地區?

 

局長 : 我已敦促(水務署)跟進,在一些交通特別繁忙緊張的地方,我們會加強監測,一有問題顯現,我們就提早計劃維修,不會等待問題出現。

 

記者 : ...是否根據爆水管的頻密程度...

 

局長 : 水管爆裂的頻密程度,以及有沒有滲漏,都是一個監察的方法。金鐘道水管的爆裂,事前無法預料,巿民亦會明白不可毫無理由地去拆掉一些新喉管,所以我們必須在預計水管有意外及預防工作方面取得平衡,我們有一套機制去做。

 

記者 : 可否回應今早地鐵發生的事故?

 

局長 : 今早地鐵荃灣線出現電力故障,但尚能夠保持行車,不過班次就疏落了;曾經是四分鐘一班。運輸署的緊急應變中心一直監察事件,今日無須調動特別巴士或接駁車,地鐵亦可以應付交通需求,我們已要求地鐵就今早發生的事故提交報告。

 

記者 : 有沒有提交報告的時間表?會否要求地鐵檢查其他如九龍灣車廠?

 

局長 : 我們會研究報告,看看事故原因。地鐵本身也有程序,就類似問題作第一時間的處理。現時我們未知事故原因,很難告知地鐵需要作出什麼跟進。

 

記者 : 水質改善有助養珠業....?

 

局長 : 應該是沙田污水處理廠使吐露港的水質有所改善,淨化海港計劃第一期的成效應該不會影響遠至吐露港的水域。

 

記者 : 養珠業界指淨化海港計劃第一期有成效,使整體的水質有所改善,希望政府可以配合,讓他們大規模發展?

 

局長 : 我也想去看看。水質有所改善,我也感到很高興,有優良的海水水質才可以養海珠,明顯地有經濟效益。

 

記者 : 以前大埔養珠業是很出名的,政府是否會支持養珠業?

 

局長 : 所以我們更加要支持淨化海港計劃。我們看看他們需要那方面的幫助。若重新經營養珠場,這點,可以看看工業署可否提供協助,若他們所指的協助是水質方面的問題,我當然很有興趣,若業界大量投資,我們也需要保証可以維持優良的水質,這方面,我們一定盡力去做。

 

記者 : 內地東江附近建廢物堆填設施...?

 

局長 : 內地已做了環評,我們正向廣東省政府查詢環評內考慮了那些方面的問題,我們相信他們的環評報告會做得很透徹,只不過他們的環評報告不是公開的。

 

(請同時參閱英文部份)

 

 

二○○四年七月二十一日(星期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