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政策聲明

政府今日(十一月十三日)公布一套清晰及全面的房屋政策,並決定實行九項措施作配合,以期恢復房地產市場的正常運作,重建市民及投資者對房地產市場的信心。

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在立法會發表有關房屋政策的聲明時指出,房地產市場是香港整體經濟的重要支柱,與民生息息相關。然而近年在通縮持續,內部消費疲弱、外圍因素不明朗及供過於求的情況下,物業市場受到很大的壓力,現時整體樓價已由一九九七年下調了超過六成,成交量大幅減少。

孫明揚解釋,由於現時房地產市場已出現了非常的情況,故此,政府有需要採取非常的措施,目的在於盡量恢復市民對房地產市場的信心。

他表示,經過過去幾個月對整體房屋、規劃及土地政策的全面檢討及諮詢後,他認為政府要堅守為有需要家庭提供租住公屋的一貫政策。但是政府應停止興建和出售實物資助公營房屋,以及大幅減少在整體房地產市場所佔的角色。

孫明揚認為政府今後必須維持一個公平和穩定的環境,讓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至於政府今後的角色,則應集中於土地供應及提供租住房屋資助兩方面。

他說︰「今後每年興建多少租住公屋單位,會依據實際的需要而調整,以維持三年平均輪候時間為準則。」他指出,公屋輪候冊上的家庭數目已由一九九七年的十五萬大幅減少至現時九萬的低水平。

政府將會繼續向低收入家庭及公屋租戶提供置業資助,但將以置業資助貸款計劃取代直接提供資助出售單位,讓他們可以自由選擇合適單位。

孫明揚說,與提供實物房屋相比,置業貸款的好處是彈性較高,可按每年實際的需求及房委會的財政資源靈活調整資助名額。不過他強調,市民置業與否始終是以個人的意願和負擔能力作為依據,並應由市場力量推動置業,政府實在毋須預設一成不變的指標。他宣布:「政府當年制訂的長遠置業指標,希望整體自置居所比率在二○○七年達到百分之七十,在今時今日的情況下,已毋須再保留。」

孫明揚指出,相應地,政府提供的資助房屋機會亦會依據市民的實際需求而定,數目可增可減,而毋須再特別訂定一個數目作為每年提供資助的目標。

在重新釐清政府在房屋政策的角色和定位後,政府決定實行九項措施,以期可治標亦治本地解決目前房地產市場面對供求嚴重失衡的問題。

孫明揚指出,過去數年落成但尚未售出的私人住宅單位約有二萬餘個,而將於未來兩年落成但現已獲發預售樓花同意書而可隨時推出市場的單位則達三萬餘個,供應遠遠高於需求。他說︰「為了紓緩現時私人住宅單位供求嚴重失衡的情況,政府決定停止定期拍賣土地,並取消本財政年度內餘下的兩次土地拍賣。同時,政府亦會暫停『勾地表』制度至二○○三年底。之後,新土地只會以勾地方式提供。」

對於社會上常有批評,指兩家鐵路公司的住宅發展項目對房地產市場造成影響。孫明揚指政府理解這些憂慮,並會加強與兩家鐵路公司的聯繫,協調土地招標以至上蓋物業發展的步伐和時間。

他透露︰「政府已經與兩間鐵路公司達成共識,由現在至二○○三年底將不會有土地招標,進行鐵路沿線的物業發展項目。」

另外,孫明揚指出,現時私人物業市場與「居者有其屋」市場的重疊日益嚴重,居屋的優點與價值逐漸消失,而居屋認購率更跌至歷史新低,顯示居屋對市民的作用及吸引力已減退。故此,政府將向房屋委員會建議,除了出售少量剩餘及回購的單位外,從二○○三年起,無限期停止出售及興建居屋。而其他已落成和興建中的居屋單位,將會在不與私人市場直接競爭的原則下,改作其他居住用途。

此外,各項混合發展計劃亦全面停止,而政府亦會停止房屋協會的資助自置居所計劃,並向房委會建議終止私人參建居屋計劃。

至於「租者置其屋計劃」,政府亦建議房委會在明年推出的第六期甲及乙發售完成後,終止該計劃。孫明揚指出,該計劃推出至今五年,共提供了近十三萬四千個公屋單位供租戶認購。他解釋說,終止計劃的決定,是為了保持一定數量的租住公屋單位,作為長期滿足合資格家庭的需求,也為了貫徹政府退出房地產市場的方向。

在私人房地產市場方面,為了確保私人租務市場回復自由運作,政府會全面檢討<業主與租客(綜合)條例>,目的是盡量全面放寬私人樓宇的租住權管制的情況,及為政府推動租金津貼提供更多可供選擇的私人租住單位。

孫明揚亦建議取消目前餘下的兩項控制樓宇炒賣措施:內部認購限制及個別住宅單位買家只可購買一個單位及兩個車位的限制。

他相信一個清晰、全面和貫徹的房屋政策,是重建市民對房地產市場信心的起點。他說︰「只有如此,房地產市場才能暢順運作和健康發展。」

二○○二年十一月十三日(星期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