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醫院工程進展順利

為應對可能出現的新一波疫情,特區政府在中央支持下,在亞洲國際博覽館(亞博館)內增建社區治療設施,並在館旁興建可提供超過800張負氣壓病床和相關醫療設施的臨時醫院。我再次感謝中央政府、廣東省政府、深圳巿政府協助落實這兩個項目。繼社區治療設施十月初完成後,臨時醫院的建造工程亦進展順利,可望本月底平頂,明年一月內完成。

項目整體完成近45%

上周二,我與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高拔陞醫生、建築署署長林余家慧,一起視察臨時醫院的興建情況。項目位於亞博館西南面原停車場位置,佔地面積逾29 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43 000平方米,包括六座病房大樓、一座醫療大樓、一座中央機電設備大樓及其他支援設施。建造工程9月19日展開,迄今已完成近45%。

以「組裝合成」建築技術興建

臨時醫院以「組裝合成」(MiC)建築技術興建,大致按香港一般公立醫院的建築標準設計及建造。雖然不設急症室和手術室,但具備基本設施,如護士站、藥房、化驗室、醫療室、病理實驗室、醫療氣體機房等,與一般醫院規格大致相同。項目有逾520個MiC單元組件,全數組件的金屬箱體已完成生產,現正在內地廠房進行組裝工序,包括室內裝修、屋宇設備等。其中接近一半的組件已送抵香港工地現場安裝,預計本月內可全部送至香港進行安裝。

十部吊機、逾2 000人工作

當天在工地,我們看到工程進行得如火如荼。承建商代表說,建造工程其中最大的困難是要在極短時間內完成。一般醫院需要兩年做規劃和設計,三至四年才能建成,但該臨時醫院項目只有四個月的時間,工期緊張,故現時工地有超過十部吊機同時運作,逾2 000人分三班制日以繼夜地施工;而內地廠房亦無間斷地生產和裝配MiC組件,與時間競賽。

建築署協調及技術支援

興建臨時醫院的另一項重大挑戰是涉及許多部門。建築署總技術顧問(管理統籌分處)楊敬安說,為了壓縮審批圖紙時間以盡快開工,該署全力統籌與多個部門溝通和磋商,包括醫院管理局、機場管理局、亞洲國際博覽館、消防處、屋宇署、機電工程署、土木工程拓展署、水務署、渠務署、運輸署、環保署等。

他舉例說,為了確保設計符合消防安全標準,該署在很早階段已與消防處磋商消防裝置及救援設施的設計要求,以縮短圖紙審批所需的時間;又例如,由於地盤毗鄰是巴士總站的唯一出口,故早於八月已開始與運輸署、機管局、巴士公司代表等開會商討,並得到土木工程拓展署的幫忙,九月底前完成改道工程,為臨時醫院往後的施工帶來莫大便利。

引入多項智能系統

要克服時間上的挑戰,工程團隊在設計和建造過程中引入多項智能系統輔助,包括使用建築信息模擬(BIM)技術,指導工程設計與施工,方便遙距監測及日後維修;運用「供製造和裝配的設計」(Design for Manufacture and Assembly,簡稱DfMA)及MiC建築技術,提升設計質量及施工效率;採用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簡稱VR)技術優化設計,以及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技術來協助現場安裝及檢查。

病房設計標準嚴謹

另外,為了達到防疫抗疫的目的,臨時醫院病房的設計標準跟一般醫院傳染病房相同,其中,每座大樓均設有獨立升降機,方便病床出入各樓層;病房大樓按衞生安全分為清潔區、半污染區和污染區,達至醫患分區,避免人流之間交叉感染;而每間病房則嚴謹按照標準負壓隔離病房規格進行設計、施工及測試驗收。

雖然大家都不希望有新一波疫情,但必須為疫情萬一出現變化而做好足夠的準備,把握時間準備更多檢疫和治療設施。我對中央政府支援香港抗疫,表示衷心感謝。疫情下,我亦呼籲市民保持警覺,繼續遵守各項社交距離措施,時刻注意個人和環境衞生,減低病毒傳播風險。

 
請按上圖觀看影片
上周二,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右三)、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右二)、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高拔陞醫生(右一)、建築署署長林余家慧(左一)一起視察在亞博館旁興建臨時醫院的情況,聽取承建商代表(左二及三)介紹建造工程詳情。
上周二,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右三)、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右二)、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高拔陞醫生(右一)、建築署署長林余家慧(左一)一起視察在亞博館旁興建臨時醫院的情況,聽取承建商代表(左二及三)介紹建造工程詳情。
黃偉綸(右一)、陳肇始教授(中)、高拔陞醫生(右二)、林余家慧署長(左二)到臨時醫院內其中一個病房參觀。
黃偉綸(右一)、陳肇始教授(中)、高拔陞醫生(右二)、林余家慧署長(左二)到臨時醫院內其中一個病房參觀。
黃偉綸(前排右)、陳肇始教授(前排左)、林余家慧署長(後排左)參觀病房內的設備。
黃偉綸(前排右)、陳肇始教授(前排左)、林余家慧署長(後排左)參觀病房內的設備。
亞博館旁的臨時醫院項目可望本月底平頂,明年一月內完成,日後可提供超過800張負氣壓病床和相關醫療設施。
亞博館旁的臨時醫院項目可望本月底平頂,明年一月內完成,日後可提供超過800張負氣壓病床和相關醫療設施。
亞博館旁的臨時醫院項目可望本月底平頂,明年一月內完成,日後可提供超過800張負氣壓病床和相關醫療設施。
建築署總技術顧問(管理統籌分處)楊敬安說,興建臨時醫院其中一項重大挑戰是涉及許多部門,該署需要牽頭與不同部門溝通和磋商,以壓縮審批圖紙時間,盡快開工。
建築署總技術顧問(管理統籌分處)楊敬安說,興建臨時醫院其中一項重大挑戰是涉及許多部門,該署需要牽頭與不同部門溝通和磋商,以壓縮審批圖紙時間,盡快開工。
病房入口設有雙重門的緩衝間,以阻隔空氣傳播路徑。
病房入口設有雙重門的緩衝間,以阻隔空氣傳播路徑。
每間病房的浴室及洗手間設備。
每間病房的浴室及洗手間設備。
亞博館旁的臨時醫院樓高兩層,包括六座病房大樓及一座醫療大樓。圖為臨時醫院的設計構想圖。
亞博館旁的臨時醫院樓高兩層,包括六座病房大樓及一座醫療大樓。圖為臨時醫院的設計構想圖。
臨時醫院內六座病房大樓的構想圖。
臨時醫院內六座病房大樓的構想圖。
每層病房均設有中央護士站(構想圖)。
每層病房均設有中央護士站(構想圖)。
臨時醫院是香港首間採用「組裝合成」(MiC)建築技術興建的負壓隔離病房醫院,當中標準化病房由三個模組單元組成,在廠房生產後,運抵工地裝嵌。
臨時醫院是香港首間採用「組裝合成」(MiC)建築技術興建的負壓隔離病房醫院,當中標準化病房由三個模組單元組成,在廠房生產後,運抵工地裝嵌。
臨時醫院是香港首間採用「組裝合成」(MiC)建築技術興建的負壓隔離病房醫院,當中標準化病房由三個模組單元組成,在廠房生產後,運抵工地裝嵌。
病房走廊天花上方的機電管道利用「供製造和裝配的設計」(Design for Manufacture and Assembly,簡稱 DfMA)概念來施工,減少對人手及時間的需求。
病房走廊天花上方的機電管道利用「供製造和裝配的設計」(Design for Manufacture and Assembly,簡稱 DfMA)概念來施工,減少對人手及時間的需求。
病房走廊天花上方的機電管道利用「供製造和裝配的設計」(Design for Manufacture and Assembly,簡稱 DfMA)概念來施工,減少對人手及時間的需求。
工程團隊設計和建造臨時醫院期間,引入多項智能系統。圖為工作人員示範如何利用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技術,模擬病房的實際情況,協助現場安裝。
工程團隊設計和建造臨時醫院期間,引入多項智能系統。圖為工作人員示範如何利用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技術,模擬病房的實際情況,協助現場安裝。
感謝工程團隊的努力,令臨時醫院項目順利進行。
感謝工程團隊的努力,令臨時醫院項目順利進行。

2020年11月15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