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措施

  1. 更新全港發展策略

    香港正面對多項轉變及挑戰,包括不斷演變的全球和區域形勢、正在增長但老化的人口;住屋、經濟活動和社區設施對土地的迫切需求,以及市民對更大居住空間和更佳生活質素的殷切期望。土地發展從規劃到落實,需時甚長,我們有必要及早規劃以應付未來的需要,並預留足夠彈性和應變能力應對未知的因素。在這樣的背景下,政府正更新全港發展策略,題為《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香港2030+》)。我們在具遠見的同時,會以解決問題、積極務實及行動為本的態度進行研究。

    發展局與規劃署正聯同各相關決策局及部門更新全港發展策略。我們已大致完成各方面的基線檢討,確定了規劃重點課題,並評估了各種土地需求。此外,為了使香港更宜居,我們亦檢視了主要規劃方向和策略。配合人口政策的目標,所有相關研究結果將協助訂定《香港2030+》的基石,即創造容量以達致可持續增長、規劃宜居的高密度城市、及迎接新的經濟挑戰與機遇。我們正制定概念空間框架及方案以達致香港的可持續增長,並計劃在今年稍後開展公眾參與,以進一步優化全港發展策略。

  2. 大嶼山發展

    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會)已向行政長官呈交了工作報告,並就大嶼山的策略性定位和發展方向提出建議。我們將在未來數月舉辦公眾參與活動以收集公眾對有關建議的意見,然後制備大嶼山發展藍圖,為相關項目提供參考實施時間表。

    短至中期而言,我們建議進行東涌新市鎮擴展,與及沿大嶼山北部的發展項目,包括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上蓋商業發展及欣澳和小蠔灣填海。同時,我們將活化梅窩和大澳,及進行其他地區改善工程項目。在長遠發展方面,我們將研究發展「東大嶼都會」成為一個新市鎮和核心商業區的建議。若財務委員會批准有關撥款申請,我們會開展在香港島及大嶼山之間的中部水域建造人工島的策略性研究,以建立「東大嶼都會」。有關大嶼山發展的各項持續進行的措施,請同時參閱下文第50至52段。

    委員會理解當地居民對大嶼山交通運輸設施的關注,包括有關設施的發展滯後並須改善以利便市民,及從概括及長遠的角度而言,須新建策略性道路及鐵路以配合將來土地使用的建議。在康樂及旅遊機遇方面,委員會已接獲多個發展建議。我們正對一些揀選的建議項目進行初步技術及財務可行性研究,同時會兼顧保護大嶼山現有環境及地區特色。

    為整合相關資源以規劃及落實各項大嶼山發展,我們將在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成立「大嶼山拓展處」,使工程、規劃和其他專業人員可在同一專責辦事處一起緊密工作。我們將在適當時候就成立「大嶼山拓展處」諮詢發展事務委員會。

  3. 起動九龍東

    自起動九龍東辦事處於二零一二年成立以來,辦事處一直提倡「易行城市」的可持續概念,提供方便及舒適的行人網絡以促進九龍東轉型為香港第二個核心商業區。為鼓勵私營機構就加強行人暢達度的倡議,若私人業主根據已規劃的行人網絡提出自資興建行人天橋或隧道等建議,我們會實施合適的措施,包括豁免修訂土地契約的補價,以促進早日落實有關計劃。此外,我們會研究改善牛頭角港鐵站附近的行人隧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及行人設施,為行人提供一個舒適的步行環境,前往觀塘商貿區和海濱。

    為發展九龍東成為一個智慧城市區,我們將於短期內開展一項顧問研究,包括制定框架及為九龍東的智慧城市建議訂定優先次序和推展先導試驗計劃。我們將加強與科研及學術機構的合作,讓市民盡早在九龍東體驗科技與城市發展和管理結合的好處,並會繼續與社會各界發揮「共創共融」的精神,為智慧城市發展定下更鞏固的基礎。同時我們會在九龍東將出售作私人發展的地段加入條款,實施綠色建築設計、提供智能水錶和電動車輛充電設施,以及在合適的地段規定商用停車場提供即時泊車資訊。

    九龍東有潛力供應約500萬平方米商業或辦公室新增樓面。當中兩個行動區可提供的商業樓面將由原先估計約50萬平方米增加至約56萬平方米。九龍灣行動區的未來發展會在信息發放、交通管理、建築設計及設施管理、廢物收集及處理和綠化等方面引入可持續發展概念和智慧城市元素。

    我們正推展兩項有關「飛躍啓德」的規劃及工程研究和籌備早日推出旅遊中樞發展項目。我們會致力在短期內促成更多能吸引市民及遊客參與的盛事和活動,並提供推動親水文化的基本設施。

  4. 樓宇維修和保養

    政府十分關注樓宇業主在委聘外界代理人進行樓宇維修和保養工程時遭遇涉嫌圍標及其他不當行為的情況。對此,政府將繼續採取多管齊下的策略處理這個問題,包括採取執法行動、為樓宇業主提供支援,以及進行宣傳及公眾教育活動。

    為配合其他部門及機構現時對樓宇業主提供的支援,市區重建局(市建局)將推出一項試驗計劃,向計劃進行樓宇維修和保養工程而又參加計劃的樓宇業主提供直接的技術支援。有關技術支援將涵蓋以下範疇:

    1. 市建局將向參加計劃的樓宇業主提供一套「自助工具」,指導他們組織樓宇維修和保養工程。該等工具將包括各種指引及文件範本,以協助業主按恰當採購程序委聘承建商進行工程及委聘顧問監督工程,亦包括其他要訣和指示;

    2. 市建局將安排一名獨立第三方專家,向參加計劃的樓宇業主提供意見。該專家將就所需進行工程的一般範疇及工程費用的預算提供意見。參與計劃的樓宇業主可根據專家的建議,評估工程的投標價格是否合理;以及

    3. 市建局將設立一個電子招標平台,供樓宇業主就委聘承建商進行招標程序。通過招標平台邀請及接收投標意向書和發出招標文件,並在開標前把投標者身分保密,可望減低別有用心的不良分子操控或干擾招標程序的風險。

    我們會繼續與市建局合作擬訂試驗計劃的細節,並於稍後時間再作公布。市建局計劃於本年第二季推出試驗計劃。

  5. 重新規劃將軍澳第137

    作為政府物色合適用地供香港長遠發展的持續工作之一,我們將會進行規劃及工程研究,以重新規劃將軍澳第137區這最後一幅大型,並有潛力作大規模發展的現有市區土地。我們會研究用地作住宅、商業及其他發展的可行性,務求於容納海水化淡廠,並考慮相關因素包括潛在環境影響及交通基建容量等後,善用餘下80多公頃的已平整土地。規劃及工程研究最快可於二零一六年年底/二零一七年年初開展。

持續推行的措施

  1. 增加土地供應

    1. 土地用途檢討

      為應付房屋及其他短中期發展需要,規劃署已檢視現時空置、作短期租約用途,或其他不同的短期、「政府、機構或社區」及其他政府用途的政府土地,以及「綠化地帶」用地。正如二零一四年《施政報告》所宣布,各項土地用途檢討已物色到共約150幅具房屋發展潛力的用地,如能及時修訂有關法定圖則,我們的目標是於2014-15年度至2018-19年度的五年內提供當中大部分用地供興建逾21萬個單位(當中逾七成為公營房屋)。正如二零一六年一月提交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的《土地供應概況》資料文件所述,在該約150幅具房屋發展潛力的用地當中,截至二零一五年底,46幅已完成法定改劃程序作房屋發展,估計可提供共約41 000個住宅單位;另17幅用地已開展法定改劃程序,估計完成後可提供共約33 400個住宅單位1

      有關約150幅具房屋發展潛力的用地是達成未來十年(即由2016-17年度至2025-26年度)興建46萬個單位的房屋供應目標的重要土地供應來源之一。政府會繼續尋找其他有潛力作住宅及其他社會上有更大需求的用途的合適用地。我們亦會考慮在規劃及技術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將部分用地範圍略為擴大。據我們初步估計,此舉可增加約17 000個單位,其中九成為公營房屋單位。

      1 該17幅用地包括三幅城市規劃委員會經考慮後決定回復原來土地用途地帶或不建議改劃作住宅用途的用地,而有關33 400個單位數目已扣除該三幅用地的預計單位數目。

    2. 在規劃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增加發展密度

      政府在二零一四年《施政報告》公布,除了人口比較稠密的港島北部和九龍半島外,位於主要市區和新市鎮的其他「發展密度分區」內房屋用地的准許最高住用地積比率,可整體地適度提高約兩成。要留意的是,個別房屋用地的發展密度不會自動增加,並仍須按法定規劃機制取得城市規劃委員會(城規會)批准(如適用)。截至二零一五年年底,城規會已批准涉及41幅房屋用地的增加發展密度申請,令單位供應量增加約7 750個。

      我們正繼續探討進一步增加啓德發展區內發展密度的可行性,以增加主要用作住宅用途的額外樓面空間。待相關的研究完成後,我們會修改啓德分區計劃大綱圖,以落實額外的房屋及寫字樓供應。

    3. 私人房屋土地供應

      根據二零一五年十二月底的估計,在2015-16年度,不同私人房屋土地供應來源(包括政府賣地、鐵路物業發展項目、市建局項目、私人發展或重建項目)合共可供興建約20 300個單位,超過2015-16年度私人房屋土地供應可供興建19 000個單位的目標。

    4. 探討鐵路沿線的發展機會

      鐵路物業發展項目是私人房屋土地供應的重要來源。自2010-11年度起,共有七個西鐵物業發展項目成功招標,共可提供約11 000個單位。正在籌劃中的其他西鐵物業發展項目包括錦上路站和八鄉維修中心(約8 750個單位)用地。自二零一三年起,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已成功招標八個項目,可提供約15 100個單位。我們會繼續與港鐵公司緊密聯繫,按部就班推展其項目。

      政府將繼續聯同港鐵公司探討現有及未來鐵路沿線車站及鐵路相關用地(例如大嶼山小蠔灣)的發展潛力,以善用有關土地,並按需要對選定的具潛力用地進行規劃及技術可行性研究。

    5. 補地價仲裁先導計劃(先導計劃)

      為加快房屋和其他用途土地的供應,政府在二零一四年十月推出先導計劃,以利便政府與私人土地業權人透過仲裁達成土地契約修訂/換地申請的補地價協議。先導計劃正試行兩年,隨後政府會檢討。根據先導計劃,政府可選擇及提出就某些個案進行仲裁,以釐定須繳付的補地價金額。私人土地業權人同樣可就處理中的土地契約修訂/換地申請提出仲裁要求。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底,地政總署已邀請11宗土地契約修訂/換地個案的申請人透過先導計劃以仲裁方式釐定補地價金額。一位申請人接受仲裁選擇;仲裁庭於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作出裁決,有關的土地交易已完成。地政總署會繼續挑選合適的土地契約修訂/換地個案,邀請有關申請人以仲裁方式釐定補地價金額。

    6. (f)發展前鑽石山寮屋區及石礦場用地

      前鑽石山寮屋區(大磡村)、前茶果嶺高嶺土礦場和安達臣道石礦場的發展均進展良好。前鑽石山寮屋區可提供約4 050個公營房屋單位,前茶果嶺高嶺土礦場用地可提供約2 240個單位,而安達臣道石礦場用地則預計可提供約9 410個單位。此外,我們正研究利用私人發展商的開發能力加快上述發展,並正進一步研究前南丫石礦場發展的財務可行性。

  2. 中長期土地供應

    1. 新發展區及新市鎮擴展

      新發展區是土地供應的主要來源,以應付香港中長期的房屋,以及其他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古洞北和粉嶺北新發展區的法定分區計劃大綱圖已於二零一五年六月獲得核准,洪水橋新發展區的規劃及工程研究亦進展良好。

      古洞北及粉嶺北兩個新發展區,作為粉嶺/上水新市鎮擴展部分,將提供約6萬個新住宅單位,供約173 000新增人口居住。公營房屋(包括公屋及居屋)所佔比例約為六成。此外,新發展區亦會提供約37 000個新增職位。古洞北和粉嶺北新發展區的發展將分期進行,並於二零三一年完成全部發展。

      至於洪水橋新發展區,我們已為該區擬備建議發展大綱圖,可發展土地面積共約442公頃。洪水橋新發展區將會是新一代的新市鎮,容納約215 000人口(包括約173 000新增人口)。新發展區將會新建約60 100個住宅單位,並提供15萬個就業機會。第三階段的社區參與已於二零一五年九月結束,我們會根據有關的技術評估及收到的公眾意見,確定建議發展大綱圖並擬備建議的細節。為了進一步探討將部分「棕地」作業遷入多層大廈的方案,政府會就該議題進行更詳盡的可行性研究。

      此外,我們亦繼續進行擴展東涌新市鎮成為一個更具規模社區的工作。下文第50段詳述有關工作的進度。

    2. 新界的荒廢農地及「棕地」

      為了使現時主要用作工業用途、臨時倉庫或荒廢的農地作更有效益的用途,我們會繼續就元朗南的荒廢或受破壞的農地及鄉郊工業用地進行規劃工作,作為元朗新市鎮的擴展部分,以滿足房屋及其他發展需要,並改善地區環境。就元朗南建議發展大綱草圖進行的第三階段社區參與,已於二零一六年一月展開。

      新界部分棕地有發展潛質,但目前大多已有各自的用途,不可能全部馬上停用。政府正加緊研究如何處理仍有營運需要的棕地作業,並致力研究將部分作業遷入多層樓宇的可能性,以改善新界鄉郊環境,並釋放土地作發展用途。

    3. 發展新界北部地區

      除了古洞北、粉嶺北和洪水橋新發展區外,北部地區仍有大片未開發的土地(包括從禁區釋出的土地)可考慮用作應付香港的長遠發展需要。當局已於二零一四年年初開展初步可行性研究,綜合檢視該區的土地用途規劃,利用該區及其鄰近地方的基建發展,以善用該區的大片土地作房屋、社會和經濟發展。視乎初步可行性研究的結果,我們會探討能否進一步建設一個規模與粉嶺/上水相若的新市鎮。

    4. 維港以外填海及發展岩洞

      我們正為擬議的小蠔灣、龍鼓灘和馬料水填海計劃進行技術研究,包括從工程和規劃兩方面,評估相關計劃的可行性。欣澳填海計劃的研究已進入較成熟的階段。待取得撥款後,我們會儘快為該填海計劃開展規劃及工程研究。

      岩洞發展方面,我們正繼續為搬遷沙田污水處理廠往岩洞的計劃進行詳細設計及邀請公眾參與,以期騰出原址28公頃土地作房屋發展及其他有利的用途。詳細設計工作的進展良好,預計將於二零一七年完成。

      我們繼續為搬遷另外三項政府設施往岩洞進行可行性研究,包括鑽石山食水及海水配水庫、西貢污水處理廠和深井污水處理廠。我們會為這些設施制訂搬遷計劃,以騰出原址共6公頃的土地作房屋發展及其他用途。我們正諮詢公眾,預計將於二零一七年年初完成這些研究。此外,我們亦揀選了一批政府設施進行概括性評估,以制訂計劃將這些政府設施有系統地遷往岩洞,從而釋放更多土地作發展。

      從宏觀角度來看,我們會加強在規劃及工程上有助岩洞發展的指引。我們正擬備全港岩洞總綱圖以界定適合發展岩洞的地區及提供相關技術性資料給有意發展岩洞的人士參考。我們亦會促使在規劃未來的新政府設施時要積極考慮以岩洞形式發展。

    5. 城市地下空間發展

      我們正繼續進行一項全港性的研究,探討在香港市區更廣泛地發展地下空間的機遇和限制。研究結果會為將來於策略性地點發展城市地下空間提供基礎。

      我們於二零一五年六月為銅鑼灣、跑馬地、金鐘/灣仔,及尖沙嘴西展開一項詳細的地下空間發展研究。我們將會為這些地區制訂一套地下空間總綱圖,並物色可優先推行的地下空間發展項目進行詳細評估。我們即將進行公眾參與活動,預計該研究將於二零一七年年底完成。

  3. 大嶼山發展

    1. 東涌新市鎮擴展

      我們已於二零一五年年底完成東涌新市鎮擴展研究,並確定發展的技術可行性。我們將會推展新市鎮擴展計劃,使東涌成為一個更具規模的社區,以及掌握大嶼山各個交通基建項目預期完成後帶來的未來經濟機遇,為當地居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根據建議發展大綱圖,擴展區將提供約49 400個住宅單位及約4萬個就業機會。我們亦建議於東涌東建設商業樞紐區,提供共約877 000平方米的總樓面面積作寫字樓、零售及酒店用途。

    2. 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上蓋發展

      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上蓋發展的規劃、工程及建築研究已於二零一五年一月開展。第一階段社區參與已在二零一五年九月完成,主要就初步發展概念徵詢持份者及公眾人士的意見。持份者及公眾人士普遍接受上蓋發展的初步發展概念。視乎各技術及財務可行性研究的結果,有關發展或可提供達到50萬平方米的總樓面面積,作商業發展及其他經濟活動,以把握港珠澳大橋通車後的橋頭經濟機遇。

    3. 地區改善項目

      我們將繼續逐步落實計劃中的活化梅窩及大澳的改善工程,以及在東涌新市鎮拓展計劃下進行活化馬灣涌。我們正分階段進行改善及擴展越野單車徑網絡,及正改善羗山道及嶼南道的狹窄彎位。我們亦正與相關部門緊密合作以增加在南大嶼的停車位,及監察第一階段放寬旅遊巴士及私家車進入南大嶼封閉道路措施的執行情況。

  4. 商業及經濟用地

    1. 合適的政府用地改作商業用途

      透過把合適的政府用地改作商業用途,所釋放的土地有助增加商業寫字樓供應,從而促進各類經濟活動的發展。政府正繼續把現有核心商業區內的合適政府用地(例如中環美利道公眾停車場、金鐘的金鐘廊和加路連山道政府用地)改作商業用途。

      我們正積極推展將位於旺角的水務署新界西辦事處及食物環境衞生署的辦事處暨車房分别搬遷至天水圍及西九龍填海區欽明路,以騰出有關用地作綜合發展;正研究的用途包括住宅/商業發展、休憩用地、公共交通交匯處,及/或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現有構築物預計於二零二零年年底前完成拆卸,之後用地會騰出作發展。

    2. 活化工廈及工業樓面的供應

      利便舊工廈重建和整幢改裝的措施(活化工廈措施)在二零一零年四月一日生效,並將於二零一六年三月三十一日截止申請。截至二零一五年年底,地政總署在活化工廈措施下共收到192宗申請,其中120宗已獲批准,有關項目可提供經改裝或新建的總樓面面積合共約137萬平方米2

      規劃署最新一輪的《全港工業用地分區研究》(分區研究)3 顯示工廈的使用情況在過去幾年有顯著改善,而中長遠方面,根據規劃署有關《甲級寫字樓、商貿及工業用地的需求檢討》顧問研究的初步結果,工業樓面的需求會持續增長,估計於二零一八年約為1 600萬平方米、二零二三年約為1 700萬平方米,至二零四一年則約為2 000萬平方米。

      2 不包括32宗申請人在獲批後撤回申請/終止已簽立文件個案所涉的樓面面積。

      3 二零一四年分區研究涵蓋「工業」、「其他指定用途」註明「商貿」(下稱「商貿」)、「住宅(甲類)」、「住宅(戊類)」和「綜合發展區」內的現有工廈;而二零零九年分區研究則只包括「工業」及「商貿」地帶。

  5. 起動九龍東

    起動九龍東辦事處繼續積極推展「起動九龍東」政策的措施。我們透過不同的公眾參與活動吸納公眾意見,將概念總綱計劃持續演進,並於二零一五年一月公布概念總綱計劃4.0版本。

    九龍東現時的商業/寫字樓樓面面積已超過200萬平方米。預計未來九龍東的總供應量有潛力增至約700萬平方米。自二零一二年起,九龍東共有25個新建/改建私人商業/寫字樓發展項目完工,新增商業/寫字樓樓面面積約有48萬平方米。我們預計在未來五年,九龍東可再提供約80萬平方米的商業/寫字樓樓面面積,包括自2012年起出售的5幅政府土地所提供的約27萬平方米樓面面積。九龍東商業/寫字樓供應量將持續增長。

    為加快釋放九龍東的發展潛力,我們正續步安排搬遷九龍灣及觀塘兩個行動區內一些現有的政府設施,包括驗車中心、廢物回收中心及駕駛考試中心,從而釋放潛力提供更多商業寫字樓樓面面積。

    我們會繼續把「易行」九龍東的概念全面地在九龍灣及觀塘商貿區推展,改善行人環境及交通狀況,包括為於九龍灣港鐵站旁加建行人天橋進行初步設計,加強與未來的東九文化中心及附近一帶住宅區的連繫。我們繼續以「共創共融」的精神,與不同機構和各政府部門合作推行優化後巷計劃,進一步改善行人連繫。

    在改善環境方面,觀塘海濱花園(第二期)已於二零一五年五月開放給市民使用。另外多項公共空間及優化工程亦已分別進入不同的規劃和實施期,其中包括改建駿業街遊樂場、重置成業街休憩花園為翠屏河公園、重置駿業街遊樂場的球場、改善臨華街遊樂場和海濱道公園及相關公共空間。另外,我們繼續不斷豐富及更新起動九龍東辦事處網頁所設的綠色建築地圖,標示九龍東範圍內達到「綠建環評新建建築」金或鉑金認證級別的綠色建築。區內已有19座建築物達到上述認證級別。

    起動九龍東的其中一個發展策略是多元化。我們會繼續在九龍東提供給文化藝術和創意產業營運的空間,當中包括善用天橋底的地方。我們已選出一個非牟利機構營運「反轉天橋底一二三號場」。我們會採用「地方營造」的策略來將這些空間改造成設計獨特、充滿活力、擁有與文化、藝術、休閒和綠色健康城市有關的設施配合觀塘海濱的發展。

    將九龍東轉型為第二個核心商業區,是複雜的市區轉型過程,當中我們須平衡各持份者的不同需要。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辦事處共舉辦了超過380場簡介會、座談會、工作坊、研討會、展覽及參觀,參加者超過1萬人。除此之外,不同團體在「反轉天橋底一號場」及啓德跑道末端亦舉辦了約100項「地方營造」活動,一共超過12萬人參與。起動九龍東辦事處會繼續與社區緊密聯繫,聆聽市民的意見,以完善我們在九龍東的工作。

    啓德發展計劃正在分期落實中,而相關的基礎設施工程的進度理想。北停機坪東部的基礎設施工程已於去年完成,而南停機坪及前跑道的基礎設施現時正在施工中。我們於二零一五年十月展開了「九龍東環保連接系統」的詳細可行性研究,評估各種環保公共交通模式,並揀選最適合的模式來制訂一個綜合多模式連接系統,以加強九龍東區內的整體交通連繫。我們會於二零一六年進行諮詢,並收集各持分者對九龍東環保連接系統的意見。

  6. 樓宇維修及市區重建

    1. 加強香港的樓宇安全

      政府將繼續採取一套多管齊下的方法加強本港樓宇安全。當中,屋宇署將繼續在針對懷疑有住用分間單位的工業大廈的執法行動中,加強檢控未履行法定命令的業主。我們亦會繼續與香港房屋協會和市建局緊密合作,通過樓宇更新大行動、樓宇維修綜合支援計劃及其他支援計劃,協助有需要的業主進行維修和保養工程。至於宣傳方面,我們會繼續透過各種度身訂造的宣傳渠道推出各項公眾宣傳措施,在本港培養樓宇安全的文化,傳遞有關樓宇安全的信息。

    2. 市區重建

      政府在二零一一年二月二十四日公布《市區重建策略》(二零一一年《市區重建策略》)。按照二零一一年《市區重建策略》,市建局將透過自行提出開展重建項目,以及就大廈業主根據「需求主導」重建項目先導計劃(「需求主導」計劃)聯合建議在其地段/大廈開展重建項目的事宜作出回應,繼續在重建工作上擔當「執行者」的角色。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底,市建局自成立以來合共開展了47個重建項目;有關項目已經/可以提供合共約13 800個住宅單位。

      與此同時,市建局亦透過協助舊樓業主集合業權,從而在市場上聯合出售物業以作重建,繼續擔當「促進者」的角色。市建局於二零一五年十一月推出經修訂的中介服務先導計劃;在經修訂的計劃下,每個中介項目的處理時間由兩年縮短至九個月。

      巿建局撥款五億元成立獨立運作的市區更新信託基金,資助為受市建局重建項目影響的居民提供援助和意見的社區服務隊。二零一二年,基金推出市區更新文物保育及地區活化資助計劃(資助計劃),至今已有七項由社區團體建議的項目獲批資助。基金的董事會已就資助計劃的運作進行檢討,並於二零一五年十月十五日推出第三輪的資助計劃。本輪計劃將於二零一六年三月三十一日截止申請。

      在二零一五年《施政報告》中,行政長官表示應探討如何透過市建局及其他公共或非牟利機構增加資助出售房屋的供應,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更多選擇和置業機會。回應行政長官的建議,市建局董事會通過將其位於啓德沐翠街3號(新九龍內地段第6515號)4發展項目的338個住宅單位作資助出售房屋用途。市建局已於二零一六年一月四日推出啓德資助出售房屋計劃。

      4 政府原本以私人協約方式將有關地段批予市建局,只作推行「樓換樓」計劃,以照顧受市建局重建項目影響的合資格前業主。

    3. 升降機及自動梯

      機電工程署(機電署)會繼續執行《升降機及自動梯條例》(第618章),包括為合資格人士註冊,以及為負責人5(包括樓宇業主)提供支援協助他們管理升降機及自動梯、執行巡察、推廣優化舊式升降機及推行公眾教育,加強公眾對升降機及自動梯安全的知識及負責人在《升降機及自動梯條例》下需履行的責任。經諮詢升降機及自動梯安全諮詢委員會後,機電署在二零一五年進行了多項工作,包括發布私人住宅及商業樓宇的升降機保養價格資料以供公眾參考,制作宣傳短片向公眾介紹升降機及自動梯的安全裝置,並推出《優質升降機服務認可計劃》。

      5 負責人是指升降機或自動梯的擁有人或任何人士擁有升降機或自動梯的管理或監控權。

  7. 海濱發展

    政府會繼續與海濱事務委員會攜手,於有關海濱的規劃、土地用途及城市設計融合公眾參與,貫徹保護維多利亞港及美化其海濱,以供大眾享用的目標。

  8. 加強對外聯繫

    自從二零一三年七月起展開工程以來,蓮塘╱香園圍口岸的建造工程進展良好。計劃中最後兩個大型的工程合約,包括連接路北段及旅檢大樓,亦分别於二零一五年六月及七月相繼動工。我們會致力於二零一八年完成整個新口岸的工程。

  9. 單車徑網絡

    我們正繼續分階段發展一個完善的新界單車徑網絡。自從二零一四年開放由馬鞍山至上水一段長30公里連續的單車徑予公眾使用後,我們仍繼續致力推展其餘單車徑路段的規劃、設計及建造。如獲立法會批准相關撥款申請,我們計劃於二零一六年四月動工興建由上水至元朗段的單車徑,並預期於二零一九年十二月完成。同時,我們正檢討荃灣至屯門段的單車徑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