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會繼續促進九龍東轉型為另一個核心商業區,以支持香港的經濟發展。現時九龍東的商業/寫字樓樓面面積約有240萬平方米,未來有潛力再提供約460萬平方米(包括啓德發展區的180萬以及56萬來自兩個行動區)。起動九龍東措施已在觀塘及九龍灣匯聚市區轉型的動力。我們會將措施延伸至新蒲崗,尤其注意加強連繫、改善環境,以及增添活力和推動多元發展。
我們會繼續在九龍東推展「易行」的概念,以改善行人環境。這包括為於港鐵九龍灣站B出口旁加建行人天橋進行詳細設計,以加強與未來的東九文化中心及附近一帶住宅區的連繫,為擴建連接牛頭角站的行人隧道進行設計,並研究在九龍灣站A出口附近提供橫跨觀塘道的新行人天橋,以及在近兆業街提供另一道橫跨偉業街的行人天橋的可行性。
除駿業街遊樂場及翠屏河公園正進行的休憩用地項目外,我們會推展九龍東其他公眾休憩用地改善計劃。
香港建造業近年正面對建造成本高昂、技術工人短缺及生產力下降的挑戰。政府正積極推動科技應用及創新的建造方法,以提升生產力和成本效益。
建造業議會(議會)將於本年年底前成立新的建造業創新及科技應用中心(創科中心),提供有關本地及海外建造科技的最新資訊,並支援中小型企業的採用。創科中心將致力作為領導業界和需求所驅動的創新中心,聯繫企業、大學、研究和開發中心及合適的公共部門,以支持整個建造業界的創新轉型。創科中心的長遠目標是建立一個全球研究網絡,促進不同專業上的研究和應用以提升生產力。
建築信息模擬技術可讓建造業專業人士在虛擬環境中進行設計和建造工作,盡量減少建造過程中的變更,同時減低風險,明確各階段包括操作及設施管理的項目成本。政府除了於二零一八年開始在主要政府基本工程項目中的設計和建造採用該技術之外,亦會與議會合作,加強培訓相關專業人士,制定技術標準和指導方針,並鼓勵在私人工程項目中使用此技術。
政府正協助業界建立具規模和高度自動化的鋼筋預製工場,以生產預製鋼筋組件,並鼓勵業界在建築工程項目中盡量使用。
我們將會與建造業界合作推行「組裝合成」建築法。透過採用「先裝後嵌」的概念,以製造業生產的模式,在預制場先完成人手密集的傳統工序,例如室內裝修和屋宇設備工程等,然後把已完成預製預裝的樓房單位運送至工地裝嵌。「組裝合成」建築法能夠提升生產力、縮短施工時間、提高安全水平、以及提升建築質量。我們正考慮在公營建築項目上先行先試「組裝合成」建築法,為業界起示範作用。
基建發展將維持在高水平。連同私人界別的建造工程需求,議會預測在未來十年,香港每年的整體工程量將超過2,500 億元。我們聯同議會一直採取多管齊下的措施,以維持一支有足夠數量並具質素的建造團隊,應付業界未來人力需求。
自二零一零年起,我們獲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批准,撥出合共4.2億元予議會,加強對本地建造業人員的培訓及推廣工作,以吸引更多新血。由二零零九年一月至二零一七年八月,議會已培訓超過27 000名半熟練及熟練技術工人。議會在二零零九年及二零一六年的每年培訓總量分別為900人及5 200人,增幅達470%。議會進行的形象追蹤調查結果顯示,有興趣入行的受訪年輕人比率,由二零一一年只有約8%,大幅上升至二零一七年約24%。同期,註冊普通工人及半熟練/熟練技術工人人數亦分別上升35%及115%。各項培訓及推廣措施的進展載於附件二。
議會正加強培訓工作,以優化合作培訓計劃及提升現職普通工人(包括少數族裔工人)的技能。為推動承建商及其分包商更積極地培訓技術工人,我們於二零一七年八月推出新措施,在工務工程的標書評審制度中,引入有關工人培訓的技術評分。
為培訓更多優質而專業的建造業從業員,議會將於二零一八年上半年成立香港建造學院。除了優化現行的工藝培訓課程以配合科技發展外,學院計劃開辦獲資歷架構認可的課程,例如文憑課程(資歷架構第3級),為建造業技術工人及其他從業員提供清晰的晉升階梯。在香港建造學院成立後,議會計劃將每年培訓約5 000名畢業學員增加至超過8 000名。同時,政府正探討選用一幅位於大埔的土地,供議會興建多層校舍,以配合香港建造學院的成立。
我們預計基本工程的年度開支在未來數年將會上升至每年超過1,000億元的水平。隨着持續增加的項目複雜性以及日漸提高的公眾期望,我們認為有迫切需要加強主要工程領導人才的項目管理能力和領導技能。我們會參考海外的經驗,研究成立「主要工程項目領導人員學院」,專責提供具持續性的高級領導人才的專業培訓,讓政府專業人員能夠以世界級水平的技能去推展工務工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