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一题:措施确保香港有充足的食水供应

以下是环境运输及工务局局长廖秀冬博士今日(十二月十五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石礼谦议员的提问所作的口头答复:


问题:

据报,广东省正面对五十年一遇的旱灾。迄今为止,省内百分之六十五的地方已受到影响,导致农作物严重失收。内地有关当局表示,他们只能在2005年上半年维持按协定供水量向香港供应食水,但对于其后的供水量则不能作出保证。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当局已经或将会采取甚么行动,应付输港食水供应量将有所减少的问题;及

(二)当局会否开拓其他食水供应来源;若会,详情是甚么;若不会,原因是甚么?

答复:

主席女士:

(一)政府采取的“全面水质管理”政策,包括提供有效率和可靠的食水供应服务,保存和保护水资源及其环境,以及在相当切实可行的情况下,尽量循环用水。香港的东江水供应可追溯至六十年代中期。当时内地的最高领导层极为重视向香港供应淡水,因此保证东江水的供应源源不绝。这个承诺在过去四十年维持不变;温总理更一再强调这个承诺会持续下去。而广东省当局亦在近期向我们作出有关保证。

尽管如此,水仍然是宝贵的天然资源,政府和每一位市民都有责任节约用水。虽然截至2004年12月6日,香港水塘的总存水量保持约82%的良好水平,但鉴于广东省出现旱灾和水源短缺情况,我们已采取以下行动,以防患于未然:

(i)我们会继续通过既定渠道,向粤方表达我们对当地目前的旱灾的关注,以期密切监察和复检供水情况;

(ii)我们已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不断向市民灌输“节约用水”的概念。我们现正制作电视和电台广告,使市民加深认识节约用水的重要;

(iii)我们已采取能鼓励市民节约用水的收费制度;及

(iv)我们已在合乎成本效益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用海水冲厕,以减少使用食水冲厕。

(二)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开拓新的水资源对香港极具策略意义。由于开发新的水资源需时颇长,水务署早于九十年代后期已展开一连串可行性研究,以期开发其他水资源,满足香港未来的需要。在2002年,水务署认定了三个技术上可行的方案,能够显着增加水资源。这三个方案是扩大集水区、海水化淡及废水循环再用。

扩大集水区的开发单位成本最高,而且可能造成重大的环境影响,因此暂时不予优先考虑。至于海水化淡,我们已展开详细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藉着设立和营运一间海水化淡试验厂,选定最适宜在香港沿岸水域使用的技术,以及评估这些技术的单位成本。试验厂在上月启用,预期可在明年下半年得出初步结果。

废水循环再用方面,政府现正重点研究从污水处理厂排出的废水“回收”可以再用的水,作各种非食水用途。要确保“回收水再用”的做法取得成效,必须得到市民的支持和接受。我们会进行试验计划,测试有关技术,并评估市民对回收水的看法。

首项回收水再用试验计划现正配合昂平吊车项目进行,经三级处理产生的回收水会用作冲厕用途。试验系统预期在2005年年底吊车启用时,与该处的污水处理厂一同开始运作。我们现正策划另一项回收水再用计划,把石湖墟二级污水处理厂排出的废水作进一步处理,以产生回收水供附近使用者冲厕和灌溉花木,或者作其他非食水用途,例如清洗街道。待所需的规划和详细设计工作完成后,这项计划将在2006年展开。

为了加强市民对回收水的信心,上述两项试验计划会同时进行周全的抽样化验,以监察水质和与健康有关的数据。我们也会推行各项宣传和教育活动,并收集市民大众的意见。

上述各项试验计划在未来数年陆续得出结果后,政府便可检讨长远的水资源计划,确保香港未来有充足的食水供应。

二○○四年十二月十五日(星期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