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留意到,有团体提出声称可以替代新界东北的“双南方案”,我们回应如下:

首先,“双南方案”中的“古洞南”及“元朗南”所涉及的范围,实质上已被当局纳入正在进行的“元朗南房屋用地规划及工程研究”(下称“元朗南研究”),以及“发展新界北部地区初步可行性研究”,两者都已经是政府开发新增土地的措施之一,并且已经计在未来房屋及其他用地的供应规划之内,并非如有关团体声称般“可以作为新界东北的替代方案”,该两个发展规划在进度和时间上,均远比古洞北及粉岭北新发展区计划落后。

早于2012年展开的“元朗南研究”,现在刚进入第二阶段社区参与活动,正收集公众就“初步发展大纲图”的意见。元朗南预计可提供约26 000个公私营单位,公营单位占六成。但现时仍未有详细发展计划,因此不论从规模及时间上,发展元朗南不可能替代古洞北及粉岭北新发展区。

另一方面,“元朗南研究”的顾问初步估计,研究范围内超过八成土地属于私人土地,区内有逾百个零散分布的住用构筑物,及约800多个露天仓和工场,除了受影响的当区居民外,营运者及工人估计亦为数不少,因此有关发展计划的清拆安置工作,绝不会比古洞北及粉岭北新发展区简单。

我们Facebook早前有关“元朗南”的post:
goo.gl/7FYNK0

至于发展粉岭高尔夫球场的提议,当局已经在今年1月将高球场和周边范围纳入《发展新界北部地区初步可行性研究》,预计稍后会谘询公众。现时由于仍未有相关技术可行性研究的资料,因此有关团体提出该处可提供34 000个单位,现阶段并无实据支持。而即使假设有关土地可发展,也需进行多项技术工作,因此在时间上亦不可能替代研究已久的古洞北及粉岭北新发展区。

事实上,无论任何土地要作发展,当局同样要经过规划、环境和工程研究、公众参与、各种技术评估,以及制订分区计划大纲图等。这方面的工作一般需要颇长时间,即使古洞北及粉岭北新发展区的规划亦经历十多年。现时下结论声称粉岭高尔夫球场可作房屋发展并且较两个新发区更早落成,尚欠充分论证。

现时古洞北及粉岭北的规划,已经考虑到该两个新发展区作为现有粉岭/上水新市镇的扩展部分,邻近现时或已规划的交通及其他基建,可与现有新市镇整合为人口规模约46万人的粉岭/上水/古洞新市镇,以更有效共用资源。而落马洲支线已经预留古洞站,规划作为古洞北新发展区市中心。放弃有关规划而保留现有寮屋和农地不作发展,并非合适的土地利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