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蓝屋 新旧共融

游走于湾仔的大街小巷,你会发现一些建筑物仍然保留昔日旧城的生活气息。蓝屋建筑群位于石水渠街,由建于20至50年代的3幢唐楼(分别是蓝屋、黄屋和橙屋)组成,是「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第二期项目之一。我很高兴看到透过居民和不同持份者长期的努力和参与,蓝屋建筑群已经复修完成,为社区带来新的面貌。作为全港首个以「留屋留人」方式来活化的历史建筑,这里沿用原本住宅的用途外,亦见证唐楼和社区文化的变迁。我早前探访过两户新旧街坊,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想借此与大家分享。

考虑到蓝屋建筑群的历史和建筑价值,古物谘询委员会在2000年将蓝屋列为一级历史建筑,并于2010年将黄屋列为三级历史建筑。我到访的蓝屋以砖木结构为主,为现时香港仅存有阳台的唐楼。工程和技术团队在复修过程中花了不少精神、心思和时间,尽量确保建筑群外貌及单位内部「原汁原味」保留下来。除了独特的墙身颜色外,现时蓝屋内仍然保留住经典的木楼板、木楼梯、木窗框、木门、地砖等,阳台的铁铸栏河亦维持20年代的几何图案装饰,为这幢港式战前唐楼增添几分怀旧感。

妥善安排 共居模式

在整个复修过程中,除了要确保「留屋留人」的概念得到落实,选择留下的旧居民能获得妥善的居住安排外,营运团体圣雅各福群会还推出了「好邻居计划」,引入新租户住客,让对共居和社区参与有兴趣的人士加入,与旧住户成为「好邻居」,一同建立一个共居的模式,促进社区关爱共融文化持续发展。

现时蓝屋建筑群共有32个单位(包括地铺),除了原有8个租户迁回外,「好邻居计划」将12个单位公开招租,其中7个较大的单位在蓝屋,由572呎至847呎不等。我知悉新租户已陆续迁入,而楼下店铺如甜品屋、素食店等亦准备开张,相信日后会更加热闹。

邻里互助 共用空间 

我早前探望过年届八十多岁的旧住户「四妹」婆婆,她现时与儿子和孙儿三代同住。她很高兴在蓝屋复修后能够继续在这里居住,且环境、设施改善了不少,例如屋内设有独立洗手间和厨房,出入也有升降机等,而困扰她们家人多年的木蝨问题,亦随蓝屋复修完成后得以解决。我乐见「四妹」婆婆平日热衷于参加社区活动,更曾在飞镖比赛中获奖,可谓身手敏捷,希望她们一家在蓝屋生活愉快,结识到更多新的好邻居。

另外,我探访了一对准备结婚的年轻人。刚好迁入单位约一个月的敏仪告诉我,她本身在湾仔区居住,对这区有独特的感情,她和未婚夫Pako知道蓝屋建筑群有「好邻居计划」,觉得十分有意义,便立即申请,幸运地获挑选成为蓝屋建筑群的一份子。现时她已经习惯新的生活环境,期望与Pako在蓝屋展开新生活,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推广睦邻互助的精神。

要打破邻里隔膜,可以从建立社区氛围入手。我留意到蓝屋建筑群内设有不少公共空间,例如内园设有一个开放的园地,建筑群之间亦有连接桥等,让居民有更多活动空间和联系,促进他们与社区的互动。不同团体不时会在内园举办不同的社区活动,例如街坊共餐聚会、亲子活动、环保日、放映会、墟市等,鼓励居民投入社区生活,并期望好邻居自发组织街坊活动,共同活化社区。中秋佳节将至,我知道蓝屋建筑群将会举办中秋晚会,新旧街坊聚首一堂,相信届时必定非常热闹。

活化历史建筑 持之以恒

随着时代变迁,社会不断发展,如何保留昔日的建筑,留住「那些年」香港的情怀,的确需要花上不少功夫。我们乐意保持谦卑的心,对不同意见持开放态度,希望在发展与保育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

其实自2008年开始,发展局便推出「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希望通过计划为政府拥有的历史建筑物色合适的活化用途,至今计划已进入第五期,活化项目达19项,包括旧大澳警署、雷生春、美荷楼、前北九龙裁判法院、前荔枝角医院、湾仔蓝屋建筑群、旧大埔警署、九龙城石屋等,整体成效不俗。我期望计划得以延续,欢迎更多机构踊跃参与,一起为活化香港历史建筑共同努力。

 

请按上图观看影片
蓝屋已经复修完成,为社区带来了新面貌。
蓝屋已经复修完成,为社区带来了新面貌。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中)、发展局局长黄伟纶(右三)、圣雅各福群会执行委员会主席李国宝博士(左三)及其他嘉宾早前主持「We哗蓝屋」-活化蓝屋建筑群开幕典礼。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中)、发展局局长黄伟纶(右三)、圣雅各福群会执行委员会主席李国宝博士(左三)及其他嘉宾早前主持「We哗蓝屋」-活化蓝屋建筑群开幕典礼。
黄伟纶局长(左)对蓝屋旧住户「四妹」婆婆的居住环境改善了不少而感到欣慰。 
黄伟纶局长(左)对蓝屋旧住户「四妹」婆婆的居住环境改善了不少而感到欣慰。 
黄伟纶局长(右)探访了一户新租客,知道敏仪参与了蓝屋建筑群「好邻居计划」,日后会和未婚夫Pako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黄伟纶局长(右)探访了一户新租客,知道敏仪参与了蓝屋建筑群「好邻居计划」,日后会和未婚夫Pako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黄伟纶局长(右)探访了一户新租客,知道敏仪参与了蓝屋建筑群「好邻居计划」,日后会和未婚夫Pako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黄伟纶局长(左三)感谢圣雅各福群会、社区文化关注、香港文化遗产基金会、蓝屋居民权益小组积极参与蓝屋建筑群活化计划。
黄伟纶局长(左三)感谢圣雅各福群会、社区文化关注、香港文化遗产基金会、蓝屋居民权益小组积极参与蓝屋建筑群活化计划。
整个蓝屋建筑群除了原有8户租户迁回外,「好邻居计划」有12个单位公开招租,其中7个较大单位在蓝屋,面积572至847呎。图为其中一个示范单位。
整个蓝屋建筑群除了原有8户租户迁回外,「好邻居计划」有12个单位公开招租,其中7个较大单位在蓝屋,面积572至847呎。图为其中一个示范单位。
蓝屋建筑群内设不少空间,如开放园地、连接桥等,促进居民与社区的互动。
蓝屋建筑群内设不少空间,如开放园地、连接桥等,促进居民与社区的互动。

2017年9月24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