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局長在廈門出席「2016世界城市日論壇」致辭全文(只有中文)(附圖)

以下是發展局局長陳茂波今日(十月三十一日)在廈門出席「2016世界城市日論壇」的致辭全文:

尊敬的易副部長(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易軍)、洪副省長(福建省副省長洪捷序)、張副市長(廈門市副市長張毅恭)、Dr Kacyira(聯合國人居署副執行主任Aisa Kirabo Kacyira博士)、各位代表、各位嘉賓:

上午好!我很高興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出席今天在廈門舉辦的2016年世界城市日論壇。

現時集約發展的模式

香港地少山多人多,總面積只有1 100多平方公里,人口720多萬,已建設的土地面積更只佔總面積約百分之24,是一個典型的高密度城市。據一家顧問公司統計,以已發展地區的面積計算,香港的人口密度達到每平方公里27 000人,是排第二位的新加坡的兩倍有多、是排第三位的首爾的三倍。跟內地城市比較,衡陽市是內地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平均每平方公里已發展土地的人口也只是17 000;至於大城市如上海、武漢,人口密度才是每平方公里6 000人左右;而廈門則是約2 400人。任何來到香港的訪客,均會對這城市的發展密度感到驚訝,但是卻感覺挺不錯,很方便的,這是甚麼原因呢?因為我們將已建設地區集結於四分之一的土地面積上的同時,保留了香港大部分的郊外環境,以保育大自然、推動生物多樣性,並為市民提供舒展身心的空間。這種城市、鄉郊、郊外及大自然特色融洽並置,渾然一體的特色,正是香港的標誌。香港市民要到郊野或者海灘,交通很方便,需要的時間都很短。

概括而言,香港一貫奉行集約式的發展模式,透過結合混合式的土地利用、運輸及環境的綜合規劃,推動有效利用土地、運輸、基建及公共設施。我們把坐落或鄰近鐵路站的地區,作較高密度的發展。這個以公共交通為主、以鐵路為骨幹的交通運輸模式,促進了城市的流動性,並在可發展用地稀少的情況下善用都市空間,並減少車輛架次,為環境帶來裨益。

現時香港每天約有1 260萬人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包括鐵路、巴士、小型巴士、電車及渡輪。而當中鐵路佔了約四成。目前,香港約45%的人口和75%的工作職位位於鐵路站500米範圍之內。根據我們在二○一四年公布的鐵路發展策略,在二○三○年代中期各項鐵路延線相繼落成後,鐵路站500米範圍內可覆蓋的人口和就業職位將分別增加至75%和85%。故此,我們會透過在鐵路載客範圍內作出更佳的行人環境規劃,鼓勵公眾以步行配合鐵路作為綜合交通模式。事實上,我們未來的多個新發展區均設有鐵路站,並輔以低碳環保的交通系統或工具,以及完善的行人路和自行車網絡,以達至更好的連接。

香港2030+

上星期,我們剛開展《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的公眾參與活動。《香港2030+》將為香港跨越2030年的規劃、土地及基建發展,以至建設環境及自然環境的塑造提供指引。事實上,自從一九七○年代開始,我們大概每十年便會做一次這樣長遠策略性空間規劃。過去十年,世界經濟情況轉變急劇,科技創新大大改變了商業模式和人的生活。香港作為國際城市,身處全球化的世界棋局當中,對外對內均面臨重大挑戰。對外,我們正面對全球及外圍區域競爭激烈的環境。在鄰近地區,特別是內地及東南亞,不少主要城市均正在全速發展,務求能在這東半球前所未見的經濟增長中分一杯羹。此外,隨着未來數年各個大型區域運輸基建發展項目相繼落成,香港與正在迅速發展的珠三角,以至更廣泛地區的地理連繫及經濟融合將日益密切,為我們同時帶來無限的機遇和挑戰。對內,我們的社會正急速老化,而香港樓宇的老化速度,更過之而無不及,意味着為房屋、經濟活動及社區設施提供可發展用地的需要迫在眉睫;同時,市民亦普遍要求享有更優質的生活。因此,香港必須全面迅速回應,迎接挑戰並抓緊嶄新的機遇。

我們跨越2030年的規劃願景,是香港繼續成為宜居、具競爭力及可持續發展的「亞洲國際都會」。我們的發展策略有三項基本目標:(一)提升香港這個地少人多的高密度、集約發展的城市的宜居度;(二)迎接經濟挑戰及機遇;以及(三)創造容量以達致可持續發展。這個策略性規劃將為香港跨越2030年的規劃、土地及基建發展,以至建設環境及自然環境的塑造提供指引。讓香港市民能享有更舒適的生活環境、更優質的服務和設施,以及貼合個人喜好的文娛康樂活動,從而有更充實和多姿多采的優質生活。在推展發展項目時,我們必須奉行可持續發展的概念,並尊重環境。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其中幾點思考:

(一)雙老化的挑戰
 
(1)人口
 
按照最新推算,在大概五十年後,香港平均每三個人當中便有一位是65歲或以上長者。高齡長者(即85歲或以上)佔整體人口的比例將由現時的2.2%,增加至10.1%。人口老化不但令勞動人口減少,同時亦會增加各項社會服務及設施的需求。

有見及此,我們將會繼續推廣「長者友善」的規劃及設計概念,顧及長者在住屋、健康護理、社區及社會福利服務方面的需要,以及推動「居家安老」的理念,務求為香港締造一個家庭友善、長幼共融的建設環境。

(2)樓宇
 
按推算,到二○四六年樓齡在70年或以上的私人住宅單位總數將會達33萬個,是現時的三百倍,而且絕大部分是在我們的市區。
 
故此,我們必須繼續推進重建、復修、活化及保育措施,以及加強市區更新的力度及政策,以活化殘舊的城市結構。
 
(二)提升宜居度
 
我們會透過促進八項城市特質去提升香港宜居度,令它具備集約、相互緊扣、獨特、多元及充滿活力、健康、以及共融互助的特質,並優化新發展區及改造稠密發展的市區,提供優質生活環境,支援不同年齡人士。未來,我們在人均政府、機構及社區用地供應目標為3.5平方米,較沙田新市鎮的2.2平方米高。在改善藍綠資源、建立健康城市,重塑公共空間方面,未來人均休憩用地供應的目標將由不少於2平方米增至2.5平方米。此外,我們將在進行規劃和城市設計時,進一步注入都市氣候及空氣流通的考慮因素,及「動態設計」元素,以鼓勵市民多做運動和注重健康,例如多步行和多騎自行車。
 
(三)提升容量
 
(1)環境容量
 
我們在發展土地的同時,亦要積極提升環境容量,促進可持續發展。環境容量是指一個環境對維持人類活動和生物多樣性的能力。在天然資源有限的前提下,我們不但要確保發展不會對環境造成不可接受的影響,亦要考慮如何改善整體的環境。我們必須主動改善及提升環境容量,例如善用「藍綠資源」,並推行綠色基建,務求促進一個可持續的環境,並豐富生物多樣性。
 
所謂藍綠資源是指郊野公園、維多利亞海港、海灘、河道、公園、濕地,以及水塘等。我們建議善用藍綠自然資源,締造優質生活環境,例如現有的自然地帶可結合新市區的綠地,形成綠色走廊,讓城市人能多親近大自然。此外,我們可以利用綠化和生態水力學措施活化已渠道化的河道,以促進生物多樣性,並開闢設河畔休憩空間及藍色和綠色走廊。
 
社會不斷進步,市民也越來越關注生態環境的保育。因此我們會保護保育價值高的地方,優先發展已受破壞的土地以及在建設地區邊緣已荒廢或低保育價值的地區,同時建議在維多利亞海港以外進行填海。我們在發展的同時,必定會致力把環境保育和生物多樣性納入規劃考慮,以創造、提升及再生環境容量,並改善香港的環境。
 
(2)發展容量
 
我們在2030+規劃中為發展容量提供了10%緩衝,預留一定彈性以應付環境出現轉變時的需要。此外,我們會採用較以往為高的比率來規劃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及休憩用地,以改善市民生活空間。我們亦會提倡以全面且開放的思維,重塑公共空間,供市民享用;並推行智慧、環保及具抗禦力的城市發展策略。
 
(四)城、鄉、自然環境共融
 
隨着人口的急速增長,香港發展了三代共九個新市鎮,過去,這些新市鎮的發展都採用城鄉二元分割的概念,把城市與鄉郊的發展清晰分隔開來。隨着市民對提升生活質素的期望不斷提高,對鄉郊保育的興趣日隆,我們提出採用更和諧的發展方法,促進城、鄉及自然共融。在具備鄉郊和自然特色的地區,在可行的情況下我們會盡量保留這些特色,包括地形地標、鄉村、文化遺產和農業活動,使其與新規劃的住宅和就業樞紐和諧結合。
 
(五)居所與職位地點的分布
 
透過在市區核心以外創造更多職位,有助改善現時居所與職位地點分布失衡的情況。現時香港,都會區佔全港人口59%,卻佔全港職位76%;新界佔全港人口41%,但衹佔職位的24%。根據2030+規劃,都會區佔全港人口及職位的比例會分別下跌至約45%及約62%;而新界的比例則會分別由現時上升至約55%及約38%。令居所與職位的分布更合理,節省市民上下班的交通時間、減輕對交通基建的壓力、並節能環保。
 
結語

香港的策略性長遠空間規劃是以人為本、尊重自然、低碳智慧、多元共融、共議共建和成果共享的。我們的目的是要讓市民大眾有一個更宜居的生活環境、有各展所長的就業機會、同時為城市的競爭力及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我很高興今天有這個機會,可以跟大家分享香港在城市規劃和發展方面的一點思考,我很期望今天可以和來自世界各地和內地各專家和同行朋友們交流想法和經驗,讓我們把各自的城市建設得更宜居、更美好、讓人民生活得更幸福。
 
謝謝!

2016年10月31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5時03分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今日(十月三十一日)在廈門出席「2016世界城市日論壇」,並發表主題演講,介紹《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