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十二題:香港的食水供應

以下為今日(四月二十一日)立法會會議上馮檢基議員的提問和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的書面答覆:

問題:

近月內地西南部(包括雲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等)出現百年一遇的嚴重旱情,受災人數超過6千萬。有內地氣象專家估計,在全球氣候變暖和厄爾尼諾現象的背景下,中國西南部持續出現氣溫高及降雨少的天氣,是形成今次大旱的主要原因。有評論指出,雖然今次災情未有對廣東地區河流的水源造成即時影響,但這反映氣候變化對人類生活的影響越見明顯,長遠而言可能對本地水資源構成壓力。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過去5年,有否就氣候變化和一些中長期的氣候現象(例如厄爾尼諾現象)可能對內地東江水水源和本港降雨量造成的影響進行研究,並就未來可能出現水資源減少的情況制定應對策略;若有,結果為何;若否,當局會否進行相關研究;

(二) 鑒於現時本港的食水供應中約有七成多依靠東江水,其餘兩成多則主要來自本地集水區收集的雨水,雖然現行的東江水輸港協議已保證香港獲得穩定的食水供應,但有評論指出,在內地經濟快速發展對水的需求上升,以及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下,長遠難免出現水資源短缺,當局在節約用水、水費釐定和開發新的水資源方面有何具體的策略;及

(三) 鑒於當局曾研究以逆滲透技術進行海水化淡,並確認在本地採用該技術的可行性,當局會否參考新加坡和澳洲的成功經驗,考慮在中長期內建立採用該技術的海水化淡設施,以增加未來水資源的供應渠道,減少嚴重缺水的風險?

答覆:

主席:

現時香港水塘的存水量尚算充裕,加上東江水的供應,市民可享有穩定的食水供應。我們預計現時依靠東江水及本地水源的供水安排,足夠應付香港至二零三零年的食水需求。儘管如此,我們必需居安思危,讓香港能應付氣候變化及低雨量等不確定因素,並強化香港與珠三角其他城市的夥伴關係,在節約用水方面為地區出一分力。

就馮議員提問的三點,答覆如下:

(一) 政府一向有就氣候變化和一些中長期的氣候現象可能對本港降雨量造成的影響進行研究。受到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預料本港的平均年雨量在二十一世紀後期上升,而年與年之間的雨量變化亦會變得更大。此外,二十一世紀出現大雨的日數會增多。有關香港雨量變化推算的最新研究結果詳情,可參閱香港天文台網頁內的資料。

由於供應香港的東江水只佔東江流域年均徑流量約百分之三,氣候變化可能對供港東江水的影響應相對較小。然而,我們會與廣東省政府緊密聯繫,以確保氣候變化現象,不至於影響香港供水的穩定性。

此外,為了應付香港長遠的食水需求和能夠更有效地面對未來難測的轉變,例如氣候變化及雨量下降等,政府自二零零五年已展開了水資源管理的研究,並於二零零八年十月推出《全面水資源管理策略》。其重點是「先節後增」,強調節約用水,以控制用水需求增長。

全面水資源管理策略的主要措施如下:

(i) 用水需求管理措施
- 加強公眾教育,宣傳節約用水
- 提倡使用節約用水器具
- 透過更換及修復老化水管計劃,利用新科技改善水壓管理及滲漏偵察,從而加強控制滲漏
- 擴展海水沖廁系統

(ii) 供水管理措施
- 加強保護水資源
- 積極考慮使用再造水(包括循環再用洗盥污水及雨水)
- 發展海水化淡的方案

(二) 過去一年多,水務署「用水需求管理措施」的重點是在於加強公眾教育,宣傳節約用水和分階段推出自願參與的「用水效益標籤計劃」。我們在公眾教育方面的工作,包括在電視及電台播放宣傳片或宣傳聲帶、派發單張、舉辦講座和展覽。我們亦透過在各小學舉行的活動,加強學生對節約用水的認識,並表揚身體力行的學生,期盼節水意識得以持續。「用水效益標籤計劃」目的是要令消費者知悉有關水務裝置和用水器具的耗水量及用水效益,幫助消費者選擇具用水效益的產品,提升市民的節水意識,從而節約用水。第一階段推出的是「淋浴花灑-用水效益標籤計劃」,目前已有二十一個型號的「淋浴花灑」完成註冊。我們將在二零一零年內將「用水效益標籤計劃」推廣至「水龍頭」。此外,我們亦已在一百二十八座政府樓宇和學校進行小型工程,安裝各種節水器具。

在水費釐定方面,政府會一如既往根據「用者自付」原則定期檢討水費。

至於開發新的水資源方面,水務署在昂坪及石湖墟進行的再造水試驗計劃已經完成,確定了計劃的技術可行性。我們已成立了一個跨部門工作小組,研究如何降低石湖墟污水處理廠生產再造水的成本,以期供應給上水及粉嶺的用戶作沖廁及其他非飲用性用途。同時,我們亦已在一些公共工程計劃,例如「羅湖懲教所重建工程」和「黃大仙蒲崗村道的地區休憩用地」,引入洗盥污水及雨水循環再用的設施。

此外,水務署在二零零三年亦已開始先導研究,在屯門和鴨婣洲試驗採用「逆滲透技術」作海水化淡。試驗計劃在二零零七年完成,並確認了在香港以「逆滲透技術」進行海水化淡在技術上是可行的。但礙於遠高於東江水供應的成本,目前來說,大量投資海水化淡並不符成本效益。

(三) 目前,根據外地包括新加坡和澳洲的應用經驗,海水化淡的成本仍然偏高。隨覑科技的進一步發展,例如能量回收設施效率的提升和大直徑逆滲透薄膜的應用,我們預計海水化淡的成本將有下調空間。故此,我們會繼續密切監察海水化淡技術的最新發展,作為未來增加水資源供應的可能渠道。



2010年4月21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4時44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