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十七題:水資源的管理

以下是今日(三月二十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郭榮鏗議員的提問和發展局局長黃偉綸的書面答覆:

問題:

目前,全港食水供應近七至八成來自東江,其餘則來自本地集水區。政府於去年六月二十七日回覆本會議員的質詢時表示,興建中的將軍澳海水化淡廠的第一階段預期於二○二二年落成,其食水產量將會是每日135 000立方米(相當於全港約5%的食水用量),最終可增至每日27萬立方米。然而,政府表示沒有計劃把海水化淡廠的食水產量佔全港耗水量的目標百分比定於30%。關於水資源的管理,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鑑於有意見認為,內地經濟高速發展可能引致的水源受污染和帶來的食水額外需求及氣候變化,或會令東江水的供應不穩,但以海水化淡作為具可持續性的水源則不會受該等問題影響,為何政府沒有計劃把海水化淡廠的食水產量佔全港耗水量的目標百分比定於30%;

(二)除了將軍澳海水化淡廠外,政府有否研究推行其他海水化淡項目;如有,結果(包括食水產量)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三)鑑於政府於去年表示,將分階段向新界東北部地區供應再造水作沖廁用途,並計劃就供應再造水進行公眾諮詢及展開法例修訂工作,該等工作的進展為何;有否研究向其他地區供應再造水;如有,結果(包括時間表)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四)鑑於政府正推展水塘間轉運隧道計劃,透過興建一條連接九龍副水塘和下城門水塘的隧道,減少九龍水塘群的溢流及增加水資源,該計劃的進展為何;及

(五)現時設有中水重用或雨水回收設施的政府建築物數目,並按建築物名稱列出去年中水的用量及雨水的回收量;如沒有相關統計數字,原因為何;有否計劃在所有政府建築物設置有關設施;如有,詳情(包括時間表)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本港人口及經濟增長帶來的用水需求增長,以及珠三角地區的發展對水資源的殷切需求等,政府於二○○八年推行「全面水資源管理策略」(策略),以確保香港有持續和穩定的供水。策略重點是「先節後增」,強調節約用水,以控制用水需求增長,同時開拓新水源。在節約用水方面,我們為公共屋邨、政府樓宇和學校安裝節流器和節水器具;推出「用水效益標籤計劃」;推行「惜水學堂」和「惜水大使」等節約用水教育計劃;推展減少水管滲漏的措施,包括在政府水管建立「智管網」,並推廣及協助私人水管測漏及維修;擴大使用海水沖廁的地區等。在開拓新水源方面,水務署正致力在本地收集的雨水、東江水和沖廁海水三個水源外,開拓不受氣候變化影響的水源,包括海水化淡及使用循環再用水(包括再造水、重用中水和回收雨水)作非飲用用途。

就郭議員提問的五個部分,現回覆如下:

(一)未來香港的水源將更為多元化,除了目前三個水源,即本地收集的雨水,東江水和沖廁用海水外,本港的水源將會加入海水化淡和循環再用水,使香港供水更具彈性,確保供水穩定。目前,由海水化淡製造的食水能耗和成本較高,主要用以應對氣候變化對水資源的影響。未來各水源的比例會隨着多項因素而變化,包括用水需求(受各項節約用水措施的成效及人口和經濟增長所影響)、本地雨量(可按年大幅波動及受氣候變化影響)、成本效益,以及各水源的相關技術發展、可靠程度、對環境的影響等。我們會不時根據最新情況

以下是今日(三月二十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郭榮鏗議員的提問和發展局局長黃偉綸的書面答覆:

問題:

目前,全港食水供應近七至八成來自東江,其餘則來自本地集水區。政府於去年六月二十七日回覆本會議員的質詢時表示,興建中的將軍澳海水化淡廠的第一階段預期於二○二二年落成,其食水產量將會是每日135 000立方米(相當於全港約5%的食水用量),最終可增至每日27萬立方米。然而,政府表示沒有計劃把海水化淡廠的食水產量佔全港耗水量的目標百分比定於30%。關於水資源的管理,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鑑於有意見認為,內地經濟高速發展可能引致的水源受污染和帶來的食水額外需求及氣候變化,或會令東江水的供應不穩,但以海水化淡作為具可持續性的水源則不會受該等問題影響,為何政府沒有計劃把海水化淡廠的食水產量佔全港耗水量的目標百分比定於30%;

(二)除了將軍澳海水化淡廠外,政府有否研究推行其他海水化淡項目;如有,結果(包括食水產量)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三)鑑於政府於去年表示,將分階段向新界東北部地區供應再造水作沖廁用途,並計劃就供應再造水進行公眾諮詢及展開法例修訂工作,該等工作的進展為何;有否研究向其他地區供應再造水;如有,結果(包括時間表)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四)鑑於政府正推展水塘間轉運隧道計劃,透過興建一條連接九龍副水塘和下城門水塘的隧道,減少九龍水塘群的溢流及增加水資源,該計劃的進展為何;及

(五)現時設有中水重用或雨水回收設施的政府建築物數目,並按建築物名稱列出去年中水的用量及雨水的回收量;如沒有相關統計數字,原因為何;有否計劃在所有政府建築物設置有關設施;如有,詳情(包括時間表)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本港人口及經濟增長帶來的用水需求增長,以及珠三角地區的發展對水資源的殷切需求等,政府於二○○八年推行「全面水資源管理策略」(策略),以確保香港有持續和穩定的供水。策略重點是「先節後增」,強調節約用水,以控制用水需求增長,同時開拓新水源。在節約用水方面,我們為公共屋邨、政府樓宇和學校安裝節流器和節水器具;推出「用水效益標籤計劃」;推行「惜水學堂」和「惜水大使」等節約用水教育計劃;推展減少水管滲漏的措施,包括在政府水管建立「智管網」,並推廣及協助私人水管測漏及維修;擴大使用海水沖廁的地區等。在開拓新水源方面,水務署正致力在本地收集的雨水、東江水和沖廁海水三個水源外,開拓不受氣候變化影響的水源,包括海水化淡及使用循環再用水(包括再造水、重用中水和回收雨水)作非飲用用途。

就郭議員提問的五個部分,現回覆如下:

(一)未來香港的水源將更為多元化,除了目前三個水源,即本地收集的雨水,東江水和沖廁用海水外,本港的水源將會加入海水化淡和循環再用水,使香港供水更具彈性,確保供水穩定。目前,由海水化淡製造的食水能耗和成本較高,主要用以應對氣候變化對水資源的影響。未來各水源的比例會隨着多項因素而變化,包括用水需求(受各項節約用水措施的成效及人口和經濟增長所影響)、本地雨量(可按年大幅波動及受氣候變化影響)、成本效益,以及各水源的相關技術發展、可靠程度、對環境的影響等。我們會不時根據最新情況檢討各類水源的比例。

(二)我們在現階段沒有研究推行其他海水化淡項目。我們會在規劃個別發展區的供水安排時,研究使用海水化淡會否較其他水源合適。個別發展區的供水安排會受多項因素影響,包括發展區與海岸、現時供水網絡和設施的距離,以及有關供水網絡和設施的供水量等。

(三)因應石湖墟污水處理廠將會提升為三級處理的淨水設施,我們計劃將經過三級處理的排放水加工生產再造水,並於二○二二年開始分階段向新界東北部地區內臨時使用食水沖廁的用戶供應再造水作沖廁等非飲用用途。我們首先會向上水和粉嶺供應再造水,並會因應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的進度,把再造水的供應擴展至有關新發展區。

我們現正推展向上水及粉嶺供應再造水的相關基礎設施工程項目,包括建造配水庫、敷設輸水幹管及分配水管。同時,我們正為餘下工程(包括再造水生產設施、抽水系統及上水和粉嶺的餘下分配水管)進行設計工作。

我們亦正就供應循環再用水(包括再造水)進行立法的準備工作,而相關的公眾諮詢已於二○一八年十二月完成。我們正詳細分析公眾意見,初步結果顯示,公眾普遍支持由水務署供應循環再用水的建議。我們會繼續檢視,在技術可行及符合成本效益的情況下,把再造水供應擴展至其他新發展區及仍然使用食水沖廁的地區,以進一步減少食水用量。

(四)渠務署已於二○一九年二月展開水塘間轉運隧道計劃的工程合約,整項工程計劃預計於二○二二年第四季完成。

(五)為配合政府綠色建築的政策,工務部門在可行的情況下,會在公共工程項目的政府建築物裝置雨水回收或中水重用設施。截至二○一八年底,約有90個政府工程項目的全新建築物設有雨水回收或中水重用設施。然而,由於有關設施回收重用的水量有限,我們沒有量度和統計有關水量。此外,我們亦積極推展在安達臣石礦場用地發展項目中建設中央中水重用系統,包括一所每日可處理3 300立方米的中水處理廠,以處理在區內收集的中水,再供應該區作沖廁等非飲用用途。 

2019年3月20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4時00分

檢討各類水源的比例。

(二)我們在現階段沒有研究推行其他海水化淡項目。我們會在規劃個別發展區的供水安排時,研究使用海水化淡會否較其他水源合適。個別發展區的供水安排會受多項因素影響,包括發展區與海岸、現時供水網絡和設施的距離,以及有關供水網絡和設施的供水量等。

(三)因應石湖墟污水處理廠將會提升為三級處理的淨水設施,我們計劃將經過三級處理的排放水加工生產再造水,並於二○二二年開始分階段向新界東北部地區內臨時使用食水沖廁的用戶供應再造水作沖廁等非飲用用途。我們首先會向上水和粉嶺供應再造水,並會因應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的進度,把再造水的供應擴展至有關新發展區。

我們現正推展向上水及粉嶺供應再造水的相關基礎設施工程項目,包括建造配水庫、敷設輸水幹管及分配水管。同時,我們正為餘下工程(包括再造水生產設施、抽水系統及上水和粉嶺的餘下分配水管)進行設計工作。

我們亦正就供應循環再用水(包括再造水)進行立法的準備工作,而相關的公眾諮詢已於二○一八年十二月完成。我們正詳細分析公眾意見,初步結果顯示,公眾普遍支持由水務署供應循環再用水的建議。我們會繼續檢視,在技術可行及符合成本效益的情況下,把再造水供應擴展至其他新發展區及仍然使用食水沖廁的地區,以進一步減少食水用量。

(四)渠務署已於二○一九年二月展開水塘間轉運隧道計劃的工程合約,整項工程計劃預計於二○二二年第四季完成。

(五)為配合政府綠色建築的政策,工務部門在可行的情況下,會在公共工程項目的政府建築物裝置雨水回收或中水重用設施。截至二○一八年底,約有90個政府工程項目的全新建築物設有雨水回收或中水重用設施。然而,由於有關設施回收重用的水量有限,我們沒有量度和統計有關水量。此外,我們亦積極推展在安達臣石礦場用地發展項目中建設中央中水重用系統,包括一所每日可處理3 300立方米的中水處理廠,以處理在區內收集的中水,再供應該區作沖廁等非飲用用途。 

2019年3月20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4時00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