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局長在《行政長官2018年施政報告》有關發展局政策措施記者會開場發言(只有中文)(附短片)

以下是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今日(十月十二日)在《行政長官2018年施政報告》相關措施記者會闡述發展局政策範疇相關措施的開場發言:
 
各位傳媒朋友,大家好。接下來我用約十分鐘時間,向大家簡介《施政報告》內有關發展局政策範疇的主要措施。
 
房屋問題是社會的首要關注,政府一直以多管齊下的方式持續開拓土地。各短中長期土地供應措施可提供超過61萬個房屋單位。在短中期方面,有210多幅土地具房屋發展潛力,當中的公私營房屋比例已調到超過百分之七十為公營房屋。在中長期方面,包括各大型新發展區及新市鎮擴展項目。若城規會批准增加發展密度,古洞北/粉嶺北發展區的公私營房屋比例亦會增加至約七比三。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上個月提交的初步主要觀察,指社會普遍認同土地供應是「刻不容緩」、要「未雨綢繆」和須「多管齊下」。發展局會參考這些觀察,推展我們未來的工作。
 
行政長官提出了「明日大嶼願景」。政府會展開研究在生態敏感度相對較低的中部水域,分階段建造人工島。首階段計劃在交椅洲附近建造約1 000公頃的人工島,第二階段在喜靈洲附近建造約700公頃的人工島。我們的研究會涵蓋在人工島建立第三個核心商業區,以及引入簇新科技和環保措施。
 
配合人工島首階段發展,我們會推展一組新的主要運輸走廊,以道路和鐵路連接港島北、人工島、北大嶼山和屯門沿海一帶。我們亦會計劃擴建龍門路和推展一條與北大嶼山公路並行的高速公路,當中我們需要在小蠔灣進行小規模近岸填海。新的交通網絡會加強新界西北的運輸容量,紓緩現時西鐵和屯門公路在繁忙時段的擠逼情況。
 
我們會在「明日大嶼願景」下,盡快展開龍鼓灘約220公頃填海計劃的前期研究,以提供土地作工商業和高增值物流中心等用途。同時,我們會把握新增的運輸容量,重新規劃包括內河碼頭的屯門西地區。我們亦會邀請香港機場管理局就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上蓋發展項目提交發展方案,亦會繼續推展東涌新市鎮擴展計劃,以及欣澳填海項目。
 
「明日大嶼願景」會秉承「北發展、南保育」的規劃原則,貫徹「先保育、後發展」的方向,致力保護大嶼山珍貴的自然和鄕郊環境。我們會設立10億元「大嶼山保育基金」,用作推動更多保育項目。我們亦會檢討法例及釐訂措施,管制如填土和傾倒廢料等「先破壞、後建設」的活動。
 
根據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初步觀察,社會對發展新界棕地有期望。我們推展的新發展區項目,包括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及元朗南等,已涵蓋約340公頃棕地。我們會提前進行新界北約200公頃棕地的研究,並展開其餘約760公頃棕地發展潛力的研究。但我們必須指出一點,這760公頃棕地散落新界鄉郊各處,加上部分位於保育區或缺乏完善配套設施,並非所有均適合或能於短期內用作高密度房屋發展。
 
要發展棕地,我們必須考慮如何處理或重置棕地上一些本地必需的工業。我們預計今年內會完成兩項有關棕地作業的研究,這些研究會提供寶貴的資料,讓我們進一步制訂相關政策措施。
 
若私人土地被納入政府發展計劃,有公共用途,我們會繼續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但若要更早釋放、更好利用一些不在政府發展規劃內私人擁有的土地,我們認為可以透過公平、公開和具高透明度的「土地共享先導計劃」,在短中期滿足公私營房屋的需求。
 
政府會公開邀請「土地共享」申請,申請者必須說明,如何透過提升基建、地積比率等,在其私人土地上於短中期帶來相當數量的房屋單位,而新增的樓面面積,將由政府與申請者共享,當中不少於六至七成須用作以資助出售房屋為主的公營房屋。政府會以一套透明的準則和程序處理申請。在參考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最終報告後,我希望在明年內可以推出先導計劃。
 
除開拓土地外,我們亦希望善用現有已發展的土地資源。
 
現有約六成高樓齡公務員合作社樓宇位於市區高密度發展地段,例如九龍城、旺角、深水埗及港島東等。當中部分未用盡地積比率,加上個別地段鄰近公共屋邨或其他配套設施,若能啟動重建,可善用土地資源,增加房屋供應。我們會邀請市區重建局(市建局)研究,物色一至兩個適合作高密度發展的公務員合作社地段作試點,並會要求把部分收回的土地預留作公營房屋。市建局預計於二○一九年上半年向政府提交建議,我們希望於下半年可以啟動試點項目。
 
另外,政府決定重啟工廈活化計劃,以加快傳統工業區轉型,亦為個別具發展潛力的產業開拓運作空間,並提升工廈安全。新計劃亦加入改裝作過渡性房屋用途。計劃為期三年,15年或以上工廈申請整幢改裝時,將免收地契豁免書費用,但改裝後百分之十樓面面積需用於政府指定用途。業主如利用整幢改裝工廈(無任何樓齡限制)的部分或全幢作過渡性房屋,政府會彈性處理在規劃及樓宇設計等方面的事情,並免收豁免書費用,但在消防安全方面我們不會有任何妥協。在重建方面,我們亦會適度放寬一九八七年前落成工廈重建項目的最高核准非住用地積比率,上限為百分之二十。
 
為善用現有工廈資源,我們計劃讓符合要求的文化、藝術及創意產業,在無須另行申請和繳交豁免費的情況下,於工廈個別單位運作,初步為期五年。我們亦會擴大緩衝樓層的可准許用途,以涵蓋電訊機樓中心和數據中心,以及促成改裝工廈低層作非工業用途。我們亦會公布地契內註明的「倉庫」用途具更廣闊定義,例如可涵蓋回收中心等。發展局稍後會就這些措施公布具體內容,我們盼望今年年底起可分階段推行。
 
在建造業方面,未來十年的整體工程量預計將達2.5萬億至3.5萬億港元。我們會領導業界推行「建造業2.0」,透過「創新」、「專業化」及「年青化」,提升業界承載力和生產力,加強質量保證、改善工地安全及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最後,我介紹「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在提升舊式升降機安全方面,我們建議動用25億元推行「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計劃會以關愛為本,針對平均應課差餉租值較低的私人住宅或綜合用途樓宇業主;而已收到機電工程署改善令,以及未達現今安全水平的升降機將獲優先資助。我們建議每部升降機的資助額最高為工程費用的百分之六十,上限50萬元;年滿60歲或以上的長者自住業主可獲全數資助,上限五萬元。計劃將分階段於六年內優化約5 000部舊式升降機。我們將會與市建局合作推行,希望於明年第一季開始接受申請。
 
接下來我交給陳帆局長。

2018年10月12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7時38分

《行政長官2018年施政報告》相關措施記者會短片

附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