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七題:船灣淡水湖水質維持滿意水平

以下是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博士今日(十一月十六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鄺志堅議員的提問所作的書面答覆:


問題 :

據報,船灣淡水湖是接收東江水的主要水塘,然而近日該水塘出現不正常的藻類繁殖潮,水中含氧量因而偏低,引致魚類大量死亡,死魚處處的景象令人非常關注該處的水質問題。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該水塘水質變差的原因是否與東江水有關;該水塘存水的污染物屬何種類型及水務署的現有濾水設備可否將其完全過濾;

(二) 現有濾水廠的設備及將加設的「曝氣系統」能否除去該水塘存水所含的重金屬及有機物;若不能,當局有否其他措施改善該水塘的水質;及

(三) 改善有關水塘水質措施的估計開支款額及會否超出預算;若會,預計超支情況會否每年出現?


答覆 :

主席女士 :

根據水務署的監測記錄,船灣淡水湖的水質在過往一年整體上維持穩定及滿意水平,水質並沒有受到污染或變差,亦沒有發生不尋常的藻類繁殖潮。唯在今年6月期間,由於持續傾盆大雨令水中沙泥微粒驟增,曾導致小量魚類死亡。

(一) 自從東深供水密封式輸水管道於二○○三年六月啟用後,東江水水質在各方面都有顯著改善,水務署在東江水中所監測到的重金屬或污染物,例如鉛、水銀、鎘及農藥等,均持續地遠低於有關標準;甚或處於不能探測到的水平。水務署會定期透過網頁發布在木湖抽水站抽驗東江水水質的資料,以及本地食水的監測結果,供公眾參考。一直以來,香港飲用水的水質在化學及細菌學上均符合世界衞生組織(世衞)在一九九三年制定之食水水質指引,可安全飲用。

船灣淡水湖經常發生一種稱為「水溫層化」的自然現象,這現象在所有深水湖泊或水塘並不罕見。在夏天時,陽光照射湖面令水面溫度升高,清涼的湖水底層由於密度差異而出現分層現象,因而與水面的空氣分隔,形成厭氧狀態。當該現象出現時,湖底的沉積物所含的化學成份會重新溶入水中,在猛烈的陽光配合下,可促使水藻在水面大量生長,令水的酸鹼度升高,溶解氧含量下降,所以控制水藻生長是管理水塘水質重要的一環。然而,當水塘的水質受水藻繁殖所影響時,水務署可調控食水處理過程,以降低酸鹼度和過濾水藻,從而確保水質符合世衞的標準。

(二) 為了消除船灣淡水湖的「水溫層化」現象,水務署擬加設「曝氣系統」。利用該系統可增加水中的溶解氧,有效控制及管理船灣淡水湖的水質,從而減少水藻大量繁殖所衍生的水質問題;再配合其他措施例如維持水塘生態平衡,防止集水區水源受到污染等,可更有效保護及改善船灣淡水湖水質。

(三) 建議中的「曝氣系統」,工程費用預計約需港幣四百五十萬元,而每年的經常性運作費用約需港幣三十萬元,所需費用並沒有超出預算。現時水務署正向環境保護署申請環境許可証,如獲審批,工程即可展開及預計於二○○六年三月投入運作。

除「曝氣系統」外,水務署每年都制定約港幣十萬元的預算,購買魚苗,放入船灣淡水湖,作為控制水藻的措施,以保持水塘生態平衡及改善水質。



二○○五年十一月十六日(星期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