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記者會答問內容(附圖/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八月二十一日)下午舉行記者會。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博士、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及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亦有出席。以下是記者會答問內容:

記者:你好。首先想問全民檢測的成效,因為近期都看到疫情有回落的趨勢,但全民檢測到九月才推出,其實會否太遲?政府的目標參與率會是多少才有效?亦有專家說過,其實如果只得百多萬名市民參加的話,其實成效並不大。如果真的少於一成人參加,會否評估這算是失敗?另外,想問都有政黨建議過當完成全民檢測,要市民出示一個陰性結果才可以進入一些公眾地方,政府覺得這個建議是否可行?其實會否變相剝奪市民一個自由出行的自由?謝謝。

行政長官:多謝你關於普及社區檢測的幾個問題。事實上,我剛才在介紹時都說過,這個普及檢測計劃只是我們在檢測工作三管齊下裏的「一管」。如果不是有中央的大力支援,在實驗室和檢測人員的能力方面幫助我們,從公共衞生的角度,這可能是不應該如做病理學檢測或特定群組檢測般優先。你說到成效,如果我在有限資源下,我一定會放在最有成效的方面。最有成效當然是病理學的檢測,這些已經有病徵、去了醫院、去了私家診所,一定是優先要檢測的;接着是那些高接觸或是高風險的群組,也是應該優先檢測。現時剩下來的那些是一些沒有病徵,但他亦希望能夠可以幫忙,使社會能夠找出那些隱形患者,又可以令他自己安心一點,我們做這個普及社區檢測的出發點和目標便是這樣。

由於它是「願檢盡檢」,所以你的答案就是在「願意」那方面──有多少市民願意接受這個檢測,我們才能夠知道它最終可以做到多少。剛才我和聶局長都不斷呼籲為己為人、為了公共衞生,希望更多市民能夠參與。其實參與方面,我們已經做到最簡單。你在家中或有人幫你上網,登記最簡單的資料、取得一個時段、揀選一個最鄰近你的地點,你屆時出現,一個很簡單的流程便會有人幫你採樣,然後你便可回家。到有了結果,你的手機便會有信息告訴你,若你是陰性便沒有事;如果不幸是陽性的話,便會立即安排你經衞生防護中心的安排進入醫院隔離和治療,大家亦可以安心。目前來說,特區政府並沒有一個目標,我亦在此澄清早前陳局長在電台說,她只是說過(普及社區檢測)的能力可以去到多少,並不是一個政府的目標。我不可能為我的同事訂一個硬指標,這個是要市民願意的,尤其這工作是很艱鉅,因為我們不是一個完全正常的社會環境,我們每做一件事就會有人作陰謀論、抹黑、分化,叫你不要聽政府的說話、不要做這件事。我希望透過我們今日這麼詳細的解釋,各位傳媒朋友為了香港能夠盡快走出「疫」境,為了我們能夠盡快恢復經濟,都以一個客觀正面去報道,然後與我們一樣呼籲市民,他只需花很少時間來參加這個普及社區檢測。  

至於另一個問題是關於有政黨提出,需要有一個「港康碼」,然後才能進入一些地方,從而使經濟可以恢復。為甚麼我今日安排了薛局長向大家介紹我們早前做了一個「健康碼」,就是聽到這些意見混淆了信息。我們設計或已經技術上成熟的「香港健康碼」,它是用來出行的。你要出行才會花一些金錢去取得一個陰性核酸檢測結果,而能夠滿足接受你入境的那個地方的公共衞生要求。無論是內地或澳門,或是以後我們有一些「旅遊氣泡」的地方,它一定要你出示有一個核酸陰性才可以入境,那個「健康碼」是為了這個用途。如果說這個用途或這種安排要適用於香港市民進出一些公眾地方,包括餐廳、政府寫字樓等,這是不切實際,亦會出現不太公平的現象 ── 我只是入一入政府寫字樓或餐廳,竟然要我先做一個核酸檢測才能夠做到──所以我們完全沒有想過這些建議。有人認為在內地亦不需要每次去一些地方要做一個核酸檢測,那是因為那套系統是完全不同的,香港是沒有條件做一套系統。我現在請薛局長解釋一下內地那套系統是用甚麼支撐才能做到,而香港今日不是技術上做不到,而是社會接受程度上可能未必做得到。薛局長。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其實要做到內地健康碼的模式,第一件事,前設條件是要有一個實名制的手機。另外,過程中會牽涉到要市民願意將個人行蹤資料統一處理及追蹤,從而才可確保該位市民會否到過可能有感染風險的地方。所以要香港整體市民支持相關類似安排,正如行政長官所言,我覺得是不切實際的。在我們的考慮過程中,我們並沒有準備做相關追蹤的「香港健康碼」。

記者:你好,想問放寬限制措施是否會配合全民檢測結果?剛才也說過全民檢測結果其實沒有目標人數,但會否如果檢測人數很低的話,會根據甚麼標準放寬這些限制措施?同時,現在也見到醫管局都說門診收回樣本瓶的人數其實比例是比較少,以及高危地方,譬如那些食肆或碼頭工人,所收樣本的比例其實也不高,但政府便推出這個全民普及社區檢測,其實有甚麼方法可以提升一些沒有那麼高危人士去參加這個檢測的誘因?如果不是的話,會否想方法提升這些高危地區收回樣本的比例?謝謝。

行政長官:第一個問題,我要說得很清楚,因為我留意到某一張報紙說有一個消息,指我們一定要等完成了普及社區檢測才考慮放寬社交距離的措施,這並不是我們的取態,我們從來沒有這樣想過。反之,如果你留意我剛才所說的,我呼籲市民再耐心一會,因為接下來的一周,即未來這幾日,有幾項事情我們會清晰化的。一是現時個案下降趨勢是否一個持續趨勢,而這裏我不是以一日與一日的數字比較,用七日平均數字都看到是向下,多等數日會更清晰。第二,有兩個令人擔心的群組,希望再多等幾日,我們處理了的不但是檢測,亦是後續工作。有關與普及社區檢測的關係,我們說可以進入開展,沒有說要等完結才放寬措施。事實上,我們這數日會不斷和業界商討,包括昨晚與美容業、飲食界會面,民政事務局局長那邊會與一些運動界討論逐步重新開放應該怎樣做,使大家有一個共識,情況是這樣。  

第二方面,沒錯,當市民看見現在確診個案又下降,他們沒那麼擔心的時候,他們就沒那麼大積極性來接受檢測,這可能是人之常情。不過,在公共衞生危機來說,希望大家一定要放下自己那種個人考慮,為社會大眾、為香港早日可以走出「疫」境作努力──就是出來接受檢測。無論你是屬於特定群組,或者屬於無病徵但我們都希望你能接受檢測的市民,都利用這個機會進行檢測。這可以令我們更有基礎去做市民很願意見到的其他措施,例如放寬,讓他們過正常生活,例如他去運動的時候不須要佩戴口罩、可以過關探望親戚朋友。這些都是市民願見,如果市民願見到這情況便要出一分力,而這分力至少在目前來說,除了是個人衞生、佩戴口罩、不要鬆懈外,我們多加一項,是希望他們接受這次核酸檢測。

記者:林太,你好。各位局長,你好。有幾條問題,第一條想問,如果如林太你所說未完成檢測已經有機會可能恢復一些晚市,又或者重開戲院、美容院,會否有機會增加了人流,影響我們這次做全民檢測的有效性?以及剛才都有提到一些可能與內地之間增加交流,例如「健康碼」甚至travel bubble,這些會在甚麼條件下才有機會會放寬?以及可否都說說昨日與美容院討論的情況、與食肆討論的情況,符合了甚麼條件便會放寬?第二,想問多點關於疫苗,剛才陳局長都有提到可能協議了兩成,為甚麼會選擇一個比較低──兩成的水平?為甚麼不是以做到全民打疫苗為目標?如果只有兩成疫苗可以供應,那麼哪些人可以先打?謝謝。

行政長官:第一組的問題,正如我剛才所說,我們在抗疫這段如此長的時間,往往都是要平衡公共衞生的需要、要平衡經濟能夠承受的能力、要平衡社會上市民可以接受的程度。極端些來說,政府可以採取很多嚴厲措施,但如果市民已經「疲勞」了,失去信心了,亦對前景悲觀了,不打算再遵守這些守則,我們都是無法做到保障公共衞生這個目的,所以做這個平衡工作一點也不容易。我再次呼籲市民要有耐心,讓我們利用這一個星期、這幾天,再看看我提出的幾方面發展是否有利於我們採取一些稍為放寬的措施。與外地的「旅遊氣泡」亦一樣,在七月初之前,有些國家看到香港的穩定情況,我們已經跟它們接觸,我在此不說了;因為現時的情況變了,我們變了而那些國家亦變了,本來很穩定的國家,現時疫情都出現反彈。但無論如何是開展了,與廣東、澳門都已開展了,所以到我們疫情穩定時,我們又可重新開展這些接觸。看來這一種重新開放通行都是要有核酸檢測才能夠接受的,亦可能最初會先以一些比較有必要性的出行,例如商務、公務,然後稍後才開展到旅遊那方面。大家留意到經過這次提升病毒檢測能力,帶來了一個額外的好處,就是帶來市場競爭。我都很有信心,稍後大家因為要旅遊、要出行而要做核酸檢測的費用會比以往以千元以上計算是會便宜些。這正如口罩一樣,曾幾何時一盒50個口罩給抬價至幾百元,現在好像說幾十元也沒有人買,這可能是市場的力量,我們是樂見在這些公共衞生所需的服務及產品出現了市場調控的力量。

關於美容及飲食業,這次我沒有親自出席這些會議,但我相信他們在會上提出的是,現在沒有生意,營商十分艱難,希望我們能夠體恤他們,盡快容許復業或是盡力支援他們。另一方面樂見的就是大家都很認真去研究究竟如要早些復業,還有甚麼額外的個人衞生措施或者是該些處所的環境衞生措施是可以用的,例如昨日有幾間餐廳很歡迎袁教授(袁國勇教授)去視察,看看有哪些措施可以使餐廳、酒樓恢復營業時,令我們公共衞生的專家更能安心。

  

有請陳局長說說疫苗。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我們採取「雙管齊下」的疫苗採購策略。一方面,我們參與一些全球疫苗採購的聯盟,例如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和世界衞生組織牽頭的新冠疫苗保障機制,令我們可以及早採購疫苗。你剛才提到的兩成就是通過這個方法,與此同時,我們亦積極聯繫個別疫苗製造商,因為我們需要得到多些臨床數據而且要作評估,這些數據經衞生署轄下相關科學委員會評估後,如果是有潛質的話,我們會盡快採購。當然,我們希望不止兩成,希望盡量多,令全港市民都可以有,現時,我們一直用「雙管齊下」的方法。

行政長官:容許我澄清一下,陳局長所說的兩成不是我們定的,不是香港作為其中一個參與這個國際聯盟的地方,說我們只願意保障兩成香港市民;而是在一個這麼大的國際網絡中,全球要比較均衡、平等地享有這些研發的疫苗,特別是包括一些落後國家──據我所知我們是屬於富裕地方,所以我們的價錢是貴些的──為了平等,你知道現時世衞很強調大家都要平等享有這個疫苗,所以在這個階段只是說大家付這些錢來保障自己人口的20%。可負擔的地方便付多些,不能負擔的便付少些。這個是一個國際聯盟,我是贊成的,雖然我們是一個很小的地方,但我覺得能夠參與一個國際上比較人道主義的做法,我們都是很願意的。如陳局長所說,我們正在用其他方法,如果我們的專家認為全民要打防疫針,我們都盡量爭取去做。正如陳局長所說,我們早前已寫信給中央人民政府,因為知道內地都有些發展得很好的研發項目,如果研發成功,都請中央可以一併照顧香港七百多萬的居民。就是這樣,不是因為想省錢而少訂一些,我不想大家有誤會。多謝大家。

記者:林太,你好。想問剛剛說其實500萬這個數目有機會是指能力、不是預期,如果到最後不足500萬,可能只有50萬或100萬人參與,會否覺得這個計劃成效不彰,反而是勞民傷財?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想問,特首之前承認了在海員換班上有執行的漏洞,陳肇始局長也說第三波疫情由輸入個案引起,是有科學實證,會嚴肅跟進。第三波疫情已有68名患者離世,特首是否願意因政府執行上的漏洞,因為他們感染繼而離世,向他們道歉?局長所說的嚴肅跟進進度為何?是否包括官員要問責下台?謝謝。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或者我談談普及社區檢測。正如剛才所介紹,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的目的都是在我們檢測的策略中,三管齊下之下其中一個環節。所以目標都是希望能夠可以盡量在社區中,特別是隱形患者中,能盡早識別出來,「識別得一個得一個」,對我們控制疫情是有幫助,對消減疫情都有幫助。我們因為得到中央政府支持,我們能夠有檢測能力的提升,所以有條件做社區檢測計劃。但香港沒有條件做強制社區檢測計劃,所以現在我們有這個檢測能力,我們搭建了平台,透過每區的社區檢測中心,亦有專業人員採樣,確保樣本質素,去開展計劃。有檢測較沒有檢測好,多些人檢測較少人檢測好。所以我們搭好平台,最後其實都要看市民自己本身,(是否)自願出來接受檢測。所以我們的目標是希望透過檢測,盡量找到隱形患者。我們要這樣看,不是用最後的數字來衡量其成功或得失。最終要看這些措施在整體上是其中一個環節,幫助我們盡早地控制和消減第三波的疫情,亦為我們日後防控未來疫情的爆發,因着有檢測能力的提升,因着我們已經試過檢測的流程,市民都習慣這些檢測,對於我們防控未來疫情爆發,亦能夠作好準備。

行政長官:在抗疫八個月內,特區政府從未鬆懈,無論人手、資源、時間、精力也是全程投入,但這個疫情正如世界衞生組織和很多專家說,這個病毒是非常狡猾,它不斷在變化,所以各國、各地區的政府在應對的時候也要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去完善,將影響減至最低。我可以說,我和我的同事也是本着這種態度來處理今次疫情。

記者:林太,你好,想問關於普及檢測,檢測機構是否只是交給華大基因一間去做?想問有沒有甚麼考慮因素,因為除了華大,還有凱普、金域這些獲得批准的一些內地檢測機構。還有想問林太知不知道做普及檢測的成本價是多少?因為亦牽涉到政府要付多少檢測費用予這間檢測機構,當中是否沒有招標?因可能牽涉到過百萬。檢測費用是多少?會否公開讓市民知道?因為都會擔心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第二,想問社區中心是否包括一些學校禮堂?另外提到醫療護理訓練人員,是否包括一些醫科和護理系的一些學生?會否擔心他們未畢業,經驗不足,若採集時市民咳嗽,會否導致有些病毒傳播?當不幸感染時,如何可以做一個額外賠償?謝謝。

行政長官:我回答第一條題目,然後讓聶局長說明有關於安排上的情況。大家留意到,我剛才所說中央人民政府支援這次香港抗疫是承擔三大項目,「承擔」的意思是包括承擔經費,所以在普及社區檢測,中央和特區政府分別的責任是很清晰的。中央政府承擔和負責的是在實驗室裏的化驗工作,包括委派哪個實驗室、安排一些額外的檢測人員、當中使用的藥劑,這些全數都是中央承擔,所以並不存在特區政府需自行付費予實驗室。我們負責的是在實驗室以外的安排,包括安排採樣地點、招募採樣人員、物流方面的運送、宣傳、鼓勵市民參加,這是我們的工作。這是清晰的,並不存在有任何利益輸送予一間實驗室,亦不涉及由特區政府招標,因為它不是一個涉及公帑的行為。

同樣地,在另外兩個項目,即是亞博館裏有關「方艙」這個社區治療設施和亞博館旁的臨時醫院,這是很大的工程,亦是由中央人民政府一力承擔,包括委託合資格承建商去做這個工作,費用由他們負責,不涉及由我們透過發展局去招標找承建商來承建,全部也是由中央負責。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有關社區檢測中心的地點和所需要的人手方面,在物色社區檢測中心方面,我們當然希望在十八區盡量多設中心以方便市民。我們選擇的地方都考慮了香港的天氣情況,和負責採樣的人員都要穿保護衣以採樣一段時間。一個比較實際可行而又能夠可以有感染控制安排,都是物色一些比較大的室內場地,在空氣、通風、防感染控制方面都能夠做到的。這些包括社區會堂、社區中心、體育館、運動場等等的地方,學校亦是其中一個我們覺得合適的地方,所以現時我們正進行確定有關這些社區檢測中心地點的工作。確定之後我們稍後會再跟大家交代。

在人員方面,負責採集樣本的人員,都是一些有醫護經驗或常識的人。我們在檢測中心的醫護會以隊伍的形式運作,當中有一個組長和助理組長。組長和助理組長都會是由註冊醫生、牙醫或護士去擔任。當然組長要特別有經驗,因為要帶領小組去進行有關採集樣本的工作。另外組員方面主要做採集樣本的工作,因此需要具備感染控制和採樣知識的相關醫療人員,也包括一些就讀醫療相關學科的學生。事實上,在組員資格上,我們亦與香港的醫護界詳細溝通過,他們亦給予很多有用的意見。就讀醫療相關學科的學生,他們本身亦有學習有關這方面的知識,我們之前亦有相關的訓練,我們會交給相關的院校自行確定。簡單來說,我相信一些高年級或接近畢業的學生應會更適合。所以這一方面是會有就讀醫療相關學科的學生參與。

  

我們亦會提供保護裝備,在場內的感染控制。所有參與這些工作的醫療人員隊伍,與政府之間都會有僱傭關係,因為我們會有酬金給他們,所以他們的保險或各方面其實都會由政府方面負責處理。

請同時參閱談話全文英文部分。)



2020年8月21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22時57分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中)今日(八月二十一日)聯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博士(左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右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左三)、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左一)、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右三)和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右一)在添馬政府總部就防疫抗疫措施舉行記者會。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中)今日(八月二十一日)聯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博士(左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右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左三)、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左一)、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右三)和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右一)在添馬政府總部就防疫抗疫措施舉行記者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