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展基本工程計劃的挑戰

最近政府就一些工程項目向立法會申請追加撥款,加上預計未來幾年政府基本工程開支每年均逾700億元,引發議會和社會關注兩個題目,一是政府對基本工程項目開支預測的準確性,另一是基本工程項目超支的情況。

首先,讓我們審視由2003-04年至2012-13年十個年度甲級工程項目的情況。在此期間的工程項目合共有600個,核准預算總額為6,200億元;當中有70個需要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追加撥款,所涉追加款額為210億元。即約有十分之一項目需要增加預算,而相關的金額佔核准預算總額約3.4%。

在已完工的工程項目方面,2003-04年至2007-08開展並已完成的有330個項目,原核准預算總額為920億元;當中有14個項目需要追加合共80億元的撥款。連同其他毋須追加撥款的工程項目,完成這330個項目的總開支為870億元,這已包括上述追加的80億元撥款。換句話說,其他項目的盈餘足以彌補超支項目的追加撥款外,仍有約50億元餘額。即整體來說,330個已完成的項目,合計並沒有超支。這反映工務部門在工程預算方面相當可靠,在開支控制方面的能力亦算不俗。

基本工程開支出現超支的原因則很複雜,大致可以歸納如下:

(一)價格因素
基本工程開支由2003-04年度至2007-08年度平均每年為200多億元,估計自2013-14年度起的未來幾年每年將逾700億元。過去幾年,工人工資和材料價格均出現顯著升幅,兩者由2009年至今均上升了逾三成。由於兩者分別佔總工程費用比重約50%和35%,因此而引伸至工程費用的增幅約27%。

(二)一些無法預計的情況導致工程延誤
儘管我們按部就班推展基建項目,但一些無法預計的情況,例如法律挑戰(中環灣仔繞道、港珠澳大橋)、公眾諮詢期延長及施工階段須進行額外工程以滿足市民需要等,都無可避免地導致部分項目出現延誤。例如啟德發展區就經歷了多次諮詢而需要反覆規劃,以致項目動工的時間比預期推遲了多年。這些延誤不但對工程造價有影響,亦會引致工務工程量的波動。

(三)風險溢價
工務工程涉及的大型基建項目通常會出現風險溢價問題。大型基建項目興建年期較長,容易受到經濟周期影響;工程的複雜性和其他例如法律挑戰等不明朗因素,以及個別項目具經驗的承建商較少等,均會導致風險溢價上升。此外,近年建造業失業率低,人手老化和技術錯配以致人手緊張、工資上漲,承建商即使出高工資有時也難聘足工人。由於工程是限時完成的,延誤需要罰款,工人短缺的壓力自然會導致風險溢價上升。所以,我們過去幾年一直多管齊下努力解決建造業人手短缺的問題,我在年初的「局長隨筆」中已有講述,不贅了。

(四)工程費用估算
一般來說,工務部門在完成技術可行性研究後,會根據所得資料作出初步工程費用估算,待有關基本工程項目發展成熟,提升至甲級工程項目時才提交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撥款。但一般由立項到提升至甲級項目需要數年甚至超過十年,工程項目往往須經歷多次在規模和要求上的改動,項目預算亦因而多次修改。因此到立法會申請撥款的項目預算有時會比當年初步工程費用估算為大,要完全避免這個情況是十分困難。

一直以來,基建投資對提升香港的競爭力和持續發展十分重要。作為負責任的政府,我們適時並持續地按計劃投資在值得推行的基建工程,並按個別工程的益處和整體財政上的承受能力,制訂基本工程計劃的實施優次。

過去數十年,基建發展對香港各個階段的城市發展都很有貢獻,亦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根據過往經驗,政府基本工程計劃開支佔實質本地生產總值比例的長期平均值約為3.4%,在九十年代的機場核心工程時期高達5.5%,其後經濟放緩時也有近2%。及至近幾年開展十大基建項目,該比重又逐步回升至3%以上。但對比鄰近地區或國家,近幾年香港建造業佔本地生產總值的份額仍屬較低的水平。

未來,我們需要落實十年建屋目標和其他主要工程項目,包括新界東北和洪水橋的新發展區、東涌新市鎮擴展計劃等,加上公營機構工程和維修保養工程、私人建造工程等,工程量可謂十分龐大。因此,我們必須克服由此而來的建造業人手和工程價格上升方面的挑戰。我們會繼續探討更多措施以提高基建工程的成本效益,並按部就班推展基建項目,以推動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創造就業和改善大家的生活環境。

2014年3月9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