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龍津」

甲午馬年,祝大家新春愉快、龍馬精神、萬事勝意!

大家到親朋戚友家中拜年,到戶外欣賞新春花車巡遊、賀歲煙花表演外,有否想過日後可以在龍津石橋保育長廊近距離觀賞建於十八世紀、見證了九龍城地區的歷史、社會及經濟變遷的龍津石橋遺跡呢?

上月中,我們公布了「龍津石橋遺跡保育長廊概念設計比賽」結果,共有10份優秀作品獲奬。是次比賽反應踴躍,我們收到超過130份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參賽作品,它們的質素都很高,為我們日後詳細設計和保育這具140年歷史的石橋遺跡,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而部分優勝作品更是來自本地參賽人士或隊伍,充分顯示本港建築設計的國際水平。

龍津石橋於1873至1875年間建成,原長約200米,為當時九龍城區的登岸碼頭,連接九龍寨城,但隨著地區的發展需要,曾被多次改建。在二次大戰日佔期間,石橋和當時的九龍城碼頭於1942年被淹埋。後來,上址被發展為舊啟德機場北停機坪的部分。直至2008年我們開展啟德發展計劃,石橋遺跡才被重新發掘出來。

我們明白大家十分重視歷史遺跡的保留和保育。所以,在2010至11年間,土木工程拓展署聯同古物古蹟辦事處和規劃署,舉辦了兩個階段的公眾參與活動,蒐集公眾對保存和展示石橋遺跡的意見。此外,我們亦諮詢了古物諮詢委員會、城市規劃委員會及九龍城和黃大仙兩個區議會的意見。在考慮收集所得的意見後,我們於2012年在啟德分區規劃大綱圖,預留了一段闊30米及長約300米的保育長廊作「休憩用地」,原址保存龍津石橋遺跡,方便市民觀賞。

另一方面,我們透過上述概念設計比賽,徵集既尊重石橋的歷史價值,又充滿嶄新建築元素的設計概念,務求使到長廊能夠展現新舊共融的特色。有關設計還需提供連接周邊歷史文化資源的配套設施,並配合整個啟德發展計劃,創出合適的氛圍和環境,並為市民提供舒適的公共空間。

正如上文所說,參賽作品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參考。例如專業組冠軍作品「斷橋藏龍」,其概念設計除了考慮石橋遺跡的文物、社會和文化重要性外,還配以符合成本效益和展示現代風格的建築和園境設計,達致與現時周邊城市結構的平衡與融合。

此外,由於保育龍津石橋與九龍寨城在歷史上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另一項相關的建議是以行人隧道穿過太子道東,經石鼓壟道遊樂場,把龍津石橋的保育長廊與九龍寨城公園連接起來。保育長廊的毗鄰發展用地已被重新規劃為「綜合發展區」,以確保在其周邊的發展組合、規模、設計及佈局,能與石橋保育長廊互相配合。此外,龍津石橋附近有不少歷史景點,例如宋皇臺公園和海心公園等。我們會透過保育長廊和啟德發展的休憩用地把這些景點連繫起來,方便大家遊覽和認識九龍城的歷史。

土木工程拓展署在本月11日至3月2日的不同時段,分別在九龍城、觀塘及黃大仙舉行巡迴展覽,展出各參賽和優勝作品,我誠意邀請大家屆時親臨參觀,並透過以下網址了解詳細安排(www.ltsb-design.hk*)。 

*備註:有關網站已於比賽結束後關閉。 

 

 
專業組冠軍作品:斷橋藏龍

專業組冠軍作品:斷橋藏龍

專業組亞軍作品:Integrating Layers
專業組亞軍作品:Integrating Layers
公開組冠軍作品:記憶的場所
公開組冠軍作品:記憶的場所
公開組亞軍作品:津緣啟承
公開組亞軍作品:津緣啟承

 

2014年2月2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