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嶼山新機遇

本月初,我為一個慈善步行活動主禮,順道在東涌和昂坪附近走了一趟,從纜車上環顧北大嶼山的發展,香港國際機場擬建第三條跑道,並推動機場北商業區的發展,東涌新市鎮亦有望進一步擴展。未來幾年,港珠澳大橋和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也將先後落成,大嶼山的策略性交通樞紐角色將進一步加強,貫通香港、珠海、澳門以至世界其他地方。

大嶼山是香港最大的島嶼,有約70%土地是郊野公園,還有自然生態敏感及/保育價值高的地方,大家都很珍惜和愛護。

多年來,香港的發展由維多利亞港兩岸向南北擴展,建設了舉世聞名的世界大都會。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七十年代起,我們逐步開拓了9個新市鎮。今天,它們已是超過300萬人的家園。為了應付未來的人口增長,並推動經濟持續發展和改善生活質素,我們需要土地供應配合。除了上周我提及多項新發展區的規劃與研究外,我們審視了香港整體發展佈局、各項現有和已計劃的交通基建,以及各區域的發展潛力與限制等。我們認為,香港的發展機遇不再局限於維港兩岸及其以北的新界,大嶼山及其東面水域甚具潛力作大規模發展,這亦有助香港整體的發展佈局更均衡和完善。

大橋人工島
首先,從港珠澳大橋的位置說起。大橋香港口岸的人工島佔地約130公頃,它鄰近國際機場,是香港和珠三角西部之間的門廊。為掌握它將於2016年落成和通車的機遇,充分發揮預期由旅客和本地人流增長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我們正研究在人工島上發展酒店、購物、餐飲娛樂和其他設施等多元化商業用途。訪港旅客不用進入市區亦可購物、住宿和在大嶼山的景點遊玩。連同機場北商業區的發展、東涌新市鎮的擴建、欣澳的填海發展,預計有助大嶼山發展「橋頭經濟」,並擴充香港接待旅客的設施。

因應港珠澳大橋的通車,我們計劃於今年內展開規劃、工程及建築的可行性研究,擬訂在人工島上面和其地下空間的發展規模。我們亦將加快研究步伐,詳細探討島上有關商業發展用地推出市場的時間表,盡快發展部分土地,當然大前提是有關發展不能推遲大橋的落成和通車時間,以及要維持香港口岸的日常運作。

東大嶼都會
再往大嶼山東面探索,該地域亦甚具發展潛力。大嶼山以東的香港中部水域,其生態敏感度相對東部水域及西部水域為低。另一方面,大嶼山以東水域與港島西區僅一水之隔,在地理上擁有鄰近中環商業中心的地利,我們透過提供策略性交通基建,就可連接市區和大嶼山其他地區。

在大嶼山以東與港島西部之間填海建造人工島,可提供大規模土地作全面和整體的規劃,同時可引入創新的城市規劃、設計、工程及建造概念,把該區域締造成為一個創新、宜居、多元化且環保的「東大嶼都會」,使它成為香港長遠發展的另一重心。我們又可透過加強交通基建與現有市區連繫,使到「東大嶼都會」成為中區和九龍東以外的一個新核心商業區,並與大橋人工島的商業發展、機場北商業區、東涌新市鎮擴展計劃,以及小蠔灣和欣澳填海建議等發展計劃產生協同效應,使到大嶼山發展更具規模,發揮更大和持續的經濟效益,增加大嶼山社區的商機和就業機會,提升香港的競爭力。

為配合「東大嶼都會」的開拓工作,我們預計於今年開展策略性研究,探討在大嶼山與香港島之間的中部水域興建人工島的可行性。考慮和評估的範疇十分廣泛,包括對海上交通和港口運作的影響、對自然環境和生態的影響、接駁交通、技術及成本效益等。我們會根據有關研究的成果,就「東大嶼都會」進行詳細的規劃及工程研究,並諮詢公眾。

發展大嶼山是甚具策略性和挑戰性的項目,我們需要集思廣益、高瞻遠矚,並科學和客觀地研究和推進大嶼山的發展和保育。早前,我們宣布了包括智囊團體、不同業界代表、議員、學者、專業和地區人士組成的「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的委員名單,未來,我們會聯同相關政策局,與這諮詢委員會和各持份者共同謀劃香港這個重點項目的發展和保育。

2014年1月26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