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 初見成效

我今年曾兩次在隨筆中和大家談及成立「項目成本管理辦事處」,加強管理各項工務工程的成本,確保公帑運用得宜。辦事處已獲立法會通過撥款成立,過去幾個月工作取得一定進展,至今已為近四十項工務工程提出改善成本控制的建議,將可節省數十億元的開支。

近年本港用於開發土地、交通網絡、醫院、學校及其他大型基建的基本工程開支每年均超過700億元,預計未來數年仍會維持於相當的水平。跟其他地區相比,本港的建造成本亦屬於較高水平,更有報告指香港的建造成本跟倫敦和紐約為排名前三高的城巿。因此,我們有需要做好工務工程的成本管理工作。

我們正以三管齊下的方法推動成本管理,包括:全面檢討工務工程政策及要求、嚴格檢視個別工程項目的估算,及加強項目管理。經過多月的實踐,我們累積了一些經驗,值得在此分享。

優化設計

在檢視工程項目的設計時,我們會因應設計需要,協調相關的持份者,建議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案。以一些新建天橋項目為例,我們建議部門與持份者商討不同綠化環境的方案,以更合乎成本效益的原則設計綠化設施,既能減少建築成本,亦可達到美化環境的目的。

我亦希望再次強調,提倡「實而不華」的設計原則,並不是扼殺建築創意。事實上,簡約設計跟美感、創意並沒矛盾,有不少政府建築項目亦展示了「實而不華」、「可建性」設計和「創意」是可以兼容並存,既能以相對低的造價完成,又能取得大眾認同,並獲取了不少專業團體的獎項。

靈活應對工地限制

以新建政府樓宇項目為例,我們與部門探討不同的設計方案,在不影響用家要求及設施運作下,優化設計佈局,並善用地積比率及建築高度限制,以減省土地平整的規模。例如在擴建瑪麗醫院的項目中,與工務部門協作,在當地放寬高度限制,並優化行車通道走線後,成功減低挖掘山體所須的高昂開支,減少建築廢料時,又可縮短施工期,一舉多得。這項工程預計可節省約10億元開支。

推廣「目標價合約」

在「新工程合約」當中的「目標價合約」(target cost contract)下,政府會按實際的開支來支付工程費用,惟會在合約中訂明「目標價」,若最終的工程實際開支低於「目標價」,政府可跟承建商攤分當中省回的差額;反之,在政府承擔部分封頂的前提下,合約雙方將共同承擔多出的部分。這套安排能鼓勵承建商採用創新的施工方法及替代設計,減低工程成本、提高效率。以最近的東涌及小蠔灣之間的污水管工程為例,項目除了採用了較經濟的污水管物料外,亦採用了「目標價合約」,而節省了近六億元開支。我們已向其他工務部門推廣,在十億以上的大型工務工程項目盡量採用「目標價合約」。

我必須強調,控制工務工程的成本時,我們絕對不會犧牲對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的要求。最近有評論指政府精簡「安全支付計劃」是為了節省工程成本,更妄指政府「要錢唔要命」,犧牲工人安全。我必須予以澄清,對於「安全支付計劃」,發展局事實上在2013年底曾擴大有關計劃,對於安全表現較佳的承建商增加了安全支付的款額。然而,「安全支付計劃」已沿用多年,當中亦有些項目已變得形式化,例如頻繁的安全會議、與工地安全相關開支的繁複審核工作等,反而加重承建商和工程監管人員的行政工作,對加強保障工地安全作用不大。有見及此,我們認為應理順一些過時的做法,把精力放回實際執行安全,以精簡工作,提升效率。現時,精簡「安全支付計劃」的檢討仍在進行中,估計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完成,而這項檢討與我們控制工程成本的工作無任何直接關係。

成本管理是每一個負責項目的同事的基本工作。「項目成本管理辦事處」在未來三年將繼續審視300項正在規劃及設計中的項目,確保公帑用得其所。我們期望在三年後,經過一系列的優化措施和推廣工作,讓「成本作為項目主要驅動力」的理念能植根於工務部門的文化中,讓每個同事都可更主動做好成本管理,以更具成本效益的方法,繼續推動香港的可持續發展。

2016年8月28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