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全局 不再蹉跎

過去幾個月,特區政府一直努力增加房屋土地供應,我在「局長隨筆」中亦有多次提及,希望大家在斟酌我們推出的各項措施和方案時能夠考慮全局,作出抉擇,攜手解決土地短缺問題,並建立土地儲備。

在我們全力覓地之際,不時有個別團體提出各種理由和數字質疑對土地的需求,他們忽略整體社會的現況和實際需要,反對政府提出的一些建議,例如在維港以外填海。其中一個反對理由是未來人口增長比之前測算為低,因此不需要開拓這麼多土地。另外又指應等待我們仍在檢視中的數據和研究結果全部完成後,才考慮我們提出的增加土地供應措施。

首先,我認同人口政策是需要檢討的,而政務司司長正主持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的工作。但我必須指出,人口預測不可能完全準確,它會因應社會和經濟的變化而調整。此外,即使推算或有偏差,整體趨勢仍是向上,尤其面對人口老化持續,我們更有必要增加年青人口。再者,過往的經驗告訴我們,要改善生活質素,便得增加社區設施、完善交通網路、發展經濟,社會對土地的需要只會增加,不會減少。我們不能再蹉跎,我們沒有這個本錢,缺地的情況已頗為嚴峻。

根據統計處的資料,七十至九十年代是香港人口增長的高峰期;九十至二千年,增長放緩,但平均每十年仍增長約50萬人。按2012年公布的人口推算,未來30年香港人口增長約137萬,即平均每十年增加40多萬,與沙田新市鎮(不包括馬鞍山)的人口相若。要應付未來的增長,每十年我們便要有一個與沙田新市鎮相若的地方。沙田新市鎮的總發展面積逾2,700公頃,大家不妨打開地圖,未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有那些可讓我們作此規模發展的土地?事實上,根據規劃署的資料,由1990年至2011年這廿年間,香港整體建設土地面積由14,600公頃增加超過80%至26,500公頃,即平均每年增加約540公頃,差不多等於每五年增加一個沙田新市鎮的面積。可是近幾年卻幾乎停滯不前。

我們眼前正缺乏土地是有目共睹的:(一)公屋輪候冊上有逾22萬戶、(二)居於劏房、寮屋和其他居住環境惡劣的市民為數不少、(三)須安置受影響的住戶才能重建舊區和舊屋邨、(四)首個五年建79,000個及第二個五年建100,000個公屋單位,同時亦要興建居屋、(五)每年須供應可興建二萬個私人住宅單位的土地,確保樓市平穩發展、(六)商業樓面、寫字樓、商舖等均短缺、(七)公園/休憩地方、老人院舍、醫院、學校、社區會堂、體育文娛和宗教設施都需要土地、(八)在提供上述各種用地的同時,亦需各種支援基建和設施,包括道路、鐵路、濾水廠、污水廠、電力站等。

讓我以啟德發展計劃和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為例,說明建立土地儲備的重要。啟德計劃始於1992年,當時的發展總面積約580公頃,可容納32萬人口。但經過多番諮詢及决定零填海,今天它的總面積只得323公頃,規劃容納約9萬人。即使我們正在檢討發展密度,但由於供水、供電、排污、空氣質素、通風和交通等制約,並兼顧區內其他如體育、商業設施的需要,增加幅度不可能太大。啟德最近才有土地可供出售作私人住宅發展,今年稍後才有公營房屋落成。這些供應只能部分應付未來十年人口增長。

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的提出始於1990年,至去年第三階段規劃的面積約700多公頃,可容納約15萬人口。我們亦正進行發展密度檢討,但同樣要面對上述制約,加上不能再延誤,增加幅度也不能太多。估計第一批單位最早於2021/2022年才落成,只能部分應付未來第二個十年的人口增長的需要。

這兩項計劃從提出、研究、規劃到開始有人入住,前後花了超過20年時間,可見新開發土地需時很長。

為了應付開拓土地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和冗長的程序及時間,我們必須多管齊下,讓各種土地供應模式互補不足,並建立土地儲備。這樣做一方面是風險管理,另一方面,也讓我們可以及時掌握未能預見的發展機會。

我上星期去了新加坡交流,他們的總體規劃圖上便有不少土地儲備和具彈性用途的用地。他們的填海規模和成功案例,我在之前的隨筆中已有提及,不再在此重複。但他們的經驗其實正是我們自己之前的成功經驗。填海是最適合作土地儲備的方案,因為它不涉及收地遷拆,可以短、中及長期的形式存在按實際需要取用,而且可發展的面積較大可供較全面的規劃、政府較易掌握發展時間。但很可惜,我們在二千年初起沒有再展開填海的研究,反而自2007年把本地建造業所產生的剩餘填料運往170公里以外的台山,不在香港卻在台山完成了超過400公頃的填海土地,無法舒緩我們自己短缺的土地供應。

如果現在香港仍裹足不前,不盡快推進有關工作,讓土地供應緊絀繼續窒礙我們的生活和發展,最受影響的是誰?

2013年5月19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