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難而上 發展棕地

特區政府多管齊下開發土地,目的是滿足市民的住屋需求,以及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早前我們提出在維港以外填海及發展岩洞,是其中一項增加長期土地供應的措施。與此同時,我們繼續推進其他措施,當中包括我早前在「局長隨筆」中提及的「棕地」發展。

元朗南用地檢討
規劃署及土木工程拓展署在本月中開始了為期兩個月的「元朗南房屋用地規劃及工程研究-勘查研究」第一階段社區參與,跟進施政報告提出的加快檢討元朗用作工業用途、臨時倉庫或荒廢的農地,盡快將它們釋放作房屋發展之用。元朗南接近元朗新市鎮,有潛力作較高密度發展,包括興建資助房屋。我們初步選定佔地面積約200公頃、在新市鎮南面及元朗公路、公庵路和大欖郊野公園之間,位於唐人新村及大棠一帶的兩大具發展潛力區。

現時,該區內有不少露天貯物場、倉庫及工場,其中大部分都是臨時性質。它們的運作導致鄉郊環境惡化和污染、區內水浸、交通擠塞、消防安全,以及工業與住宅為鄰所產生的噪音和空氣等問題。如果能透過合適的土地用途規劃加以整合,加上城市設計、提供配套的基礎設施和社區設施,將大大改善區內的環境。

三個階段的公眾參與
過去兩星期,我們聽到社會上一些初步意見,包括(一)發展元朗南會涉及民居,可能是菜園村翻版;(二)三個階段的公眾參與,只會夜長夢多;(三)未有具體規劃,諮詢浪費時間。就此,讓我作出扼要解釋。

(第一)據我們初步掌握的資料,元朗南只有約15公頃是常耕農地和約16公頃為住宅用途,各佔初步研究區域面積的百分之七點五和百分之八,這個區內「棕地」很多。(第二)三個階段社區參與有其原因和目的。第一階段旨在徵求公眾對發展機遇及限制、主要議題及指導原則的意見,作為擬訂《初步發展大綱圖》的依據;第二階段旨在收集公眾對《初步發展大綱圖》的意見,並找出需修訂的地方;第三階段旨在收集公眾對《建議發展大綱草圖》及《初步發展藍圖》的回應,並確定最後的發展規劃。在進行公眾參與的同時,我們會進行各項評估和技術研究,包括交通、基礎設施配套、環境、通風、景觀及城市設計等。我們會將諮詢工作做得更聚焦和順暢,並盡量將各項研究工作同步進行,不會浪費時間。(第三)我們在制訂元朗南發展方案時須充分顧及現有社區內的居民、商戶和各持份者、自然景觀、生態環境、文物保育……等。因此,不可以閉門造車,必須讓社區有充分參與的機會,制定一個可行及可持續發展的規劃。

限制重重
發展元朗南存在連串限制,不能忽視,包括:
(一)基建配套:元朗南沒有鐵路、沒有可直接連接元朗公路的道路,而且要擴闊區內不合標準的道路及提供行人設施時受制於現有發展。此外,還要處理它與新市鎮及擬議洪水橋新發展區的連接問題。
(二)排污系統:現時大部分地方沒有公共排污系統,日後發展須考慮排污及排水系統的負荷。
(三)地底溶洞:大部分地底為大理石石層,可能有溶洞,對建造地基帶來一定挑戰。
(四)環境空氣:即將生效的新空氣質素指標對區內人口容量的制約。
(五)社區影響:日後發展對現有住宅社區及農戶的影響。
(六)文化生態:文化遺產、自然景觀及具生態價值資源及其周邊特色的考慮。
(七)私人業權:區內約八成半屬私人土地,業權複雜,部分是「祖堂地」。
(八)物流支援:需否保留土地作倉庫和工場之用。

希望大家積極參與我們舉辦的各項活動:簡介會、社區論壇、巡迴展覽、焦點小組會議及網上平台和我們交流,以便我們擬備一份適切回應社會期望和需要的初步發展大綱。

2013年4月28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