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土地 如何安居樂業?

添馬海濱的摩天輪已在轉動,旁邊的冬日嘉年華亦籌備得如火如荼,2014年轉眼便要過去。發展局增加土地供應的工作正全速地推展,為香港市民的住屋需要、香港的社會和經濟發展寸土必「增」。雖云香港總面積有1 100平方公里,比一些亞洲國家或城市,例如新加坡、台北及首爾為大,但香港的山勢地形制約了我們的土地發展,已發展土地只佔約四分之一,全港七百多萬人就是只在這二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工作及生活。以已發展用地上人均面積計算,香港肯定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頭幾位城市。

在地形的制約下,香港一直採用緊湊、高密度及混合用途的發展模式來善用土地。在可發展土地面積有限下,人均居住面積細小,讓人有住得擠迫的慨歎。環顧全球,類似香港的高密度發展城市也有,例如新加坡、上海、紐約及倫敦。然而,他們的居民卻大都比我們住得寬敞,是什麼原因呢?事實是這幾個城市的住宅用地面積均遠多於香港。其中新加坡和紐約的總土地面積雖較香港細,分別只有714和789平方公里,但它們的住宅用地面積則分別有100和266平方公里,人口分別為五百三十多萬人(以2013年計)和八百一十多萬人(以2010年計)。香港的住宅用地面積只有76平方公里,卻要容納七百多萬人。倫敦的人口與紐約相若,但總土地面積有1 596平方公里,其中住宅用地面積更有520平方公里。因此,簡單地將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積與其他城市相比,結論難免以偏概全。

若要做到住得寬敞一點,前提是需要有更多大面積的土地,可以讓我們規劃和興建房屋。以上提及的幾個城市,它們的城市發展有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以新加坡為例,雖然是幾個城市中面積最小,但過去30年,新加坡透過大規模填海,將土地面積由只有523平方公里增至714平方公里。已填海土地佔全國總土地面積逾25%(香港為約6%)。為應對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需要,新加坡亦透過重新規劃和舊區重建來提升土地效益,並開拓地下空間、岩洞作公共設施和工商業的用途。

至於紐約和倫敦兩大國際金融中心和文化大都會,它們沒有類似我們的邊界限制,可以不斷向外延伸,只要將交通規劃、土地發展及基建配套綜合規劃好便可以。

反觀香港,既沒有紐約、倫敦及上海的向外延伸空間,又未能如新加坡般大規模填海,我們是否就不能改善居住環境呢?答案當然是:「不」,但必須大家認清問題、齊心解決。目前,政府全速推展各項大型土地發展規劃,希望多管齊下解決土地供應的緊絀,並建立土地儲備,以便在有需要時隨時提取。中長期規劃有擴展現有新市鎮如東涌、推展新發展區如古洞北、粉嶺北和洪水橋、其他新界鄉郊棕土的發展(如元朗南)、研究新界北部地區的發展潛力、以及為大嶼山發展進行長遠規劃等。同時,亦積極研究在維港以外填海及善用岩洞和地下空間。這些項目的進展階段不同,但都需要大家和立法會的支持。

短中期方面,政府檢討各類用途地帶、適度提高發展密度,包括改劃70幅共約150公頃綠化用地(佔綠化用地的1%),以提供約89 000個住宅單位(其中70%以上為公營房屋)。我們明白大家對綠化地帶改劃的關注,倘若可以選擇,我們也不想觸及,但短期土地供應並無魔術棒,這是其中一項主要來源。正如我在之前「隨筆」中多次申明,我們必定會盡量減低對環境的影響,透過綠化指引和樹木保育機制,要求有關項目負責人保存、搬遷現有具保育價值的樹木或重新種植樹木。

還記得去年我在「隨筆」中引述一些人士的意見,他們表示在面對大量市民居住的需要下,郊野公園是否全都不能碰、不能發展呢?就曾經引起很大反響,大家可能懷疑我在這裡重提郊野公園必有所圖,其實我想點出的,是不論綠化地帶、填海、開拓新發展區、發展大嶼山抑或其他建議和項目,都會改變一些現狀、影響到當地社區和居民,但總不能樣樣不能研究、不能碰。否則,很多市民會繼續上不了樓,我們解決不了住屋的問題,因為問題的核心是供不應求、是缺乏土地!要確保有足夠和持續的土地供應,香港社會必須面對現實、同心同德,作出艱難的取捨。我們會繼續做好與社會和受影響的人士和持份者的溝通、說明工作,希望大家與政府一起覓地、造地,以至大家都能安居樂業。

2014年12月7日

返回